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一语双关,这英文令人头秃

500

出品 | 外宣微记

           欢迎转发朋友圈,转载全文请申请授权      

 

英国《经济学人》11月3日文章替印度头发行业小商贩鸣不平,文辞犀利幽默,推荐各位阅读。

500

今年1月,印度政府调整头发出口政策,出口商必须先向政府申请许可,获得资质后方可从事相关出口贸易。此举虽然打击了走私,但受益的主要还是实力雄厚的大公司,而一众小商贩却遭了秧。

文章从标题到结尾,极尽“内涵”之功,好似打出一套化骨绵掌。

小标题“the unkindest cut”出自莎士比亚的悲剧《凯撒大帝》,凯撒(Caesar)被好友布鲁图斯(Brutus)刺杀:

For Brutus, as you know, was Caesar's angel.

Judge, O you gods, how dearly Caesar loved him!

This was the most unkindest cut of all,

...

“the (most)unkindest cut (of all)”早已成为英文习语,喻指“无情地背叛”。

小标题短短三个词,便定下了文章基调。

标题里的“in a tangle”与导语中的“complicate”一唱一和:印度头发产业一团糟,政府新规把小商贩的日子搞得一团糟。选词用词可谓贴切应景,幽默辛辣。

本着把刁钻犀利进行到底的原则,文末又玩了一个谐音梗,一语双关,令人回味。请看:

Clamping down on smuggling is understandable. But it is legitimate traders who are having toupee.

“toupee”,意思是“(遮掩秃斑的)小片假发”,读如“to pay”。

政府出台新规,最终头秃(having toupee)的却是守法小商贩,最终付出代价(having to pay)的也是他们。

世事多艰,默默承受“the unkindest cut”的常常是底层守法良民。英媒把世间的悲剧写成了喜剧,读完笑中带泪。

头秃头秃奈若何!发自飘零水自流。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