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年代难不难,要看那个时代的环境

【本文来自《教授郑强称“二十几岁年轻人没资格享受五十多岁人的待遇”,如何看待买车买房难?》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太平洋的风
  • 他们年轻的时候,结婚难吗,买房难吗,看病难吗,养老难吗????

想知道难不难,先要看看他们年轻的时候是那个年代,现在50-60岁,年轻的时候大概是80-90年代,然后来看看那个时代的环境吧。

结婚难度:中等。当时是改革开放初期,整个经济结构都在大转型,“四转一响”的结婚基础已经在经济率先市场化的城市流行起来,但人民普遍还保留着理想主义浪漫思想,升华一下革命友谊去民政局领个政就可以,还没有今天这种封建婚俗和现代物欲大行其道的情况,结婚不算太难。

买房难度:较难。房地产市场化改革已经是1998年开始的,在这之前,市场上根本没有商品房一说,年轻人大多都住在集体宿舍里,结婚了厂子会优先为他们安排宿舍,但宿舍的所有权并不属于他们。随着经济转型的推行,很多国营工厂亏损严重,工人的宿舍已经僧多粥少,居住环境也很恶劣。后期效益好企业的开始出现福利分房,职工可以通过工龄折算以优惠价格购买原本的宿舍或者单位新建的准商业住宅,同样是已婚家庭有线,但因为那个时候人们收入普遍较低,已经出现了在市中心上班,被迫买到离市区很远的郊区房子的情况,买房资金当时还没有公积金,银行商业贷款也还没出现,所幸那时候消费市场也不算兴旺,人们都有点积蓄,跟亲戚朋友借钱买下企业分房是常态。

看病难度:困难。中国现有的覆盖率还不错的医疗体系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大发展才逐步建设起来的,在那个年代,医院数量不多,医疗能力有限。很多企业为了弥补社会医疗能力的不足还会自建医院,厂子、学校会有厂医校医,但是能治疗的病症很有限。那个年代小孩子生病大多是靠家里老人和邻里传授的古法偏方,青壮年非严重病症都很少去医院。医院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人满为患是常态。

养老难度:难以评价。现阶段养老成为一个社会性难题是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计生导致的家庭人口倒金字塔结构是一方面,医疗水平提升导致的寿命增长是一方面,还有人们对于生活质量要求提升导致的分散化居住又是另一方面。在我少年的时代(84年生人),家里老人的境遇其实就已经不太好了,他们大多退休工资微薄,且在经年累月的重劳动和缺少保养下,身体情况都很差。不过那时候他们大多有3-4个子女,加上很多人还没拥有自己的房子而大多住在一起,所以还算有个照应,不会太艰难。但其实他们那一代不少没到退休就已经去见马克思了,家里理论上的四老实际上多为一两个,所以养老压力不算很大。但是这些老年人的晚景真的好吗?至少在我身边,高寿老人被子女当皮球踢,得不到良好的照顾,还在世一家人就对她的棺材本虎视眈眈的情况不再少数,只能说是人还活着,但活得一点都不好。

其实要细究下去,随着改革开放的车轮滚滚向前,那一代年轻人和新一代年轻人的生活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他们也是在各种困难的处境中一步一步披荆斩棘走过来,获得今天的成果的。困难重来都不是止步不前的借口,能活出怎样的人生只看你怎样去奋斗。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