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我拐不走的孩子! ”人贩子又出新骗局,套路细思极恐

 作者 | 窈窕妈妈

  2个月前,高中生胡鑫宇在封闭式学校监控盲区失踪,案子牵动着很多人的心,然而截至目前,尽管家属酬金已经提高到50万,仍然没有任何进展。

  在此案件之外,还有更多失踪的孩子:

  8月2日,四川甘孜,8岁男孩孙泽莀失联;

  11月7日,贵州毕节,12岁女生宋亚冬早晨上学后失联;

  11月22日,江苏徐州何小燕走失;

  ……

  丢失一个孩子或许只需要几分钟,而找回孩子可能需要几十年……甚至永远……

500

  可能很多人跟曾经的我有类似的想法,觉得现在科技发达,孩子很少被拐卖或失踪,而一次次血淋淋的现实告诉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要大意。

  丢掉一个孩子有多容易?

  央视曾找人扮成“人贩子”做一个测试,结果,不到20分钟“人贩子”就成功骗了46名小朋友走出幼儿园大门。

  实验结束后#20分钟拐46个孩子#话题冲上热搜。

  所幸,这只是一场实验。

  生活没有演练,许多真正被拐走的孩子再也没有和父母重逢。每个丢失的孩子背后,都是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

  年底,是人贩子的活跃时期。

  今天这篇文章,希望帮助大家了解犯罪分子的最新伎俩,提醒更多人多一些防备。

500

  假冒防疫人员

  三年疫情,无数医护人员冲在前线建起一道生命的屏障,得到了人们的尊敬,也成了孩子心中正义的化身。

  正因如此,有心怀不轨的人伪装成大白进行犯罪活动。

  据“哈尔滨日报”报道,黑龙江的张先生在家里听见有人敲门,对方说自己是防疫人员,张先生想到自己一直居家不出门不太可能感染,于是,对防疫人员对身份起了怀疑。

  张先生给街道防疫办打电话确认,得知并没有派防疫人员上门。

  意识到门外可能是骗子,张先生赶紧拨打了报警电话。就在他打点电话的功夫,门外的人早已不见踪影。

  张先生的遭遇并不是个例,还很多网友爆料,有骗子和人贩子冒充防疫人员,试图诱拐孩子。

500

  “中国儿童失踪预警平台”曾讲过这样一个案例:

  两个穿着大白衣服的防疫人员敲门,说班上有确诊的,要统一带孩子去隔离治疗,还准确说出了孩子的姓名、年龄、身份证号。

  妈妈想进一步确认防疫人员的信息,对方却表现出一副不耐烦的样子,说紧急情况要配合工作。

  得知妈妈要打电话给老师确认,“大白”说“那我先去别人家,待会再来你家”。

  奇怪的是,这两个“大白”离开后再也没来。

  事后,家长跟老师打电话确认并无此事。家长意识到自己可能遇到人贩子,庆幸自己没有把孩子交给对方。

  这类骗局中,人贩子一般会假扮成疫情防控相关的工作人员,说要接孩子去测核酸或者隔离。

  父母一定要确认清楚,别让孩子单独跟别人离开。

  很多孩子对“大白”特别信任,警惕性几乎为零。家长要告诉孩子大白也是可以冒充的,如果有“大白”称自己是防疫人员要带他去做核酸或隔离,一定要拒绝,并及时联系家长。

500

500

  通过网络诱拐孩子

  作为网络时代的“原住民”,现在的孩子从小就接触互联网。但许多孩子缺乏网络安全意识,给了人贩子可乘之机。

  腾讯网曾报道,珠海公安机关破获一起特大拐卖案件,被拐卖的孩子都是十来岁的未成年人,这些孩子被人贩子以网恋的名义骗至珠海进行卖淫活动。

  “社会观察网”也报道了一起类似的案件:河南13岁女孩苗苗失踪,民警调查发现,犯罪嫌疑人刘某在网络上接近苗苗,通过聊天取得信任后把苗苗拐到山东实施侵犯。

  人贩子刘某作恶多端,在诱拐苗苗之前,就曾实施过多起猥亵儿童的犯罪行为。

500

  民警坦言,网络人贩子一般会先接近孩子,了解到孩子的家庭、学校、年龄等信息后,伪装成同龄人,聊天取得信任,最后约出来进行拐卖。

  许多孩子自我保护意识薄弱,以为遇到知心“朋友”,压根没想到对方是人贩子。

  人贩子离孩子并不遥远,只有加强防范意识,才能远离拐卖。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份上网规则,包括什么情况可以使用网络,使用网络不可以做什么……

  并提醒孩子,不要泄漏个人信息,不同意陌生人的好友请求,更不能随意赴约。

500

  免费体验“兴趣班 ”

  谁能想到孩子上个兴趣班,也有被拐的风险。

  @石家庄公安局民警讲述了人贩子的一种新型骗局:

  有人自称是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告诉带着孩子的父母有试听课可以免费让孩子体验,并提出课后还有小礼物赠送。

  家长觉得免费上课,还有礼物送,就心动了。

  接着,家长和孩子会被带到培训机构,家长被告知为了保证课程质量不能入内,需要在休息区等待。

  家长觉得也合理,就把孩子交给对方。

  等过了一个多小时,家长纳闷孩子怎么还不出来的时候,孩子早就被人贩子从其他出口带走,拐骗到几百公里之外了。

500

  事实上,培训机构跟那个所谓的“工作人员”没有任何关系。

  代入一下当时的场景,我也很难百分百保证自己能轻松识破骗局。

  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不贪图小便宜,要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如果想免费体验,一定要要核实对方的身份、机构的资质,以及他与机构是否存在雇佣关系;

  核实无误后,告诉工作人员你和孩子的关系,并且强调禁止由你以外的人接走孩子;

  孩子上课的时候,尽量要保证孩子在你的视线范围内,方便更好地守护。


500

  利用小孩拐骗小孩

  @公安在线 披露了人贩子常用的一种新手段:

  广州2岁男童小杰在超市坐摇摇车,转眼就没影了。警方调查监控视频发现,小杰消失前和一个女孩在一起玩。

  后来,拐走小杰的人贩子交代,她先让自己的女儿和小杰一起玩,边玩边朝偏僻的地方走,进而拐骗。

  这种利用孩子进行拐卖的骗局并不少,手段也往往大同小异,大致过程如下:

  当你单独带着孩子在外面玩,会有一个妈妈带着孩子来搭讪,热情跟你唠家常。

  她的孩子也会主动和你的孩子一起玩,因为都是孩子,你通常会放下戒备心。

  这时候人贩子会继续跟你套近乎分散注意力,你稍不留神,那个训练好的孩子会用玩具等诱饵把你的孩子带出视线,走到指定好的地点与等待的人贩子汇合。

  孩子会被塞进一辆套牌汽车,怎么哭喊外面也听不见。

  过一会,跟你搭讪的人贩子会以寻找孩子为借口起身离开,成功脱身。

  此时你发现孩子不见了,开始到处寻找。等你反应过来,人贩子早已不见踪影。

  所以,带娃外出的时候,对那些搭讪的人一定要保持警觉,跟孩子寸步不离,不要和陌生人交谈过多,即便和陌生人说话也要抓紧孩子的手。

500

  一边是层出不穷的新骗局,另一边,许多家长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却不怎么重视。

  北京某小区曾经做过一个测试,工作人员扮成外卖员、查水表等员工上门服务,近80%的孩子都给陌生人开了门。

  在安徽卫视的一档体验节目中,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轻易相信「是妈妈让我来接你放学」的谎言,乖乖跟人贩子走。

  ……

500

  《公安统计年鉴》统计,我国平均每天有50起拐卖妇女儿童案件立案,一年约 2万起。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王大伟教授说:父母总是领着孩子学习各种才艺,但却没有想起来给孩子上一节平安课,教会孩子如何保护自己的安全。

  希望家长都能尽早给孩子上好安全课,这样即使你不在孩子身边,孩子也能成为自己的保护伞。

  平时可以用下面这几个问题考孩子,结合一定的场景,提高孩子的应变能力。

  

  出门前问孩子——‍

  如果妈妈不在家,有人敲门说是防疫/快递/其他工作人员,你该怎么办?

  【正确做法】

  独自在家,要锁好防盗门;

  如果有不认识的人敲门不管他是什么理由,看起来有多善良,都不可以开门。应该先从先从门镜看清楚是谁敲门,然后打给爸爸妈妈。

  如果他说自己是防疫人员或者某某工作人员,也不要开门,因为身份是可以假冒的。

  不要轻易告诉对方家里没有大人,你可以告诉他“换个时间再来”。

  如果他执意进来,一定要保持冷静,立即拨打110报警并跑到阳台向邻居高声呼救。

  

  在孩子上网时问他——‍

  如果有人在网上和你交朋友,问咱家住址或者约你出去玩,你该怎么办?

  【正确做法】

  网上很难判断谁是好人和坏人,有一些坏人为了接近你,会先和你做朋友,然后再伤害你。所以,不要轻信别人,如有陌生人想约你出去玩,千万不要答应。

  记住,你的姓名、年龄、电话号码、家庭地址、家人和朋友的个人信息在网上都属于隐私信息,这些都不可以公开。

  如果有人向你发送一些让你觉得不舒服或者感到害怕的信息,你不知道如何处理,可以求助爸爸妈妈。

  

  接孩子放学时问他——‍

  如果有人说是妈妈让他来接你的,你要跟他走吗?

  【正确做法】

  你要记住,妈妈不会找你不认识的人去接你。

  如果有陌生人接你,你要尽快找到老师,告诉老师你不认识这个人,并及时给妈妈打电话。

  如果对方要强行把你带走,要保持冷静,牢牢抓住身边可以抓住的物体,如栏杆、门把手等,找准时机呼救并迅速挣脱。求救时要先说重点:救命!这是人贩子。

500

  多一份警惕,就少一份风险。

  安全无小事,年关将近,去公共场合一定要看好孩子,不要让孩子独处,千万千万别在看孩子的时候玩手机!!

  另外,儿童失踪不需要遵守24小时立案的规定,一旦孩子走丢要立即报警。

  你还听过哪些骗局,或经历过哪些真实经历,欢迎评论区分享给大家。

  转发+“在看”,让更多父母了解骗局,防患于未然。

  最后,愿每个孩子都能在父母身边平安长大。

  参考资料:

  抖音@中国儿童失踪预警平台;

  哈尔滨日报《值得警惕丨骗子冒充防疫人员上门,被居民一招破功》;‍

  东丽区人民检察院《“丽检·新萌”微课堂|妇女儿童防拐指南——你不知道的人贩子常用犯罪手段》;

  社会观察《13岁女孩约见网友被拐 ,心中委屈不敢跟父母倾诉》;

点击「窈窕妈妈」阅读原文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