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热息痛简史
国内疫情防控政策转向后,感冒药销量暴涨。在各种感冒药中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是使用最广泛的解热镇痛药之一。在国家药监局的网站上用“对乙酰氨基酚”为关键词检索,仅仅国产药就有2685条结果,各种剂型都有,生产企业遍布全国。无论感冒发烧,还是头痛关节痛,对乙酰氨基酚都可以发挥作用。含有扑热息痛的要在每个药店的非处方货架上都有,获取十分方便,效果和安全性也广受信任。常见的药品如泰诺林、百服宁、必理通、速效伤风胶囊、快克、康必得、三九感冒灵、感康片、白加黑等,均以扑热息痛为主药。估计扑热息痛会伴随我们一生。
扑热息痛的诞生
古希腊时代,人们知道可以通过咀嚼柳树皮解热镇痛。当时没有现代化学,人们不知道其中的道理。到了19世纪,随着化学知识的积累和化学工业的发展,人类了解到柳树皮中具有退热镇痛功能的物质是水杨酸。1860年Kolbe以苯酚钠为原料合成了水杨酸,后来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也被用于临床。现在
但临床需要不是一两种药物可以满足的,一些患者对阿司匹林严重过敏。科学家必须不断寻找新的药物。1886年科学家发现退热冰(乙酰苯胺)具有很强的解热镇痛,1887年又发明了非那西丁(乙酰对氨苯乙醚)。1873年,Harmon Northrop Morse首先通过对p-硝基酚和冰醋酸的在锡催化下反应合成了扑热息痛,但是在二十年之内扑热息痛并没有用于医学用途。1893年,在某些服用了非那西丁的患者的尿液里发现了对乙酰氨基酚的存在,并浓缩成白色、稍有苦味的晶体。1899年对乙酰氨基酚被发现是退热冰的代谢产物,但是这些发现在当时并没有被重视。
药物总归是有副作用的,1946年美国止痛与镇静剂研究所(the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Analgesic and Sedative Drugs)拨款给纽约市卫生局(New York City Department of Health)研究止痛剂的问题。伯纳德·布罗迪(Bernard Brodie)和朱利叶斯·爱梭罗德(Julius Axelrod)被分配研究非阿司匹林类退热剂(退热冰)为何产生高铁血红蛋白症(一种非致命的血液疾病)这一副作用。1948年伯纳德和爱梭罗德发现退热冰的作用归功于他的代谢产物扑热息痛,因此他们提倡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替代退热冰。几乎同时非那西汀(phenacetin)被发现其对肾脏有持续性的毒性,对视膜也有毒性,并可导致胃癌。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非那西丁在1类致癌物清单中。目前退热冰已被停用和非那西汀的应用范围也很小了。
退热冰(乙酰苯胺)结构式
非那西丁(对乙酰氨基苯乙醚)结构式
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结构式
这三个物质一看就是亲戚
1955年,对乙酰氨基酚在美国境内上市销售,商品名泰诺(Tylenol)。1956年,一片500毫克对乙酰氨基酚的知己在英国境内上市销售,商品名必理通(Panadol)。1963年,对乙酰氨基酚列入英国药典,并因其较小的副作用和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而流行开来。1960年代,中国也开始生产对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氨基酚的英文通用名是Paracetamol。当时一位不知名的医生把Paracetamol翻译为扑热息痛,这个名字真是翻译中信达雅的神来之笔。
对乙酰氨基酚通过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合成酶,减少前列腺素PGE1、缓激肽和组胺的合成与释放,导致外周血管扩张、出汗而达到解热的作用。其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前列腺素合成的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但抑制外周神经系统前列腺素合成的作用弱,故解热镇痛作用强,抗风湿作用弱,对血小板凝血机制无影响,无抗炎作用。对阿司匹林过敏的患者对本品有很好的耐受性。
本品口服易吸收,在体内绝大部分(95%)与葡糖醛酸或硫酸结合而失活。儿童主要为硫酸酯,成人主要为葡糖醛酸酯,5%经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系统氧化产生N-羟基衍生物,再进一步转化为乙酰亚胺醌(acetimidoquinone)。
扑热息痛代谢途径
在正常情况下,乙酰亚胺醌可与肝脏中的谷胱甘肽(GSH)结合而解毒,但是大剂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时,会耗尽肝脏中的谷胱甘肽,然后乙酰亚胺醌进一步与肝蛋白结合引起肝坏死、低血糖和昏迷。含巯基的药物是对乙酰氨基酚中毒的解毒剂。扑热息痛短期服用过量即可以造成急性肝损伤。虽然有解毒药乙酰半胱氨酸可用,但损伤严重时仍可引起肝衰竭甚至死亡。扑热息痛短期服用过量即可以造成急性肝损伤。虽然有解毒药乙酰半胱氨酸可用,但损伤严重时仍可引起肝衰竭甚至死亡。因此扑热息痛一直是药源性肝损伤的常见原因。一项在美国家医院进行的研究显示,在调查期间记录的662个急性肝损伤病例中,有42%都与对扑热息痛有关,其中,有将近一半都是由不小心用药过量导致的。
扑热息痛是最常见的解热镇痛药成分,在许多感冒药、退烧药和止痛药中都有它的身影,比如白加黑、感冒灵、必理通等等。这些药品大多是非处方药,很容易买到,而且又冠有不同的商品名,容易让人忽略它们含有相同的成分这一事实。如果一个人同时服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物,例如同时使用两种感冒药,或吃退烧药的同时又吃了止痛药,就很容易导致过量中毒。
扑热息痛的作用是缓解症状,因此大家一般会按需要使用。比如,发烧或疼痛时会用上一次,如果没有好转就再用一次,却容易忽略服药间隔和每日最大用药次数的限制。根据说明书,该药两次服用之间至少要间隔4-6小时,一天最多只能用4次。如果对此不加注意,症状又一直没有好转,一来二去就可能在短时间之内吃下超过安全用量的药物。
除此之外,儿童可承受的剂量比成人小,如果给孩子吃成人的感冒药、退烧药,可能导致用药过量。即使是儿童专用的剂型,也有不同年龄段的差异。例如用滴管给药的滴剂,说明书上只写出了12岁以下的剂量计算方法,如果把这种药剂给12岁以上的儿童服用,并且只凭感觉增加剂量,也有可能导致剂量过大。
为防止扑热息痛过量中毒,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FDA)等管理机构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在所有含有该成分的药品包装上进行统一标示,缩减单盒包装的药品量等。
不过,普通消费者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远离扑热息痛过量的危险:
1.用药前阅读药品说明书中的“成分”一项,确保最多只使用一种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的药物。
2.留意中成药。不少治疗感冒的中成药中都含有西药成分(包括扑热息痛),从药品名称中往往难以辨别,但说明书的“成分”项中会有标明。
3.感冒药只需用一种,且不应与退烧药同用。
4.两次用药间至少要间隔4小时,一天最多只能服用4次。如果症状不好转要及时求助于医生。
5.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儿童剂型,并严格按说明书选择剂量。如果孩子的年龄超过了说明书中的剂量计算公式中的年龄范围,则不能按该公式计算剂量。
6.用药期间不要饮酒,酒精会增加药物伤肝的可能。
下面是扑热息痛的安全剂量
成人口服每次 0.3~0. 6 g,0. 6~1. 8 g /d,1 d 剂量一般< 2 g,最大日剂量不超过 4 g,退热疗程不宜> 3 d;镇痛疗程不宜超过 5 d。
儿童 12 岁以下按体重每次 10~15 mg /kg,或每日按 < 1. 5 g /m2,分次服用,疗程不宜> 3 d。
按年龄计 3岁 每次< 160 mg;4~5 岁 每次< 240 mg; 6~8岁 每次< 320mg; 9~ 10岁 每次 < 400 mg; 11岁 每次 < 480 mg; 每4 h 或必要时服 1 次。
肌内注射成人每次 0.15~0.25 g。以上剂量是在无其他药物或无酒精干扰情况下的安全剂量,若患者饮酒或空腹或与其他药物有相互作用的药物合用时,应调低剂量或禁用。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建议及时停药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