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之所以是名著,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它写得很好,是因为它的表达符合当代价值观
【本文来自《红楼建议看脂砚斋批的红楼,你会发现自己之前看了个假红楼》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本人不是文学专业,只是以自己的阅读经验为依据来发表看法。
1)所有的名著因为已经是名著,往往其成书的时间距离现在已经有很长时间。这不仅仅因为这语言使用习惯的不同,有古文和翻译的问题,还意味着社会和文化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不同。从《水浒传》来看,让现代人难以理解的就是当时大部分起义的最高目标就是招安。这也是当时所有是士大夫的共识。甚至说从流民帅这个称呼存在开始,招安就是其主要目标。当然,这个原因是比较复杂的。在我看来,当时的起义可以被认为是一种事业,而这种事业的目标和现在的所有事业一样,都是赚钱。也就是说,从当时的环境来看,对起义上层来说,割据一方不如招安有前途也有钱途。
2)很多时候,名著之所以是名著,并不是因为他的写作水平很好,而往往是因为他的表达符合当代价值观。从小说史发展角度看,可以想象,当时的小说可读性肯定没有现在的小说高,毕竟现在的小说创作者基数无限大,同时也有很多人真的可以依靠小说生存。这个在古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这也就意味着,以现在的标准看,大部分的名著并不好读。但名著之所以是名著,往往是因为作者洞察了当时世界的主要矛盾,并且以相对合格的笔墨表现了出来。就像是《百年孤独》的字符下沉淀着被殖民的苦难,《水浒传》底下也埋藏着对当时社会的讽刺。只有所谓的劫富济贫、没有道德底线的人才能升官发财。
结合以上两点,如果想要看故事,其实我不建议看任何名著。反之,如果想要看名著,最好习惯于百度搜索,多看看其他人的评论以及当时历史背景的介绍。甚至,很多名著不能被当成小说来看,要当成当时社会的镜子,乃至革命和改革思想的论述来看。这才是名著之所以是名著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