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在进步的同时,处理问题的方式却有所退步。

90后这一代应该是最幸运的一代人,1990年左右出生的人,那个年代的中国,全国都还相对落后,还没有特别明显的哪个城市非常的发达和先进,大家都过着紧衣缩食的生活,雨伞坏了可以修,锅碗瓢盆漏了可以补,衣服鞋袜破了可以打补丁,及时生活简朴,但是对未来的生活憧憬满满,好像只要足够努力,未来都能够创出一片天。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经济发展,物质生产的丰富,选择的多样性,喜新厌旧似乎是常态化的一种生活方式,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节约作风已经渐行渐远。

但我觉得这映射了一个时代下,不仅仅是年轻人,很多上年纪的人也都是有这样的心态,一个问题发生的时候,我们往往不是考虑如何缝缝补补解决问题,反而是想着如何解决带来问题的这家具、这个电器或者说这个人。

这是一种逃避问题的态度,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就好像公司里有人犯错,给公司带来了一些麻烦,大家的第一反应是把犯错的人就地正法,处理掉犯错的人,换一个还没有犯过错的人顶替他,却没有人想办法解决问题。

年轻人在社会上感觉到的无力,大多来自于此,因为都不敢犯错和创新了,成本太高,一次犯错有可能让自己再也缓不过来。

社会的进步应该是在不断的摸索和试错中不断前行,而犯错的人也最应该是成长最多的人,当然这个错所需要承担的代价,当事人能不能承受,多少企业家是在错误的道路上越挫越勇,屡败屡战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国内外商业中生存下来,而即使是现在我们眼中的成功人士,也有可能会因为一次犯错,一夜回到解放前。

在一个领域上有所坚持,不断的研究,不断的发现错误,改正错误,再继续研究。缝缝补补之后,才有可能达到别人未曾认知的领域,而不是在一个领域上碰壁了、犯错了之后就换另外一个领域重新开始,因为不管做什么,都会碰到问题和挫折,不面对当前的问题,不过是选择面对别的问题,并不解决问题。

此文仅希望我们在看到那些在努力探索和追求的人失败或者犯错的时候,少一些刻薄,多一点理解。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