被提前的2023春运,避难式返乡
2023年的春节返乡,来得比往年更早一些。
在北京,一些小吃店早早贴出了“暂停营业节后再见”的通知。元旦过后,陆续有打工人收到公司提前放假的“惊喜”,因为业务受疫情影响暂停了。一位在杭州开滴滴的中年人,放弃了往年春节留守挣钱的传统,1月4号就回到了东北老家。
被提前的团聚,成为大疫三年后的独特脚注。只是,或多或少地,其中有些“避难”的成分。正如那句大家耳熟能详的: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不同的返乡情绪,总能折射着游子们不同的生活状态。2019年之前,很多在外拼搏的人,还习惯努力维持春节返乡的体面。衣锦还乡,是中国式团圆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疫情笼罩的三年,春节返乡的情绪也变了。团圆本身的意义变得更加重要。家乡成为某种意义的避风港,家人的健康平安,也成为比春节赚钱更重要的事情。据报道,2023年春运客流总量预计约20.95亿人次,同比增长99.5%。
我们找了几位提前回家的游子,和他们聊了聊,以下是他们的故事——
作者|未未
编辑|江岳
01 客户“阳”了,公司提前放假
元旦结束前,我收到了一封来自公司的“新年礼物”:由于客户全部感染,公司决定从即日起放假。收到消息的那一刻,我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我是北京一家印刷厂的员工,家在广西的小镇,当地没有飞机场,每年过年,我都要先从北京坐飞机到南宁,再从南宁转火车或者大巴回家。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由于村里防疫严格,我不仅过年没能回家,家中老人的葬礼也没能回来参加,表达思念的办法是打开高德地图,在地图上看看墓地的位置。
12月初,疫情政策刚一松动,我就开始在出行软件上不断刷着从北京飞往南宁的机票,眼看着价格一路水涨船高,从几百变成了过千,但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放假,我迟迟没能买票。
我们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为消费品牌定制包装。从12月中旬开始,同事们陆续感染,大家集体放假一周,只偶尔在群里和客户对接一下工作。到12月底,大家又陆续进入到恢复阶段,只有天天坚持测抗原的我,至今还没阳,但我从HR时不时发来嘘寒问暖的私信中,读出了即将复工的信号。
复工后,我提心吊胆地去上了两天班。每天在办公室最重要的事,就是每隔3个小时,就拿起酒精瓶,对着所有东西来一场无差别的喷射,包括同事们的头发丝儿。每到这个时候,我都会收到大家同情又哀怨的眼神。
相比感染本身,我更害怕在回家前感染,毕竟新冠感染后的症状是开盲盒,万一我是连续高烧的那一款,怕是禁不起飞机转火车的一路奔波,只能独自留在我的小破出租屋中在感染中独自过年——就像过去三年的春节那样。
我的理想感染时间是回家之后,既能和家人互相照顾,又能和家里人感染一种毒株,不用彼此提防,可谓一石二鸟。
我也想过请假。但还没开口,就被老板在复工前一天,在公司群中发表的一翻“现在形势不好,我们要站好节前最后一班岗,抓住客户,就是抓住未来......”一连串60秒的语音劝退了。
然而,老板显然忽略了区域之间感染的时间差。我们公司虽然在北京,但由于大部分客户集中在长三角的城市,感染时间更晚,在我们陆续“阳康”后的当周,客户们才陆续感染,其中一位同事还给她对接的客户寄去了退烧片和布洛芬。
工作自然是没法正常推进了。12月24日是周一。那天,老板在办公室接了一上午的信息,基本都是客户通知人手不足,要等到年后才能继续对接。
好在新年的礼盒我们刚刚交付,下一个项目要等到3月才会正式上线。最终,在坚持复工一周后,公司发来了提前放假的通知,我们私下开玩笑,这次放假的原因可能也是因为形势不好,老板不想浪费公司水电了。
感谢客户们,祝你们早日康复。
02 退租回家后,我成了万金油
这个元旦,我是在医院完成了跨年,原因是陪护住院的奶奶。
我是12月底从北京回老家湖南的,准确点,12月的我不仅提前回家了,还退掉了在北京租的房子,带走了大部分行李,唯一留在北京的是一棵半米高的发财树。
发财树是我夏天被裁员后买回来的,本来是想让它保佑我找到新工作,但眼瞅它叶子越涨越旺盛,我的工作却迟迟不见着落。
我把发财树搬到了我报课的健身工作室。那是一个开在居民楼里的小工作室,只有一个教练,没课的会员也会来做做有氧,失业后,我每周至少会来上两次课。
在健身房的时间,我听了不少关于疫情的故事。其中一个是一对在北京工作的情侣,一起“阳”了后,一位带薪休了7天假,另一位则惨遭公司裁员,直接回了老家,打算年后在老家找工作。
我不为所动,甚至没有提前回家过年的想法。我在北京生活了7年,习惯了这座城市的生活节奏和社交关系,2022年即便失业,我偶尔也能接到一些朋友介绍的私活儿。我很确信,自己未来还会在这种城市继续生活下去。
在不工作的日子里,我夏天在雁栖湖的民宿里听雨,秋天买了自行车去香山骑行,冬天的午后在二环的胡同里做着往返跑,除了偶尔会到来的封控,大多数时候我都玩得美滋滋。
我是北京的第一批“阳康”患者,虽然烧了两天,咳嗽了一周,但转阴后也没太在意。
改变发生在12月中旬,先是朋友圈中接连去世的老人引起了我的警惕,紧接着家中的老人也开始先后出现了症状。最初,我每天给家中打电话问候分别问候一下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随着家中老人们轮番住院,我开始动了提前回家的念头。
12月29日,家里的老人住进了ICU,也是在这个时候,新的毒株正在传入的消息传来,我决定退租回家,等到疫情平复后再重新回到北京。
我们家人口不多,回到家后的我成了家里的“万金油”。有时候住在爷爷奶奶家,爷爷不舒服了,我得出去采购药和制氧机回去,明天奶奶发烧了,我半夜爬起来打了120,有时候则住在外公外婆家,负责给两个老人做饭量体温,作为家族中第一个“阳康”的人,我还要时不时地在群里科普一些新冠常识和病愈后的个人感受。
至于我爸妈,他们刚刚“阳康”完,已经回到了各自的工作岗位,他们现在可是家里赚钱的顶梁柱。
03 “让独居员工立刻回老家”
我是上海一家外企的员工,现在已经在老家线上办公大半个月了。
12月15日,我接到了来自HR部门的紧急邮件:请所有独居的员工立刻回家乡,等公司抗疫物资准备充足后,再视情况返回工作岗位。
收到邮件后的我,立刻订了从武汉飞往老家太原的机票。至于为什么是从武汉起飞?因为2020年,我通过校招入职后没多久,就被公司外派到了武汉的工厂工作。在武汉,除了两位同样从上海外派到工厂的同事,大部分人是已经在武汉结婚生子的大哥们。
外派刚入职的管培生去低线城市轮岗,是我们公司的惯例。这也意味着,我们不得不来到完全陌生的城市,没有过去的同学和朋友,甚至没有几个年轻同事们。
在过去,这点孤独感在性价比面前不值一提:因为外派的原因,我赚着一线城市的工资在二线生活,还能拿到各种外派补贴。比如我现在的房租是每月3500,这在上海显然只能租下一个位置装修都不算太好的卧室,而在武汉,足以让我在工厂附近租下一个精装修的一居室。
但这一次,新冠的蔓延放大了孤独,公司也很紧张。从国庆后,我们基本都在居家办公,到了12月初,hrbp每隔4-5个小时便要联系一次自己负责的独居员工们,以防有人因高烧昏迷而得不到及时救治——毕竟,今年夏天,我司刚有一位独居同事周末洗澡时昏迷在了卫生间。好在那个周末大家刚巧约定了要线上加班,与她对接的同事在迟迟联系不到后,请了闪送员去敲门,最后找来物业破门而入后,才发现她倒在了卫生间。
人力部门很快就感受到了不堪重负。一周后,公司通知:无论是否外派,所有独居员工全部回老家,和家人生活在一起,共同渡过疫情的冲击。
当然,回家后我的工作也并不轻松。有时候晚上10点还要被部门的大老板抓着开会,因为这位老板是美国人,2019年他回美国过了圣诞节后,就再没来过中国——显然,和家人相守,渡过疫情,老板比我们早行动了三年。
04 跑完这单就回家
“师傅,你们是不是都回家过年了啊,我最近都好难打车的。”
1月4日上午10点,我接到了一位乘客,刚关上车门就和我唠了起来。我点点头是啊,然后抬头看了眼后视镜:“你不提前回家过年吗?”
这是我今天的最后一单,跑完这单我就要收车回家过年了。2020年来杭州之后,这是我第一次选择回家过年。毕竟,往年春节生意太好了,当然得留下来赚钱啊。
我以前在北京和广东都跑过滴滴,听说杭州才是最赚钱的城市,我就过来了。妻儿都留在东北。
杭州确实是赚钱的。这里年轻人多,消费旺盛,何况还有鳞次栉比的互联网公司,他们的福利之一是晚上报销打车费。刚来杭州的时候,我每个月的收入在1.5w-2w之间,遇上节假日,还要多出几千块。
为此,我2020年过年没有回家,而是让妻子带着孩子来杭州,还因此领了政府发放的1000块过年补贴——当然后来发现,我过年期间在杭州的消费远不止1000块。
但今年情况不同了。刚过国庆,我就盘算起回家的事情,一开始是担心封控,后来是担心感染。作为中年人,确实也是怕了。
12月的杭州不好买药。疫情刚开始传播的时候,我想买抗原、布洛芬、退烧药和止咳药,但跑了好几家药店都没有收获。晚上,我和妻子聊起这件事时,她劝我在群里问问车队的其他司机们,有没有多余的药,哪怕高价买点也行。
我纠结再三没好意思开口。一是因为虽然平台将我们拉进了一个群中,但滴滴司机流动性高,又不需要坐班,彼此的信任度到底不如天天见面的同事们,二则这些东西对我这种独居的中年男性,是紧急但以前没有准备的东西,车队里的司机大半和我情况一样,我又何必白开口?
尽管如此,我还是关注起了群里的内容。司机们日常跑车,在微信群中的沟通大多是一段段长语音,以前为了节省手机空间,我经常还没听就直接删掉了,但最近我开始认真播放每一条语音了。这一听我才知道,原来从11月开始,就有队友陆续开始从杭州回家过年。
到12月底,我也决定了:回家过年。我已经订好了1月4日回东北的票。订票之后心里就踏实了,买药的事情不用再担心,因为家里有老人孩子,这些药柜子里一直都有,还得是有家人的地方才会有更充足的准备。
当然,今年回家早的另一个原因,也是确实没挣到什么钱。这一年,我的平均月收入已经掉到了8000块。今年也就这样了,明年再说吧。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1月4日,最后一个订单完成时,我在乘客下车前,扭头和她说:“提前祝你新年快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