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上的怀古及思考

【本文来自《明长城能不能起到抵御北方少数民族入侵的作用?》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我本人曾经写过一篇关于明长城的游记,发表在8264网站,《74叟四天徒步北京箭扣长城、慕田峪长城》,文中谈到对明长城的看法,敬请浏览并提出指导意见。因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000字,故对内容进行了“压缩”。

《长城上的怀古及思考》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秦、汉两个朝代甚至更早时期,我们就开始修筑长城以防御匈奴,由于年代久远,两千年前留存下来的长城遗址不多,现在我们看到的长城大部分都是明朝修建的。

       仔细想想历史上对修建长城持消极态度的朝代也有,唐朝、清朝、元朝。这三个朝代在历史上开疆拓土功绩名列前三名。汉朝两者兼顾,而且做得很好。笔者在这里只能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1、长城大致分布在400毫米等降水线上,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农耕经济与游牧经济的分界线。北方的游牧民族擅长骑马,行军速度快,对中原地区的骚扰劫掠往往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如果没有长城,中原王朝只能直接派出大军,远征草原地区,对游牧民族进行团灭(西汉王朝就是这样做的,至今怀念卫青、霍去病)。否则基本上对他们无可奈何,修建长城似乎成了唯一的选择。

       长城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骚扰,保护了中原地区的农耕文明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中原地区的一道安全屏障。但总体来讲是一种被动防御方式。

       面对北方强虏到底是被动防御,还是主动进攻?实力强主动出击,歼敌于塞外,此时没有必要修建长城,实力弱被动防守, 大兴土木修建长城。汉朝似乎两者兼顾,而且都做得很好。

       2、杀出长城,歼敌于塞外,做起来并不容易。历史上汉武帝做到了、大唐王朝也做到了,大唐王朝的疆土远在塞外,元朝、清朝也是如此,这三个朝代修建长城的必要性不大,当然也“不积极”。

       明朝永乐大帝是历史上有作为的皇帝,五次御驾亲征,带兵攻打蒙古,但未达到预期效果,此时大明王朝锐气尚存。但25年后的土木堡之战一蹶不振,彻底转入守势。其他朝代往往是武功欠佳,退而求其次,修一座长城将自己保护起来,这种做法虽有合理的一面,但又显得比较被动保守,最终长城也没能挡住外来的侵略者。“进攻是最好的防守”,这句话用在这里不知是否合适?

       3、汉武帝对匈奴:只可以“武折”,而不可以“德怀”。笔者认为汉朝对匈奴以武功为主,修长城为辅,效果很好,汉武帝不愧是一代雄主。霍去病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陈汤说: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这些霸气语言,震撼人心、令人热血沸腾。注意到:这些千古流芳的名言,并非出自大文豪之口,而是出自血战沙场的名将之口。很可惜到了明朝中、后期,只出了一个名将戚继光,无法扭转大明王朝的颓势。封建社会发展到明朝,已经“成熟了、老化了、完全失去了封建社会初期的朝气和锐气”,同时明朝皇帝也太差劲,除了朱元璋、朱棣,其他皇帝乏善可陈。

       明朝的中、后期武功较差,修建长城反倒很积极,明朝是最后一个修建长城的朝代,长城也修得最好,但历史证明,结果并不太好。

       明朝统治者当时应该考虑到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对抗是长期的、战略性的,就不应该将京城选在边境上,这相当于“天子戍边”,将“司令部”设在最前线,非常危险(仅仅是笔者个人看法)。同时又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耗费多年的时光,在险峻的山脊上修建长城作屏障。看上去感到很震撼,但没有防御纵深,也没有第二套防御方案,防御措施显得过于单调、防线也显得单薄,一旦被突破,直接威胁到明朝的统治中心。此前的土木堡之战就是教训,京城差点被蒙古瓦剌[wǎ là]攻破,我想明朝灭国如此之快,清军入主中原如此顺利,多少与此有关。

       4、终上所述:修建长城有利有弊,有合理的一面也有被动保守的一面。但过于保守缺乏进取精神,结果并不太好......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