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狗血朝代:事多命短,麻烦比谁都多...(2)

作者 |  食堂

来源 | 历史教师王汉周

500

  锁谏图 局部唐  阎立本(传)  弗利尔美术馆藏

  承接前文>>>> 

  中国最狗血朝代:事多命短,麻烦比谁都多...(1)

  06

  这个女人不能惹

  太熙元年(290年)四月二十日,司马炎驾崩,皇太子司马衷即位,是为晋惠帝。

  晋惠帝尊继母皇后杨芷(亲生母亲杨艳的堂妹)为皇太后;

  立贾南风为皇后;

  并由杨芷父亲太傅杨骏辅政。

  杨骏大权独揽,执政严酷,刚愎自用,不纳良言,遍树亲党,引起了西晋一众大臣及藩王的反对,更引起了皇后贾南风的反对。

  杨骏知道贾南风野心勃勃,性情凶悍,难于制服,但他又怕贾南风,无法立即废后。

  因此他采取很多措施,想架空贾南风,让贾南风和傻子丈夫一样,当个摆设。

  贾南风一下子就火了,但她没兵没权只能忍着,等待机会铲除杨骏。

  杨骏也深知枪杠子里出政权的道理,他在禁军安插大量心腹。

  但杨骏傻就傻在,拉拢外营军(负责防护京城)不遗余力,对殿中军(负责守卫皇宫)则非常冷淡,很瞧不起殿中军将领,更瞧不起宫中太监。

  可能他觉得殿中军就是给皇帝看家守院的看门狗,只要控制外营军,殿中军翻不起浪。

  但恰恰就是殿中军出了大问题,给了贾南风可趁之机。

  受够了杨骏白眼的殿中中郎孟观、李肇和太监董猛等人,马上和贾南风秘密接头,密谋诛除杨骏和废掉太后杨芷。

  贾南风觉得光有殿中军还不够,毕竟杨骏掌握了外营军,真要打起来胜算不高。

  为求稳妥,贾南风又派李肇联络汝南王司马亮和司马炎第五子、楚王司马玮入朝共举大事。

  司马亮接到贾南风的来信后,装做一副老谋深算的样子,拒绝道:“杨骏胡作非为,只能是自取灭亡,不用我们动手,他自己就死定了,我们只要静观其变,看他怎么死。”

  实际上,司马亮纯粹就是害怕,不想做这出头鸟,当了缩头乌龟。

  但司马玮此时只有二十一岁。

  年轻人火气大,能动手绝不瞎逼逼。

  既然嫂子有令,做小叔子的万死不辞。

  藩王入朝是需要朝廷同意的。

  司马玮直接上奏朝廷,我要进京。

  杨骏早就想把司马玮召入京城,便于控制。

  他马上同意。

  杨骏不会想到,恰恰是这步让他洋洋自得的棋,索了他的命.......

  07

  自寻死路

  就在司马玮抵达洛阳不久的永平元年(291年)三月初八日,贾南风动手了,她让晋惠帝发布一道诏书,说杨骏谋反。

  杨骏谋反?

  这简直是开玩笑,他是晋惠帝外公,而且没有儿子,谋的哪门子反?

  杨骏党羽跪在地上为杨骏求情。

  呵呵,杨骏谋没谋反,晋惠帝知道什么,说了也不算。

  贾南风说了才算。

  贾南风马上派东安公司马繇(后晋封为东安王)率领殿中卫士四百人攻打杨骏。

  八王之乱也就此拉开帷幕。

  杨骏这会在哪?

  在他自己的府邸。

  杨骏府邸在哪?

  就在内宫!

  这个府邸以前是曹爽的宅子,当初司马懿就是干掉了曹爽,才一举成为曹魏权臣,奠定晋朝开国之基。

  杨骏之所以住内宫,就是方便控制贾南风和晋惠帝。

  贾南风派司马玮切断内军外军联系。

  杨骏得知消息后,手下太傅主簿朱振劝他火烧云龙门、打开万春门,引出东宫护卫和外营军,然后挟持太子,入宫平乱。 

  这是杨骏活命的机会。

  奈何关键时刻,杨骏犹豫了,他认为云龙门是魏明帝曹叡建造的大工程,不能一下子烧掉。

  我的天,命重要还是宫门重要?

  很快司马玮来了,包围了杨骏府邸,并马上发起进攻。

  杨骏毫无还手之力,被杀在了马厩当中。

  杨骏身死族灭;

  连累党羽也全部被灭族,达数千人。

  太后杨芷被儿媳妇贾南风废为庶人,一年后冻饿而死。

  08

  过河拆桥

  权倾朝野的杨骏烟消云灭,西晋朝堂面临大洗牌。

  到这会儿,大胆入京的司马玮成为最大的赢家,担任卫将军兼领北军中侯,掌握京城兵权,权倾朝野。

  贾南风收获也不小,不仅掌握了晋惠帝,贾南风娘家人还纷纷跻身高位,和司马玮一同瓜分杨骏留下来的权力空白。

  不过权力这玩意,向来不能共享。

  贾南风马上过河拆桥,设计铲除司马玮。

  这桥怎么拆?

  贾南风想了一招驱虎吞狼之计。

  她利用司马玮威望不足这个缺陷,招司马亮和卫瓘入京辅政。

  为什么是卫瓘?

  1、司马亮和卫瓘是司马炎时期的老臣,资历深厚,德高望重,完全有资格担任辅政大臣。

  2、卫瓘是贾南风的死对头。

  当初司马炎给司马衷选妃子,卫瓘强烈反对贾南风,而是想让自己的女儿做太子妃,后来他更是想废了司马衷太子之位。

  所以,新仇旧恨,贾南风调卫瓘入京,完全就是想让司马亮、卫瓘、司马玮三人狗咬狗,她坐收渔翁之利。

  果然,司马亮和卫瓘一入京,马上和司马玮爆发冲突。

  两人先是想剥夺司马玮军权,将中央禁军大权交给贾南风,但此计不成。

  而后又把司马玮的盟友司马繇贬出京城。

  最后两人一看,干脆让司马玮离京就藩得了。

  就藩?司马玮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京城,干掉了杨骏,掌握了权力,怎么可能甘心就此放弃。

  三人很快势同水火,一场火并随时爆发。

  这时候贾南风出面了。

  当年六月,她给了司马玮一道假诏书,命他干掉司马亮和卫瓘。

  理由还是老一套,说司马亮和卫瓘谋反。

  司马玮拿到诏书,开始还想检查真假,被贾南风的人以时间紧急糊弄了过去。

  司马玮拿着假诏书,派司马炎十三子、清河王司马遐率兵包围卫府,将卫瓘满门诛杀。

  只有卫瓘的两个孙子卫璪、卫玠(就是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的看杀卫玠)躲过一劫。

  与此同时,司马玮派兵攻打司马亮。

  很快司马亮被拿下。

  临死前,司马亮感叹道:

  “我之忠心,可破示天下也,如何无道,枉杀不辜!”

  司马亮是老资格藩王代表,这话一出镇住了在场的人。

  一直快到中午,还没人杀他。

  司马玮急了,下令道:

  “能斩亮者,赏布千匹。”

  此令一出,司马亮马上被干掉,死无全尸。

  汝南王司马亮成为八王之乱当中第一个牺牲的八王!

  干掉卫瓘和司马亮后,贾南风马上派人去阻止司马玮杀人。

  贾南风时间计算非常精确,一定得等卫瓘、司马亮被杀后才出来。

  司马玮不傻,自己好像着了贾南风的道,人是你叫我杀的,这个时候你出来做好人?

  当时有人建议司马玮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先下手为强,进宫弄死贾南风。

  不过,司马玮犹豫了,没有诏书就去干嫂子,这是欺君犯上。

  风险太大,他承担不起。

  这一犹豫,要了司马玮的命。

  第二天,贾南风下诏:

  司马玮是矫诏诛杀司马亮、卫瓘,这是大罪。

  但皇帝仁慈,只诛首恶,不问旁凶,禁军即刻返回兵营,不再追究。

  此令一下,司马玮瞬间成了光杆司令,众叛亲离(只有一个十四岁的奴仆不离不弃)。

  司马玮知道大事不妙,自己成了任人宰割的板上鱼肉。

  他想逃往司马炎第三子、秦王司马柬那里。

  但,已然晚了!

  很快司马玮被杀。

  司马玮临死前,把贾南风给他的假诏书诉冤道:

  “我是接受朝廷诏命行事,所做之事是为国家,如今却遭如此下场......”

  诏书是真是假,还重要吗?

  楚王司马玮成为八王之乱第二个牺牲的八王!

  其党羽被夷灭三族!


  09

  这个女人不简单

  至此,八王之乱第一阶段结束。

  此后,贾南风掌握大权,晋朝进入长达八年的多的贾南风时代。

  在史书当中,贾南风是一个面丑心黑、凶猛狡诈、残暴不仁的妖精。

  不过,客观来讲,贾南风真是个厉害人物。

  在贾南风统治集团内部,有几个关键人物:

  一个是寒门庶族代表张华。

  张华是西汉开国元勋张良十六世孙,足智多谋,博学多才,是一个国之栋梁,贾南风对他非常尊重,言听计从。

  另一个是门阀豪强代表王衍。

  王衍就是琅琊王氏的头面人物。

  司马玮被杀后,就是他接管了中央禁军军权。

  除此之外,像王戎、裴頠这样的俊杰都能为贾南风所用。

  她政治手段非常高明,能协调西晋王朝内部藩王与外戚、寒门庶族与门阀豪强的关系。

  这一点只有司马炎能做到。

500

  可在贾南风统治背后存在一个巨大的矛盾——贾南风和太子司马遹的矛盾!

  这个问题很要命。

  太子司马遹,不是贾南风的亲生儿子。

  当初司马炎担心自己的宝贝儿子不知床第之事,于是送了自己的一个妃子谢玖到东宫侍寝。

  事实证明,晋惠帝虽然傻,啪啪这种事还是很熟练的,谢玖不久之后就怀孕了,

  谢玖怕自己和肚子里的孩子会被贾南风搞死,于是请求司马炎让她回宫。

  回宫之后生下司马遹。

  司马遹三四岁了,他爹还不知道有这么个儿子。

  不过,司马炎非常宠爱司马遹这个孙子。

  因为司马遹是个小神童,处事不惊,足智多谋,颇有司马懿风范。

  司马炎对他寄予厚望,召集天下英才,为他准备了一个阵容豪华的教师团,把他当接班人培养。

  在司马炎计划当中,司马遹就是晋惠帝之后下一任皇帝。

  晋惠帝能当皇帝,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生了司马遹这么个好儿子。

  可,司马遹是典型的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长大后,他成了熊孩子,怎么顽皮怎么来,骄奢淫逸,残暴不仁,不修德名,不务正业。

  这都不要紧,再差能差得过他那傻子爸爸。

  他千不该万不该,不该不懂得韬光养晦,不懂得暂避锋芒。

  他和贾南风以及贾氏一族产生了无法调和的矛盾。

  双方矛盾根本无法调和。

  贾南风在侄子贾谧的挑拨下,逐渐有了废太子的想法,开始制造舆论,抹黑司马遹。

  消息一出,司马遹手下中护军赵俊建议先下手为强,发动政变废掉贾后。

  司马遹经过慎重考虑后拒绝了赵俊的建议。

  司马遹的选择是对的,他要真发动政变,就主动给了把柄给贾南风。

  贾南风大权在握,实力占绝对优势。

  再说,司马遹是先帝指定接班人,他什么也不用干,等着老爸驾崩就可以继位,没必要冒险。

  司马遹的选择又是错的,他不动手,安分守己,贾南风也能给他安罪名。

  元康九年(299年)十二月,贾南风伪造司马遹写的诏书:司马遹谋反!

  方法老套,手段简单,效果依旧很好。

  永康元年(300年)正月,太子司马遹正式被废。

  10

  而,司马遹的被废,成为贾南风执政时期的最大败招。

  平静多年的西晋朝堂像是扔了颗炸弹,把所有矛盾都给炸了出来,直接掀开了八王之乱第二阶段的序幕......

500

  ——未完待续——

点击「历史教师王汉周」阅读原文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