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为什么会参加东盟峰会?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在2022年11月6日到18日举行。

《东盟会议》是在2022年11月11日到13日举行。这两个日期正好有点冲突。

《G20峰会》正好是在2022年11月15日起,日期上衔接了东盟峰会。所以在参加G20之前抽空参加一下,是自然而然的安排。

      为此拜登率领16人代表团,11日参加联合国气候峰会,这其中还包括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其中超过130个国家和地区,200多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出席。而中国在佩罗西窜台后,宣布暂停中美气候变化商谈,中方的代表团都是气候领域的特使以及专家团。

     从会议的实际情况来看,美加英澳等国家对于之前《巴黎协定》千亿美元投资的承诺严重没有兑现,完全丧失了诚信,但是毕竟是金主还是不能得罪。直接后果就是导致了这两年来,欧美环保组织到处举行游行示威破坏。这次如此高规格的参会,主要个人觉得还是选举与国际影响力考虑。让美国遗憾的是,各个个国家和组织,包括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对于中国的表现是非常满意的。毕竟中国新能源汽车占全球67%,水电、风能、太阳能等装机量在全球都是遥遥领先的。

    从各个国际组织发言人的观点综合一下,美国在COP27明显是受到了冷落与压力,而且面临着多方的指责,没有达到拜登的预期。

 拜登参加东盟10+3,可能是临时决定并没有具体的行程安排。

这里面有几个细节可以讨论一下:

第一、拜登临时决定3月底举行的美国-东盟峰会,无限期推延到5月份。而这次的东盟会议,从提前公布的行程里面并未看到拜登有这项活动。唯一的记录是美国当地时间10日,拜登行程开始前在白宫对记者称,他要去“哥伦比亚”(柬埔寨)。如果说一次口误是“无知”,第二次口误就是真的没有放在心上。

第二、拜登让10个国家领导人集中去美国,最终结果是给1.5亿美元,并且大部分用于购买海上巡逻,这点资金,估计也就是10国领导团的来往燃油费而已。相对于美国的态度,中国方面更加重视与配合。美国还计划在明年为东南亚提供8.5亿美元的援助,但在白宫随后发布的新闻稿中,这一金额却被打了折扣,8.5亿美元被更正为8.25亿美元。能够为这么一点点投资还要斤斤计较,已经说明了拜登政府的犹豫。即便是这个结果对比中国315亿美元的援助,也是弱了不少。 更直接的实事就是,中国对东盟未来3年提供1.5亿剂新冠疫苗,是美国的10倍,这对于人口广大的东盟来说,是把承诺落到了具体领域。

第三、拜登无计划的加入,参会迟到与对主办国2次口误,更加凸显没有精心准备。 民调结果显示美国在东盟的影响力与信任度排名跌至第三,落后于中国和日本。对于同时举行的COP27和东盟峰会,拜登选择最后一天入会,最大的可能就是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告知了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超出日本控制,所以需要美国亲自出面拉拢“印太框架协议”。上一次有如此多的域外国家(中日韩,美澳新印俄,UN秘书长)参会是在东盟2017年50周年讨论RCEP的时候。中美在全球的竞争,最大的决定性力量在于两个区域,一个是非盟,一个是东盟,这两个区域的人口与国家数量已经覆盖了大部分的投票权。而这两部分区域都属于发展中国家,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美国能否对华围堵成功的决定因素在于,这些区域是否能够排斥中国商品进入。而中方如果在失去欧美市场,还能够保障工厂的正常运作而不至于大规模失业的消费主力也是这两个地方。中方已经在这个区域经营多年,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已经达到了各国政府的政策层面。而美国依旧浮在水面上,依旧是在框架上面呼吁。不可否认的是,这个地方也有很大的制约,那就是国际航运一旦被美国封锁,整个区域都会陷入经济困顿。

第四、大会议题主要是经济与滞胀,而拜登却谈论朝鲜、台海、俄乌地区安全问题,严重跑题。这些是美国的问题,也是美国制造的问题,只能由美国自己解决,而不是东盟的问题。2021年中国与东盟货物贸易额达到8782亿美元,直接投资额达到143亿美元。美国与东盟贸易额仅为3790亿美元,投资额高达400亿美元。互联网找不到对应的数据,我只能猜测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美国投资非银行业控股/金融服务业,而中国投资为制造业。美方加息对东盟的影响深重甚至是致命的,这里面最典型的事情是98年外汇不足导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这次美联储加息,很有可能继续上演又一个版本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美国没有意向去帮东南亚解决这个问题,不仅不会解决反而还会落井下石。这就急需中国的外汇储备来填补美元退潮的压力。

第五、从会议排程上来看,美国主要侧重于借机推行基于重返亚太战略的“印太经济框架协议”,以及在俄乌冲突、朝韩关系、台海危机,南海航行这几件事情。从各国媒体的宣传角度来看,美国对于东盟关心的各种交流没有实质的帮助。并且参会各国,尤其是印尼总统佐科,直接批评了“新冷战”思维无助于该区域发展。中方侧重于各行业各领域的全面交流与投资,韩国侧重于供应链稳定,日本侧重于基建投资与政治拉拢。从这方面也可以看出来拜登参会的仓促行程。而东盟峰会只不过是拜登G20演讲的一次预演,也是一次民意的试水。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