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犯法,我自己会进监狱”
作者 | 柳飘飘
本文由公众号「柳飘飘了吗」(ID:DSliupiaopiao)原创。
大快人心。
昨天上午,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被告人吴亦凡强奸、聚众淫乱案。
最终数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13年,附加驱逐出境。
也就是说,加拿大人吴亦凡得先在中国服刑13年,再由公安机关驱逐出境。
且驱逐后十年内不准入境。
来源 |人民法院报
另外,还有我们之前不知道(但基本猜到)的违法行为——
偷税漏税,被北京市税务局追缴并罚款6亿元。
昔日顶流终沦为阶下囚,他应该算是目前在內娱流量最大、受到判罚最重的一位明星了。
一个道德感完全丧失的罪犯,竟然曾被包装成一个天真大男孩,在娱乐圈招摇过市长达12年。
怎么想都觉得离谱。
楼塌之时,一切好像都那么令人难以置信。但尘埃落定再回望,却又不难从他起高楼的日子里找到诸多痕迹。
之前飘有一些疑惑,如今等到法律重锤落下,终于能畅谈:
艺人的保护墙可以有多厚。
疫情之下,日子好像过得特别快。
快到很多人都不记得距离吴亦凡案起,已经过去了1年4个月之久。
不少人可能忘记了当时舆论公关的具体细节。
飘在帮大家回忆的同时,得划个重点——
直到2021年7月31日吴亦凡因涉嫌强奸罪,被朝阳公安分局依法刑事拘留之前,他可是嘴硬到不行。
其团队也一直没有放弃以公关手段颠倒黑白、混淆视听、操纵舆论。
且双方在网上撕扯激烈,支持吴亦凡的声音甚嚣尘上,差点又被他像此前多次一样翻转舆论。
这也是为什么我要写这篇文的原因——
大众对坏的想象上限,永远填不平艺人公关的道德下限。
其实早在21年6月3日,风波发酵之前。
网友@刘美丽同学 便以都美竹闺蜜的名义,发文称吴亦凡和都美竹在交往期间突然消失,冷暴力女方,导致女方抑郁,无法上学。
微博@刘美丽同学
吴亦凡团队第一次回应都美竹事件是怎么操作的?
一副煞有其事的样子,装模作样发律师函,委托律师事务所起诉造谣者,并声称将持续取证。
微博@北京星权律师事务所
吴亦凡本人还发博,娱人娱己,顺带嬉皮笑脸地打歌。
律师函恐吓+轻描淡写回应个人生活争议,这是此前屡试不爽的招数。
这个时候,他肯定以为自己会像往常一样蒙混过关。
直到网络写手徐某开始替都美竹撰写“决战”等十余篇博文,曝光其“选妃”“迷奸”“诱奸未成年”等内幕。
随后7月19日一天之内下场锤吴亦凡的女性超过20位。
这场早已在网络燃起火星的案子,才有了纸包不住火的趋势。
但即便形势比过往任何一次争议都要严峻,吴亦凡依然死鸭子嘴硬,一概否认。
甚至还贡献出他职业生涯的演技巅峰:
微博回应里信誓旦旦称,如有上述行为,“我会自己进监狱”。
敢拿自己做过的事,拿“进监狱”来赌咒发誓说没做过,可见肆无忌惮到什么程度。
还一边洗白自己,一边给受害者泼脏水。
其公关团队一开始就把都美竹往“敲诈勒索”的罪名上引。
不管能不能成功,至少在公众面前,给都美竹树立一个狮子大开口的捞女形象。
吴亦凡工作室微博在21年7月19日发布《十点澄清》
另外,据都美竹博文,吴亦凡团队曾对她进行如下污蔑:
1.想红,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2.不要脸,睡了明星还不满足,得了便宜还倒打一耙。
微博@都美竹
拜金、捞女、敲诈、想红、骗流量。
心机、绿茶、不知满足、不择手段……
一系列加诸在都美竹身上的污名,都直指社会对女性根深蒂固的偏见和污名。
吴亦凡公关要把受害女性变成彻头彻尾的“不完美受害者”。
把全网对他本人的指控,变成对方“都不是好人”“狗咬狗”等一类说辞,从而为自己开脱。
而且这一招转移焦点用在上位者对下位者的指控上,尤其奏效。
他们团队是懂操控人心的。
把恶煽动起来之后,一些好事之人便会跑出来“各打五十大板”。
游戏主播@王稳健233指责都美竹:
“当了婊子还立牌坊”;
“如果说吴亦凡是私生活烂,都美竹更离谱整个人都是烂人。”
《奇葩说》辩手,大学教授储殷:
一个骗热度,一个骗色,都不是好人。
@江卓尔_大号断言:
到网上写小作文的,一是被警方筛选过一次,强奸案不成立的,二也不要指望是什么傻白甜了(暗指心机)。
“两边都不是好人”“他有罪,她也不清白”的言论,我们见得还少吗?
看似没错,但一个小偷和一个杀人犯放在一起相提并论时,后者的罪便悄悄被消解,甚至争取到时间逃脱。
另外,徐某为都美竹代笔一事曝光后,一种言论在网络疯传:
约炮的和骗流量的被骗钱的给骗了。
在理中客的佯装客观的言论和围观者的玩梗之下,舆论越是热闹,真相就越是被抛到脑后。
犯罪者就这么被包庇,受害者再次受到污名化和伤害。
这些利用大众心理的公关手段,他的团队何以运用得如此熟稔?
很明显,这不是第一次。
其团队操纵舆论的段位之高,在瓜田沉浮的你们应该有目共睹。
过往有两件事,如今是越想越觉离谱。
第一件。
19年,吴亦凡被拍到与一女子在车库牵手。
很快女方身份被扒,微博名“鹿依Luna”,本名秦牛正威。
吴亦凡所谓恋情曝光,并没有激起当年鹿晗官宣女友一样的愤慨,而是清一色的祝福:
三十岁谈个恋爱很正常,坐等官宣。
只是没想到,上午还是网友羡慕对象的luna,晚上就被千夫所指“心机”“绿茶”。
舆论反转之间,皆因一条视频录频。
视频中吴亦凡戴着鸭舌帽,应该是在上台前给luna打视频,问她“你人呢”。
她说,“我今天有点不太好看”,于是全程未露脸。
根据当时网友理解,吴亦凡对录屏毫不知情,也就是说视频为Luna 偷录。
一时间,借吴亦凡上位、想红、心机的指责朝Luna席卷而来。
而视频里吴亦凡面对女生“你怎么那么凶”的发脾气,还温柔宠溺地笑。
对比之下,这位顶流才是傻白甜、恋爱脑。
虽然Luna很快辟谣视频为假,里面的女生不是自己,她北电的同学也称里面的声音明显不是luna的。
但已改变不了先入为主的绿茶标签了。
既然不是女方所为,凭空出现的私密视频,以及突降的#吴亦凡 傻白甜#热搜,出自谁的手段,不言而喻了。
他们泼给女方的脏水,跟泼给都美竹的如出一辙——
将女方往“心机、绿茶、想红”上引。
所有靠近他的女生都是有目的的,要么是交易,要么是吴被骗。
不论网友持哪一种猜测,吴都能全身而退。
第二件事更可笑。
17年,吴亦凡在综艺应素人的要求,在面馆来了段freestyle,暴露其捉襟见肘的创作能力。
这段蹩脚的“大碗宽面”rap,霸屏了18年的B站鬼畜区。
当19年吴以一首《大碗宽面》自嘲曲,让B站万人刷“对不起”,口碑一夜之间逆转。
现在看,着实可笑。
这个招数同样在都美竹事件中用上了,即他第一次回应时说:
“糊凡让大家娱乐了一天”。
以自嘲娱乐大众,既显得格局大,又能趁机用歌词洗白自己:
大碗能让你开心,但这确是我本意
我这一生漂泊四海看淡了今朝,月高高的挂无暇
并且在《大碗宽面》发行时,其团队乘机大发“坤难财”,把B站、虎扑网友原本对两人的厌恶,全转移到蔡徐坤一人身上。
吴又一次靠营销公关打了一场翻身仗。
在都美竹事件中,吴亦凡团队直至最后一刻,还在用他们管用的招数不遗余力地搅浑水、混淆黑白、愚弄大众。
更是拉来一堆人垫背,抹黑对方,以反衬自己洁白无暇。
这份狂妄放肆,无疑是仰仗此前多次成功翻身的自负。
吴亦凡楼起楼塌荒谬之处正在于此——
一个无能的巨婴,在资本的宠爱、团队的运作下,竟可以如裸体的国王般狂妄自大、自欺欺人,稳坐顶流之位,坐拥核心资源长达十数年。
在团队的包庇纵容下,艺人变得无法无天。
反过来,艺人屡次逃脱甚至越来越红,团队也越来也大胆。
直到吴亦凡被捕,这娱乐圈的乌烟瘴气才吹开了一条缝,把里头自嗨的人拉回现实。
不难预见。
吴亦凡吃大碗牢饭,对娱乐圈以及舆论环境的警示作用,正在发挥作用。
吴亦凡的塌房,对舆论有什么启示?
16年,小G娜是最早曝光吴亦凡劣迹的女孩。
正是那年,舆论开始出现很多把吴亦凡睡粉看作福利的说法。
直到他被逮捕前,这样的声音还存在,只是没有那么直白。
比如,部分网友把曝光吴亦凡的“诱奸”行为,轻描淡写为“骗色”“私生活乱”。
本质上还是一种“被明星睡不吃亏”的想法在作祟。
《夏有乔木 雅望天堂》剧照
这出自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心理——
《应得的权利》中讲,人们普遍认为,一个有特权的男人理应得到某些东西,尤其是性的权利。
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男人们觉得他们不仅有权得到性爱,而且还有权得到对方积极的同意和参与。
与此同时,女性常会承受因拒绝男人带来的负罪感和羞耻感。
那些抵制和挑战男性权威意志的女性,在舆论环境里总会受到威胁和惩罚。
吴亦凡在当时的地位、金钱、颜值同时出挑,三重特权加持。
在大众认同里,他理应得到性的权利,以及女性的性同意。如果没有,大众内心会觉得不可思议。
这是症结所在。
《夏有乔木 雅望天堂》剧照
吴亦凡只是资本的傀儡。
一个吴亦凡倒下了,还可能有另一个吴亦凡站起来。
我们需警惕的依然是对女性动辄绿茶、心机、荡妇羞辱的污名化。
以及在任何性侵案中,对权威人士理应获得性的特权的警惕,更不必因未满足对方性的需求而内疚。
此外,吴亦凡公关团队常用的自嘲、玩梗、引起大众同情,从而转移重点的做法,始终在娱乐圈处处可见。
如最近汪小菲的床垫梗——以曝家丑博取同情,从而获得支持和流量。
严肃事件过度玩梗和娱乐化,本身会消解事件的严重性,并在玩笑中开始认同当事人。
时过境迁之后,受愚弄的人往往是你自己。
其实不止吴亦凡。
令人咋舌的翻车明星,大多离不开背后团队的无底线包庇。
常奔着买热搜、雇佣水军、营销号来操纵民意的艺人公关,都是内娱乱象的罪魁之一。
吴亦凡团队以一己之力让明星的声明、律师函沦为摆设。前段时间,某明星工作室针对网传其“吸毒、嫖娼,作品即将下架”等瓜,做了严正声明。结果毫无说服力,毕竟前面发同样声明的人已经脸都被打肿了。想来好笑,本该维护艺人合法权益的公函,沦为笑柄。
不报警或者艾特几个官媒都没人信,大众对公关行业的信任感为负。
维权成本大大提升,对其他遵纪守法的艺人肯定是不公平的。
这也提醒着未来的圈内人。
指望公关和团队的运作,远不如指望自己名声来得牢固。
公关再厉害终究包不住火,要吃这碗饭只有一个办法,就是管好自己。
吹捧是一时的。
出了事,还不是马上沦为弃子?
商业版图的坍塌不过短短几天时间。
谁会是下一个被扶持的刘阿斗、被制造的吴亦凡?
娱乐圈还是那个娱乐圈。
只是观众已经不好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