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学生都是自己学习成绩的第一责任人

一个班级上,绝大部分人的同学没有出现那种智商超群的。智商区别不是太大,情商有高有低。

负责任的老师天天在让学生努力学习,按照要求进行背诵,练习。进行单元测试以便摸索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部分学生家长听从了某些自媒体的说法,要快乐学习,要所谓的素质教育,不要排名。动不动就说你看人家西方国家,学生们多快乐啊。全然不知道西方上层精英的子女学习的态度比国内衡水也不差,只有那些底层的人在快乐学习,以便做韭菜。

一部分学生看到某些同学整天在玩,觉得自己也行。于是自己也玩。结果有些看着在玩的同学,其实是由于学习效率高,他的成绩OK,而你就呵呵了。

一部分学生听从老师和家长的要求,努力上进,虽然不怎么冒尖,但是稳定,稳处中游。

一部分学生听从老师和家长的要求,且又有自己的人生规划,该锻炼的时候锻炼,该学习的时候学习,还会给自己加餐,努力刷题。这部分的学生成绩基本上在前十。

一部分同学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努力完成各项学习要求和计划,虽然学习成绩不一定好,但是可能人家家里有矿(这里是代指,有的学生属于那种怎么努力也没有用的,但是家长就是要求要进好的学校,家长明确要求是在学校里跟学习好的学生成为朋友。)

同样的年龄段,同样的师资力量,同样的考试试卷。

几年以后,一部分学生进入了985,211,一部分学生马马虎虎弄了个大专,还有一部分没进普通高中而是进了职业高中。还有的甚至连高中都没有,等求职的时候,发现最低也得高中学历。

再几年后,有的同学求职顺利,有的同学求职也很顺利(美团、饿了么欢迎你)。有的同学回家到自家的公司上班,有的同学高不成低不就在家啃老。

然后到自己有了小孩,回顾自己的学习之路,再看看自己的那些同学。人到中年,一声长叹。

​当然,也有一些同学前三十年靠父母,中间二十年稀里糊涂,后三十年靠子女。也一辈子。

热门评论 1

  • 不是这样的,不是这样的。
    我也经常跟我儿子说,学校考好了不要得意,考差了也不要气馁。
    考试始终就是个考试,很多社会上非常要紧的能力,考试从来不考。
    比如与人沟通,观言察色,组织协调这些能力,从小到大,那一场考试考过?
    真要走入社会,不懂得眉眼高低,你能走几步路?
    就算单纯知识面上的东西,考试所考察的也只是很狭窄的一部分。
    不然你没法理解,同样是大学的同班同学,有人飞黄腾达,有人郁郁不得。
    人从短期来看,看成绩。
    从长远来看,看性格,看格局,看眼界。
    以貌取人不可取,以分数评价人就更是大错特错。
    当然,我们都明白,分数很重要,中国就是这样。
    但同时也要明白,分数这个东西的局限性。
    不要以为以同样的分数考入同样大学的人,他们的未来就是一样的。
    抛开家庭这个平台不说。个人的性格和知识面也起到很大的作用。
    古人云,过犹不及。
    一门心思搞分数,不考试的东西不看也不学,最终也会吃亏的。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27
最热 最早 最新

  • 剑客阿飞 作者
    全部楼层
    guan2311231232
    赞同。高考就是个选拔考试,假设全省最低分749分,照样淘汰落榜。假设全省最高分301分,那么他就上清华。
    你的理论很有道理,比如台湾就在实现,比如7分就可以上大学的。没事。
  • 剑客阿飞 作者
    已注销用户
    学过控制论吗?学的好和学的差都花同样的时间学习,那么学生就不会为了省时间而学习了,什么都是学生的错,每届都是最差的一届,大家一起卷ABCD,卷到最后还是同样的人数去扭螺丝,你自以为是胜利者,实际上就是个目光浅薄的小丑
    没学过控制论。你可以按照你的想法对你的娃实现你的教育理念。没事。
  • 剑客阿飞 作者
    guan2311231232
    不知道你了解过学生的知识点没有?可以说高中以前的所谓好学生,无非就是超纲题做得更6罢了,没有任何意义。比如:简单点的,小学很多题用二元一次方程可以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简单的做出来,但由于小学也就超纲增加难度这点本事,决计不能使用一元二次方程的,必须用小学的算式解法,于是小学生只能浪费时间学许多无用的解法!!!!就好比你小学拼命的学手工打磨齿轮,其实根本不用学,以后直接学数控车床就完事了,之前不管多“努力”都是无用功。这就是中国教育现状!!!!!!!!!!!!!(其他科目也是的,比如昨天看小孩卷子上的一问:文章是什么结构?其实小孩只学过“总分总”,其他根本没听过,根本不会选)
    所以要减负,把时间空出来,让智和德*体美劳、德*体美劳、德*体美劳、德*体美劳共同发展!!这样才是正常人该有的状态!!!!不然都智去了了,其他的必然落下,教育扭曲了,我们很可能成为一个有毛病的民族。
    嗯,你可以让你家娃去这样。反正现在提倡减负
  • 已注销用户
    学过控制论吗?学的好和学的差都花同样的时间学习,那么学生就不会为了省时间而学习了,什么都是学生的错,每届都是最差的一届,大家一起卷ABCD,卷到最后还是同样的人数去扭螺丝,你自以为是胜利者,实际上就是个目光浅薄的小丑
    赞同。高考就是个选拔考试,假设全省最低分749分,照样淘汰落榜。假设全省最高分301分,那么他就上清华。
  • 不知道你了解过学生的知识点没有?可以说高中以前的所谓好学生,无非就是超纲题做得更6罢了,没有任何意义。比如:简单点的,小学很多题用二元一次方程可以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简单的做出来,但由于小学也就超纲增加难度这点本事,决计不能使用一元二次方程的,必须用小学的算式解法,于是小学生只能浪费时间学许多无用的解法!!!!就好比你小学拼命的学手工打磨齿轮,其实根本不用学,以后直接学数控车床就完事了,之前不管多“努力”都是无用功。这就是中国教育现状!!!!!!!!!!!!!(其他科目也是的,比如昨天看小孩卷子上的一问:文章是什么结构?其实小孩只学过“总分总”,其他根本没听过,根本不会选)
    所以要减负,把时间空出来,让智和德*体美劳、德*体美劳、德*体美劳、德*体美劳共同发展!!这样才是正常人该有的状态!!!!不然都智去了了,其他的必然落下,教育扭曲了,我们很可能成为一个有毛病的民族。
  • 不要轻易教别人道理,就算这套道理在自己身上有用,放别人那里就不合适了。又要举例子了,比如跟小朋友说不好好读书上不了高中,但这放在班上读书最烂那位同学身上就不合适,他回答是,有一所高中的校长欠了他爸好多钱。。答非所问,但又不是没道理啊?
  • 已注销用户 文不如阿富汗,武不如冈比亚
    学过控制论吗?学的好和学的差都花同样的时间学习,那么学生就不会为了省时间而学习了,什么都是学生的错,每届都是最差的一届,大家一起卷ABCD,卷到最后还是同样的人数去扭螺丝,你自以为是胜利者,实际上就是个目光浅薄的小丑
  • 剑客阿飞 作者
    学习好,考上一个大学或者大专,最低限度都比那些没有考上的多了一个选择的机会。
  • 铁皮疯狗
    不是这样的,不是这样的。
    我也经常跟我儿子说,学校考好了不要得意,考差了也不要气馁。
    考试始终就是个考试,很多社会上非常要紧的能力,考试从来不考。
    比如与人沟通,观言察色,组织协调这些能力,从小到大,那一场考试考过?
    真要走入社会,不懂得眉眼高低,你能走几步路?
    就算单纯知识面上的东西,考试所考察的也只是很狭窄的一部分。
    不然你没法理解,同样是大学的同班同学,有人飞黄腾达,有人郁郁不得。
    人从短期来看,看成绩。
    从长远来看,看性格,看格局,看眼界。
    以貌取人不可取,以分数评价人就更是大错特错。
    当然,我们都明白,分数很重要,中国就是这样。
    但同时也要明白,分数这个东西的局限性。
    不要以为以同样的分数考入同样大学的人,他们的未来就是一样的。
    抛开家庭这个平台不说。个人的性格和知识面也起到很大的作用。
    古人云,过犹不及。
    一门心思搞分数,不考试的东西不看也不学,最终也会吃亏的。
    扯淡,学习差的,就一定比学习好的情商高?每个人的情商是天生的。不管高还是低,情商高再叠加学习好,不是更锦上添花吗?不会比那些同样高情商的学渣混得更好?就算情商低,至少你还有学习好这一个优点赖以为生,肯定也会混得比那些情商低的学渣要好吧。
  • 含沙射影,指桑骂槐,我要举报你!
  • 铁皮疯狗
    不是这样的,不是这样的。
    我也经常跟我儿子说,学校考好了不要得意,考差了也不要气馁。
    考试始终就是个考试,很多社会上非常要紧的能力,考试从来不考。
    比如与人沟通,观言察色,组织协调这些能力,从小到大,那一场考试考过?
    真要走入社会,不懂得眉眼高低,你能走几步路?
    就算单纯知识面上的东西,考试所考察的也只是很狭窄的一部分。
    不然你没法理解,同样是大学的同班同学,有人飞黄腾达,有人郁郁不得。
    人从短期来看,看成绩。
    从长远来看,看性格,看格局,看眼界。
    以貌取人不可取,以分数评价人就更是大错特错。
    当然,我们都明白,分数很重要,中国就是这样。
    但同时也要明白,分数这个东西的局限性。
    不要以为以同样的分数考入同样大学的人,他们的未来就是一样的。
    抛开家庭这个平台不说。个人的性格和知识面也起到很大的作用。
    古人云,过犹不及。
    一门心思搞分数,不考试的东西不看也不学,最终也会吃亏的。
    扯淡半天,你得先让你孩子考上大学。。。
    考不上大学,你这察言观色个啥啊,连门槛都没资格谈。

    要搞明白的是,现在城市学生一半上不了高中;上了高中最多一半进本科。

    你孩子起码也得前25%,换句话说,小学班上没前10名的,或者至少前12名的,就先别和孩子bb什么察言观色锻炼情商了。
    你就算让孩子当销售端茶递水的,也得有个本科学历才能入个能赚钱的销售圈子。
  • 多做少说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第一责任人,有资源的就是第一了。
  • 以前学校强制大家努力学习,大家也认可,觉得好好学习才能有美好的未来。但是后来受不了课业负担的学生开始有意见了:为什么要我们陪那些想学习的卷呢?我们有权选择当学渣啊,你看我们都学得近视、驼背了,再不减负要我们当一辈子书本的奴隶吗?不知道教育部门是被投诉得烦了,还是受到外来教育理念的影响,还是确实觉得学不学也影响不了国家发展,总之就开始减负了,甚至于最后连课外学习都禁止了。
    这个变化是好是坏,我们在这个时代看不出来,只能留给历史评价了。但是对未来不那么乐观的学生还是要抓紧学习,毕竟变成学渣找不到工作学校也不会对你负责,自己才是自己学习成绩的第一责任人。
  • 我怎么觉得这是在讲防疫啊……
  • 铁皮疯狗
    不是这样的,不是这样的。
    我也经常跟我儿子说,学校考好了不要得意,考差了也不要气馁。
    考试始终就是个考试,很多社会上非常要紧的能力,考试从来不考。
    比如与人沟通,观言察色,组织协调这些能力,从小到大,那一场考试考过?
    真要走入社会,不懂得眉眼高低,你能走几步路?
    就算单纯知识面上的东西,考试所考察的也只是很狭窄的一部分。
    不然你没法理解,同样是大学的同班同学,有人飞黄腾达,有人郁郁不得。
    人从短期来看,看成绩。
    从长远来看,看性格,看格局,看眼界。
    以貌取人不可取,以分数评价人就更是大错特错。
    当然,我们都明白,分数很重要,中国就是这样。
    但同时也要明白,分数这个东西的局限性。
    不要以为以同样的分数考入同样大学的人,他们的未来就是一样的。
    抛开家庭这个平台不说。个人的性格和知识面也起到很大的作用。
    古人云,过犹不及。
    一门心思搞分数,不考试的东西不看也不学,最终也会吃亏的。
    说话好情商高的那种,类似粉头,是通过忽悠圈钱的,非必要不消费。
  • 铁皮疯狗
    不是这样的,不是这样的。
    我也经常跟我儿子说,学校考好了不要得意,考差了也不要气馁。
    考试始终就是个考试,很多社会上非常要紧的能力,考试从来不考。
    比如与人沟通,观言察色,组织协调这些能力,从小到大,那一场考试考过?
    真要走入社会,不懂得眉眼高低,你能走几步路?
    就算单纯知识面上的东西,考试所考察的也只是很狭窄的一部分。
    不然你没法理解,同样是大学的同班同学,有人飞黄腾达,有人郁郁不得。
    人从短期来看,看成绩。
    从长远来看,看性格,看格局,看眼界。
    以貌取人不可取,以分数评价人就更是大错特错。
    当然,我们都明白,分数很重要,中国就是这样。
    但同时也要明白,分数这个东西的局限性。
    不要以为以同样的分数考入同样大学的人,他们的未来就是一样的。
    抛开家庭这个平台不说。个人的性格和知识面也起到很大的作用。
    古人云,过犹不及。
    一门心思搞分数,不考试的东西不看也不学,最终也会吃亏的。
    比较中肯了。对绝大部分普通人来说,存身于人类社会,最重要的能力是沟通与组织能力。
  • 静虚散人 逍遥红尘 用世炼己
    1、一个人的天赋取决于其原生家庭...未成年人的人生规划,受其监护人的强势掌控...

    2、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小时候没养成爱学习的习惯,后期更难形成终生学习的习惯...死记硬背 填鸭教育 扼杀了未成年人的学习兴趣...看看高考毕业后漫天扔书的场景即可预见了...
  • 铁皮疯狗
    不是这样的,不是这样的。
    我也经常跟我儿子说,学校考好了不要得意,考差了也不要气馁。
    考试始终就是个考试,很多社会上非常要紧的能力,考试从来不考。
    比如与人沟通,观言察色,组织协调这些能力,从小到大,那一场考试考过?
    真要走入社会,不懂得眉眼高低,你能走几步路?
    就算单纯知识面上的东西,考试所考察的也只是很狭窄的一部分。
    不然你没法理解,同样是大学的同班同学,有人飞黄腾达,有人郁郁不得。
    人从短期来看,看成绩。
    从长远来看,看性格,看格局,看眼界。
    以貌取人不可取,以分数评价人就更是大错特错。
    当然,我们都明白,分数很重要,中国就是这样。
    但同时也要明白,分数这个东西的局限性。
    不要以为以同样的分数考入同样大学的人,他们的未来就是一样的。
    抛开家庭这个平台不说。个人的性格和知识面也起到很大的作用。
    古人云,过犹不及。
    一门心思搞分数,不考试的东西不看也不学,最终也会吃亏的。
    不对,对那些搞研究的不需要多少情商需要的是智商专注力持之以恒,对从事普通工作的需要的是认真仔细踏实,你以为有多少岗位是需要你去长袖善舞摆平客户,而且真正的大客户是通过利益交换来的,他看你有多少他需要的利益,而不是看你会说话情商高。
  • 铁皮疯狗
    不是这样的,不是这样的。
    我也经常跟我儿子说,学校考好了不要得意,考差了也不要气馁。
    考试始终就是个考试,很多社会上非常要紧的能力,考试从来不考。
    比如与人沟通,观言察色,组织协调这些能力,从小到大,那一场考试考过?
    真要走入社会,不懂得眉眼高低,你能走几步路?
    就算单纯知识面上的东西,考试所考察的也只是很狭窄的一部分。
    不然你没法理解,同样是大学的同班同学,有人飞黄腾达,有人郁郁不得。
    人从短期来看,看成绩。
    从长远来看,看性格,看格局,看眼界。
    以貌取人不可取,以分数评价人就更是大错特错。
    当然,我们都明白,分数很重要,中国就是这样。
    但同时也要明白,分数这个东西的局限性。
    不要以为以同样的分数考入同样大学的人,他们的未来就是一样的。
    抛开家庭这个平台不说。个人的性格和知识面也起到很大的作用。
    古人云,过犹不及。
    一门心思搞分数,不考试的东西不看也不学,最终也会吃亏的。
    这个不矛盾。在学校(前12年教育)核心就是好好学习,成绩第一顺位。当然在老师学校社会看来,听话,也是第一顺位的,并列第一。
    但是成绩第一顺位,上了不错的大学的孩子,马上就可以研读社会经济政治相关知识,更快的从理论上武装自己,然后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和那些已经在社会大学混得滑溜溜的初中同学、高中同学一起竞争,一起拼性格、拼格局、拼眼界。
    至于“一门心思搞分数,不考试的东西不看也不学,最终也会吃亏的。”这个其实是你自己加上去的,你也可以加上一条:“一门心思搞分数,不考试的东西不看也不学,天天打骂父母,最终也会吃亏的。”更容易正确。
  • 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