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生其实有不少没把统计学明白的人,至少生物医药领域目前是这样的,我就是一位
【本文来自《降低数学课的权重,利民又利国》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enchanterwang
数学中统计在社会中应用比较广泛,而微积分相对来说应用较少也较专业,对数学内容进行一点调整是不是有必要?比如加大数学统计在高等教育之前的数学教学,较少微积分,把微积分的学习放在高等教育(理工科)是不是比较好?
个人体验:理科生其实有不少没把统计学明白的人,至少生物医药领域目前是这样的,我是其中一员。
个人感觉:很多生物实验,评价显著性,看到文献用什么检验,就用什么检验。至于为什么用这种检验,实验数据是否服从适用该检验的分布,为什么应该服从这种分布,没人讲的清楚,也没什么人愿意讲清楚——那么多文献都是这样做的,你要去挑战它们每一篇吗?
回顾以前的学习,我认为是和我作为医药学生接受的高数教育不够有关。很多统计学原理仅用浅显的高数知识是理解不了的,诸如分布的问题。所以我接受的统计教育是工具性的,老师可以举例子、出例题,说现有这样的数据,评价一下它们服从什么分布,然后用什么检验比较一下组间差异。但遇到真实的实验数据,能做到生搬硬套已是极限,至于为什么“这样产生的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但经过怎样的一个normalize后,可以按正态分布处理”……
现在会在没有实验和论文的时间里自学一点数分,希望我有朝一日能搞懂这些统计工具背后的原理。若有这方面的大拿不嫌我资质愚钝愿意指点一二,我将不胜感激。
一般的应用统计学需要的数学背景没有那么高,大学高数、稍微一点概率和随机变量的知识,如果是多元统计还需要一点线性代数就可以了。时间序列分析可能稍微复杂一点。搞学术研究的可能要求会更高一些,但主要还是作为工具使用。所以学应用统计学主要就是学统计思维和用法,有学数学的时间还不如多plot一些直方图 、QQ图什么的,多用R、python的统计分析包变着法压榨尽可能多的数据来磨练自己的统计思维。
回头说用数学的思维学统计的问题,我想可能国内编统计教材的人都是统计专业的,他们就是把统计当数学学的,所以编出来就是这个味。相比之下国外的教材要好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