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战平,但德国的打法并非没有问题

本场比赛,德国看到了西班牙的潜在缺陷,做出了尝试。但尝试的成果,终究要靠他们为了地面配合打法而一直忽视的正统中锋。有趣的是,西班牙的进球同样来自于被替补的正统中锋,此前所为的则是对跑动流体系的执行。

比赛打到半小时,西班牙的高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德国只有三成控球率,丢失球权却只比西班牙少3次。而在进攻端,西班牙注意防范德国的快反打身后。

可以看到,罗德里没有很靠前地与布斯克茨构成紧密的联系,而是守住中卫位置。代替罗德里工作的两边卫,也没有太过于打纵深,形成了布斯克茨周围的保护。而布斯克茨送出第一脚后,则由前场的小快灵组合输出跑动。

这样的西班牙,首先以稳健保一分为起点,防止布斯克茨被德国前场年轻人们施压,提供了足够的身侧保护与身后补防。两轮后获得4分,对西班牙来说,已然很有机会拿到小组第一名了。

另一边,德国对比第一场的改变是,弗里克让运动力更好的格雷茨卡首发,且他与基米希的位置不再大举压上,而是在进攻中更好地平衡,适度向前活动,也时时回到后腰的传统区域,并注意拉开两侧,以二人之力填补中场边路的防守面积,完成世界级防守后腰一个人便可以完成到相当程度的覆盖工作,此时二人则保持中圈附近的出球,以参与进攻。

这样一来,双后腰不再频繁丢失其防守部分,德国队就可以在中场设防,限制布斯克茨的第一脚,前场突击手接到连线后的启动,以及佩德里和加维回撤后的接球与推进。反而是两个边卫科雷尔和劳姆,更多地投入进攻。这一方面了确保德国的进攻兵力,另一方面也让中场的反抢人员更多两个中卫级身板的存在。

最后,由于双后腰距自己不远,双中卫也不需要像第一场那样,为了维持三线接应距离而被迫前压,被日本的反击打穿身侧后区域。

由于西班牙的锋线以辅助战术位为主,单兵作战和持球能力不强,因此如果缺少中场的直塞与带球的衔接质量,打不出德国立足未稳的空档,面对站稳的双中卫,很容易丢失存在感。

500

但是,德国的打法并非没有问题。穆勒在高位的作用不足,而京多安顶到前腰位置,单人施压布斯克茨也非其长项。这样一来,在西班牙保护布斯克茨的套路已经很成熟的情况下,未能拉满高位强度的德国,借由布斯克茨的缺口而制造转换能力并不绝对强横。

好在,西班牙先保一分的相对保守落位,并未拉满立体的跑动进攻强度,德国在防守端还算应付得来。但是,西班牙的双中卫和边卫优先防守,便让穆勒的中锋回撤分球失去了价值,无法带出中卫,分球到肋部也没有多少空间,反而让本队的逼抢,因为哈弗茨被穆勒替代,而没有完全打开。京多安的实际作用不如理论,也是同理,如果是运动力更好的球员,无疑更能压迫布斯克茨。

显然,弗里克并没有完全下定决心,去全面地执行对布斯克茨的重点压迫,从而以中场转换打开缺口。他会让人去施压,但那个人却得是以传控见长的京多安,也依然会让穆勒首发,哪怕他跟不上球队的逼抢需要。

于是,双方都希望在中场获得转换机会,需要特意保护的点,也都在中前场的穆勒和布斯克茨,中场的屯兵和互拼就成了比赛内容的一大重点。而到了下半场,正牌中锋的作用亦是同时体现在了两队的身上。

西班牙的打法依旧奏效,罗德里站中卫后的后场出球,长传连线11中5,可以规避德国的中场抢劫,发动前场的小快灵优势。而在中场,佩德里靠近布斯克茨,确保了布斯克茨面对德国压迫时的出球质量,前36次触球里就有30个准确传球。两种回避德国逼抢的手段,都有条不紊地展开。

但是,由于德国双中卫+双后腰的稳妥站位,结合他们的身体优势,西班牙没能在稳固的防架构面前打开局面,他们的前场小快灵组合,确实可以产生大量的转攻机会,也可以提速冲击空档,但却难以正面撼动德国扎下的篱笆。

而一旦换上了莫拉塔,一切就不一样了。他的体型、头球,完全可以硬悍德国中卫,而拉边属性也让德国中卫必须跟随。至于德国队的边卫,实际上是在打边后腰。这就导致了进球:莫拉塔的启动抢点,在动静态运动力的表现上战胜了聚勒。小快灵虽好,但一旦需要正面冲破---而不是绕开---防线,一个足尺寸的中锋是不可少的。

而德国队,收获的其实同样是前锋。原本停留在“随便带一个前锋”概念里的菲尔克鲁格,在任意球开出后的乱战中,帮助球队拼到了一个进球。而任意球的取得,则是萨内的带球被犯规,拼抢积极,突破出色的他换下的,正是穆勒。

本轮打完,双方都获得了各自的积极要素,也依然不能在第三场里放松戒备。前锋的各放光彩,或许会让西班牙与德国,在执行各自既有战术的情况下,多多考虑其作为备选方案的价值。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