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科幻来来去去就那些套路,时光穿梭,记忆移植
【本文来自《《三体》将在央视播出,引发部分网友担忧,这有必要吗?》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清晨风徐来
最近在看《边缘世界》,感觉震撼越来越小了,或许是西部世界、黑镜这类看多了,感觉脑洞还是不够大,看来看去就是这些东西。
反而赛博朋克类的更看得进去,毕竟有更多的人文气息在
西方科幻来来去去就那些套路,时光穿梭,记忆移植。像边缘世界,最新一集,打死现在的自己,开启新的时间线,将自己现在的记忆,转移到新时间线的自己,以达到重启游戏的目的。这样做法的毛病是,新时间线原来的那个自己消失了,对新时间线的自己不公平。研究所同样也可以用魔法打败魔法,开新的时间线,回到女主打开新时间线之前,制止女主改变时间线。这就形成了无限死循环。还有很多其他片子也是类似,包括诺兰最近的那部时间倒流的片子
如果在科学方面难,可以在幻想上下功夫。
幻想是在已有科学框架上构思出新颖的生活逻辑、世界逻辑、宇宙逻辑,从而构建起别出心裁但合理的新故事。
刘慈欣的系列著作、包括三体,既没有超越科学家研究的成果,却也并不是原有市面上常见的故事逻辑。
所以他的作品有稀缺性。
现在西方尤其是美国主导的科幻止步不前,究其原因,还是快餐化满足市场通俗文化消费需求。
三快:创作快、来钱快、消失快。
不这么干的都被市场淘汰了。
最近几年多元宇宙、时间线、赛博朋克是热点,一窝蜂干这个。
赛博朋克也不是新题材,至少80年代开始攻壳、黑客帝国等等,早把逻辑说透说烂了,现在所有市面上都是旧瓶装新酒,怎么换故事也都是那一套。
如果深究原因,必然是社会制度、经济制度、意识形态,以及在此上的主流文化。
尤其是西方的宗教、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根深蒂固地对人们思想文化的占领控制。跳不出神论、造物主论、殖民扩张、资源摄取、消费主义、自由主义、个人主义。
所以阿凡达跳不出殖民和原生态,星球大战跳不出神论、帝国主义、自由主义。
伟大的科幻作家可以无视那些陈旧无趣发霉的条框。
意识形态的自由才可能催生全新的宇宙逻辑,在高处俯视现存的一切。
记忆也无法移植。
在海因莱因、阿西莫夫写出那些创造性的故事之后,他们的后人的思维就被束缚了
就目前来说国外的魔幻电影电视剧,比国内拍得好。国内也就是面首和小花刷偶像,完全没法看。
就比如漫威和DC那些国内就没法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