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8岁习武,20岁闹革命,作战勇猛,屡立战功,一生敬佩毛主席!

500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并授予给革命战争时期做出了杰出贡献的将领。

当年的9月27日,有55人被授予开国上将。

在这些开国上将中,有一位将军的经历颇为传奇特殊。

我在了解他的传记资料时,读到其早年经历,虽然由于年代久远,记录偏差,不同资料上的早年经历版本有些不同,但无一例外的,都有种在看武侠、传奇小说的感觉。

他8岁的时候,曾经跟随少林寺的拳师学习武术,而后,回家探亲的途中曾失手打死仗势欺人的地主恶少,被迫离家流浪。

这段经历,倒和《隋唐演义》中的程咬金,颇有几分类似。

为了生存,他曾在直系军阀吴佩孚部队当过兵,后来在20岁的时候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从此走上革命道路,作战勇猛,九死一生,为中国革命的成功,屡立战功。

毛泽东说他:

“是员战将,打红了胶东半边天,了不起,了不起!”;

邓小平说他:

“在60年的戎马生涯中,战功赫赫,百死一生,是一位具有特殊性格、特殊经历、特殊贡献的特殊人物。”

这位被给予高度评价的开国上将,就是大名鼎鼎的许世友将军。

这篇文章,我就和大家聊聊许世友的传奇、特殊人生。

看看他是如何一路成长起来,走上革命道路的;

看看他是如何英勇作战,立下赫赫战功的;

看看他是如何在陷入迷茫困顿的时候,得到毛主席的帮助,并步入正轨的。

01

1906年2月18日,许世友出生在湖北省麻城县许家洼(今河南省新县许洼)。

那时候正值兵荒马乱的年岁,许家洼这里东靠桐柏山,西面大别山,属于山区。而世道愈是艰难,山区也便愈是成为强盗的藏身之所。

许家洼附近的强盗多如牛毛,抢夺财物,杀人放火,无恶不作。

正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许家洼的老百姓也不是吃素的。因为总是受到强盗的侵扰,所以许家洼的村民们,不论男女老少,都喜欢挥拳踢腿,玩枪舞棍。

浸泡在这样一种有些“尚武”的环境下,许世友5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跟着村民们一起打拳击棍了。

1914年,许世友8岁。这年春天,一位少林寺的拳师林子金来许家洼传授武功,村民们前来观看,许世友也被吸引了过来。

林子金的表演很精彩,他虽年近五十,身手却很矫健。只见他把六块砖头放在地上,挥拳砸去,砖头顿时碎裂乱飞,四散开来;

又见他走到一棵碗口粗的白杨树前,双手一拨,树就连根而起;接着,他又打了一阵子拳,赢得了观众阵阵掌声。

面对这样的场景,许世友看得一愣一愣的,他不禁自言自语:“这个师父真有神功呀!”

林子金表演完,对着围观的村民们说:“各位父老兄弟姐妹,俺是少林寺的和尚,教拳不是为了卖艺赚钱,而是为了防身健体!谁要跟俺进少林寺当和尚学武功,一来不要钱,二来少林寺管饭。”

许世友一听这话,颇有些心动,他赶紧回到家,跟父母说明情况,想去少林寺学武功,顺便混口饭吃,也能减轻家里的负担。

父母一开始并不同意,他们觉得,许世友要是去少林寺当了和尚,那以后就不能结婚,没有后人了。但许世友一再坚持,给出的理由也够充分,便不再阻挠,而是说:“三伢子,如果林拳师同意收留你,你就跟他好好练武吧。你从小性格倔强,出去要听林师父的话,千万不能任性!”

许世友听到父母的允诺,十分感动,他跪下说:

“爹娘,放心吧!俺不会忘记你们的嘱托的!待学成,回来看您二老!”

次日,许世友找到林拳师,表明了自己拜师学艺的决心。林子金看许世友性格果决、长得也挺敦实,是个练武的好材料,便答应下来。

500

多年以后,许世友给众人表演武术

过了几日,林子金带着许世友去往少林寺。虽然许世友有练武的决心,但他毕竟才8岁,还是个小孩子,难免想家,而这种思乡之情,贯穿了许世友的一生。

到了少林寺后,林子金对许世友说:“少林寺练功极严,要求吊臂、睡桩和手指插沙各三年,你能吃这些苦吗?”

许世友没有多想,坚定地说:“师父,俺不怕吃苦!”

此后,许世友就开始了艰苦而又充实的练武之路,就这样过了几年,习得了一身好武艺。

因为在少林寺习武练功的经历,许世友曾得到一个“许和尚”的外号,对于此,有人曾问许世友,当真如此。

许世友坦率地说:

“其实我根本没在少林寺当过和尚。

我8岁的时候,在家乡遇到了一位云游的武僧,要我跟他学武。

有此机缘,武僧就带着我上了嵩山少林寺。我在少林做杂役、学武,得法名‘永祥’。

我在少林寺学武不假,不过并没有当和尚。当和尚是要摩顶受戒的,我并没有受戒。”

500

在少林寺练武几年后,许世友思乡心切,决定回老家探望父母。

得到师父的同意后,许世友便踏上了归乡的路。但到家后才发现,父亲已经去世了。

经过了解,才发现,原来为了给自己的妹妹治病,家里向地主董三麻子借了10块大洋,病虽治好,但负债连本带利翻到了20块大洋。

父亲为了还债,没日没夜给董家干活,劳累过度,病倒而亡。

听到母亲李氏的哭诉,许世友放声大哭,并说:“娘,俺爹死得太早了。俺一定要为爹报仇!”

一次,许世友叔兄赶牛到山坡吃草,一头牛不小心踩到了董家棉田,地主儿子董狗子见状,便冲上去对着叔兄拳打脚踢起来。

许世友正好路过,扶起叔兄,了解了事情来龙去脉后,说:“牛踩了你家的棉花苗,俺们全部赔偿。你动不动就打人,如果打死人怎么办?”

董狗子气焰嚣张地说:“你爹给俺家种过田,你娘给俺家洗过衣,你叔兄给俺家放过牛,都没有还清俺家的债,你这个秃叫驴能赔得起吗?!”

说罢,董狗子向许世友一拳打过来。许世友本没想还手,但想起父亲的死,他又恼又怒,一拳打在董狗子脑门上。

董狗子哪是练过武术的许世友的对手!董狗子几个踉跄,栽倒在地,口吐鲜血,脸色蜡黄,死了。

许世友没想到会打死董狗子,但命案已经酿成,他看家中难以藏身,便翻山越岭,连夜跑到麻城,找到自己的师父林子金。

因为闹出命案,林子金也不留许世友了,不过念及师徒情义,林师父给了许世友8块大洋,让他自寻生路去了。

他化了装,一路沿街乞讨,就这样流浪了好一段时间。许世友深知,这样的流浪只是缓兵之计,不是长久之道,怎么办?

思来想去,他决定去当兵。

听说当时军阀吴佩孚部队招收童子军,他便报名参加了,经过几年苦干,他担任了北洋军阀部队的排长,1926年的时候,升任武昌国民革命军独立第1师1团任连长。

从背负命案,到升为连长,许世友的人生似乎迎来了转折,并朝着越来越顺的方向发展,但面对当时日益复杂的革命形势、社会环境,他却日渐苦恼起来,不认同所在军阀的种种理念。

他跟自己的一位同乡说:“以前俺满脑子想的是升官发财,但现在逐渐认识到,共产党才是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所以,俺不想在这里干下去了,想另谋生路。”

他不仅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1926年9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8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当年11月,参加黄麻起义。

1928年起,在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31师担任排长、连长、营长,参加创建鄂豫皖苏区的斗争,走上了革命道路。

由于许世友将军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并没有过多谈及自己早年时的经历,加上年代久远,缺乏相应的记载,去少林寺练武、闹出命案、参军、最初走上革命道路的故事,就流传出不少版本。

我在上文所讲述的,是经过综合对比后,所形成的一个版本,仅供参考。

如果对许世友将军早年经历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多查阅关于他的传记资料,对比加深了解。也欢迎在文末交流补充。

但,不管故事的版本有所少,可以确认的是:

许世友将军在20岁左右的时候,走上了革命道路,并为着革命理想信念,奋斗了终身。

500

02

自1927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许世友参加了黄麻起义、参与创建鄂豫皖苏区,并进行反“围剿”的斗争。

由于作战勇猛,屡立战功,到了1931年1月的时候,许世友被提升为营长,后又升任红四方面军十二师三十四团团长。

在反“围剿”斗争中,许世友7次参加敢死队,两次任敢死队队长,先后4次负重伤,轻伤不计其数。尽管如此,他每次都能出色地完成战斗任务。

其中十分著名的一次,是1932年11月,在红四方面军主力向川陕边转移过程中,指挥第34团,血战漫川关,打破敌人的包围圈,给队伍杀出一条血路。

当时,部队到达鄂豫陕三省交界的南化塘。由于这里是山区,交通闭塞,多有不便,国民党军以5个师4万余人的兵力包围过来。

因为有兵力优势,胡宗南还狂妄地叫嚣:

“漫川关,就是红四方面军的坟墓!”

面对敌军的包围,总部决定甩掉敌人,继续前进,由漫川关进入汉中平原。

许世友为了争取时间,少绕弯路,便率部队蹚水过河,独木桥则留给担架队和伤病员走,这节约了不少时间,许世友率领部队,很快便到达了漫川关。

次日清晨,此时天还蒙蒙亮,许世友刚刚起床,走出帐篷,便看见远处有几匹战马疾驰而来。

到了近处,定睛一看,原来是徐向前总指挥和陈昌浩总政委。

徐向前指出了当前敌军包围的情况,并对许世友说:“你团在北垭口敌四十四师两个旅的接合部打开一条通道,保障全军通过。全军安危唯此一举,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夺取垭口,只能成功,不可失败!”

许世友生性果敢倔强,听到徐向前的命令,他斩钉截铁地保证:“请总部首长放心。我三十四团只要拼不光,就一定为全军杀出一条血路!”

说罢,送走徐向前、陈昌浩后,许世友便开始了紧张的备战工作。

漫川关的地势险峻,悬崖峭壁。当前敌众我寡,如何应对敌人疯狂的围追堵截?

许世友知道,没有别的办法,只有拼到底。

他之所以有拼到底的决心和信心,是因为自己的三十四团,是红四方面军的主力团,深受自己的影响,擅长攻坚战。只要有战斗,战士们就会奋不顾身地冲向敌人,视死如归。

500

想到这,许世友和政委、副团长大致商量后,便开始这次战斗行动。

他简单整理自己的衣帽,勒紧裤腰带,拔出驳壳枪,和政委、副团长率领部队分头向前冲。

敌人的炮火是猛烈的,许世友却没有退缩,他带着红三十四团的战士们,一路冒着枪林弹雨,与敌人展开厮杀。

一边冲,一边射击。子弹射完了,就扔手榴弹,手榴弹扔尽了,就挥舞大刀向敌人砍去。前面的战士倒下了,后面的战士又冲上去。

就在这样一种激烈、顽强的拼搏抵抗中,硬生生地将敌人的包围圈撕开了一道血淋淋的口子,终于占据了北垭口。

当徐向前、陈昌浩等人赶到前沿阵地的时候,许世友的队伍已经伤亡惨重,但战斗还在继续。只有守住漫川关,才能保证主力部队的安全,才能真正完成任务。

但队伍已经出现极大损失,怎么办?

许世友看到垭口小路旁有不少行军锅等物品,还有一些瘦弱的牲畜,阻碍大部队的通过。于是二话不说,便让战士们将这些物品推下山去,从敌人那里夺来的大炮,也被砸成废铁,投向山沟。

这些做完,许世友又从背上抽出亮晃晃的马刀,大吼一声:“三营的同志们跟我来!”

战斗进行到白热化阶段,许世友的眼里充满了血丝,对敌人放射出冰冷仇恨的目光。

他挥舞着大刀,冲入敌群狠劈猛砍,将敌人打得只有招架之功,并无还手之力。

许世友就像拼命三郎一样,带领战士们死死地扼守住垭口,经过三天两夜的激战,以800余名指战员壮烈牺牲的代价,终于保证了红四军的突围,完成了这次战斗任务,获得了来之不易的胜利。

500

事后,徐向前曾不无感慨地说:“漫川关突围,真是危险啊,多亏了三十四团在山垭口顶住了。”

像这样的硬仗、恶仗,在许世友的革命生涯中,还有不少,比如1933年的万源保卫战。

此时的许世友,已经是红军师长了。这一次,他将指挥红九军第二十五师与四川军阀刘湘的军队展开激战。

敌人依旧是强大的,但红军战士不甘示弱。许世友亲自带着师的直属分队进行反击。和之前的战斗一样,他手持大刀,冲在最前面。

许世友看见前面一名敌军指挥官正拿着手枪,自己往后退,却逼迫士兵往上冲,心想“擒贼先擒王”,便一个飞身,跳过去劈头就是一刀。这一刀下去不要紧,指挥官的脑袋瞬间滚下山坡好远。

指挥官被杀,群龙无首,敌人也很快溃不成军,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厮杀,红军才取得了最终胜利。

这场战斗激烈到什么程度?

就拿战斗中的大刀来说吧。

当时许世友率领的红二十五师,从上到下,每人都佩带一把系着红绸布的大刀,纯钢打造,一般不会卷刃。

而在万源保卫战中,战士们的大刀不仅卷刃了,刺刀都捅弯了。

多年以后,许世友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这样写道:

“万源防御战,是我一生中经历过的一次规模最大、时间最长、也极为残酷激烈的坚守防御作战。

我军经过七十余日的艰苦奋战,挫败了刘湘主力十几万人的多次猛攻,大量地消耗了敌人的有生力量,粉碎了敌人妄图消灭我军的企图,为全面反攻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03

经过不断的大小战斗,许世友也在1935年升任红四军军长,随红四方面军主力长征,并在川北与中央红军会师,并与张国焘反党分裂活动展开斗争,维护了党内团结。

1936年4月,许世友被任命为红四方面军骑兵师师长,带领全师,作为先遣队,为大部队进行侦察、开道、筹集粮食的工作,并保障红四方面军与红二方面军顺利北上,与党中央会合。

先遣队最终完成了大部队交代的各项任务。一路上,这支队伍经历了72次大小战斗,到最后只剩下200多人。

面对这种情况,许世友的心情是很复杂的,内疚和不安充斥在他的心里,毕竟,又牺牲了许多战友,于心不忍。

更难受的,还在后头。

1937年春,许世友得到一个机会,那就是去延安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学习。

去上大学,本来是件开心的事情,可谁知天有不测风云,这时突然传来坏消息:

西路军西征失败了。

所谓西路军西征,是指1936年10月到1937年3月,红四军中的一部分在甘肃省西北部与国民党军马步芳、马步青等部作战,结果几乎全军覆没。

500

这次失败的教训是极其惨痛的,不少人要求中央追究责任,肃清张国焘的错误。

对此,毛泽东强调:

“批判张国焘同志,要把他的错误与红四方面军指战员的英勇奋斗区别开来,红四方面军广大干部的战士的功劳和贡献不容抹煞。”

可事实却是,批判一开始还聚焦在张国焘,但渐渐地,便扩大到了红四军下面的干部和战士,也即,批判扩大化了,不少人尽是讲些不利于团结的难听话,甚至还爆粗口。

许世友作为红四方面军的一员,听到西路军的失败,本来心情就不好,这样的批判简直就是火上浇油。

他再也忍不住了,不冷静地说着气话:

“怎么能说张国焘是逃跑主义呢?

打不过敌人了,换个地方再打嘛,怎么叫逃跑呢?四方面军撤到川陕,部队不是发展了?这样的逃跑,有什么不好?”

许世友的不冷静可以理解,但愈是不冷静,说出的话愈容易让人抓到把柄。

有人趁机反驳说:“呦,还有第二个张国焘。

你许世友竟敢为张国焘辩解,真是典型的托洛茨基!”

“日你娘的,老子说了几句话就成了托洛茨基,啥球托洛茨基,老子不懂,尽放狗屁!”

许世友忍无可忍,骂了起来。

这不骂还好,一骂,就等于引战。有人说许世友原来就是跟张国焘一伙的,不像红军高级干部,反倒像一个地道的军阀。

批判的风向瞬间从张国焘变成了许世友。

“打倒许世友!”、“打倒张国焘!”

许世友听到这,愤怒地吼道:“呸!你小子胆敢骂老子!当年参加敢死队闹革命的时候,你还在你娘的肚子里,我反对中央,我是张国焘的徒子徒孙……”

话说到这里,已经越来越离谱,想必许世友已经被气晕了头。

一时间,他只觉得天旋地转,胸口一阵沉闷,一股鲜血从口中喷出……

是的,许世友被突如其来的诽谤质疑气病了,住进了医院。

他感到十分苦闷,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被这样无端质疑。他觉得自己在延安待不下去了,想找几个红四方面军的老战友,去四川打游击。

他说:

“在这里天天说我们是反革命,还要缴枪,我们到四川去打游击,叫他们看看我们到底是不是革命的,愿走的就走,不愿走的也不要告诉中央。”

这一说不要紧,许多人纷纷应和,并很快付诸了行动,同时,他还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讲明理由。

但这次负气出走很快被发现,许世友被绑着关了起来。

1937年5月,党中央成了一个军事法庭调查委员会,负责审理“许世友反革命集团案”。

500

虽然不少人说许世友态度恶劣,要枪毙他,但毛泽东对这件事,却有着清醒的认识。

他仔细看了许世友给他写的信,认识到,许世友的问题并不是个人问题,而是因为各种错综复杂因素合力所导致的。

所以,在“枪毙许世友”的报告上,毛泽东断然行使了否决权。

虽然保住了命,但惩罚还是有的。许世友被开除党籍,撤销军长职务,判处一年半期徒刑。

不过毛泽东认为,最高法院做出的这些惩罚并不治本,他认识到,关键是要从思想上去解决许世友的疙瘩,才能真正起作用。

他先是托陈赓给许世友捎去一条“哈德门”香烟,之后又让徐向前“去看看许世友等人,做点工作”。

在这些铺垫做好后,毛泽东决定亲自去看望看望许世友。

这天,许世友醒来的时候,已经是中午时分了。负责看守的战士过来跟他说:“许世友,毛主席来看你了!”

许世友充满敌意,大声说道:

“来就来吧!何必大惊小怪!”

毛泽东弯身进了牢房,对许世友说:“许军长,让您吃皮肉之苦啦。我代表党中央,向您和红四方面军被抓的全体干部同志赔礼道歉!”

说罢,毛泽东摘下八角帽,向坐在石炕上的许世友连鞠三躬。

然而,此时的许世友,觉得这很虚伪做作,他恨恨地说:“可惜我手中没枪,要是有枪,我不崩了你才怪呢!”

尽管许世友这样说,毛泽东依旧没有生气,而是让他先冷静冷静,就离开了。

骂完毛泽东,他渐渐冷静下来,忽然觉得自己刚才说的那些话,实在是不妥。在狱中,他无事可做,便练起了年少时在少林学习的武功。

两天后,他收到了要被枪毙的通知。

通知他的人是康生,康生说:“哼!你死到临头了,明年的今天就是你周年祭日!”

听到要被枪毙的消息,许世友也不是太惊讶,他只是说:

“砍头不过碗大的疤。我今日就要死了,我没别的要求,只是临死前能见上毛泽东一面,我要当面与他理论理论,请你通知毛泽东!”

经过许世友的一再要求,康生只好照办。

一开始,许世友以为枪毙是毛泽东的意思,但实际上,这只是康生的独断专行。幸亏许世友强烈要去见毛泽东一面,不然很可能因为康生而成为枪下冤魂了。

对于许世友,毛泽东其实并不觉得他坏,而是觉得他很直率,厚重少文。

在毛泽东看来,许世友是个武功高强、性情鲁莽,文化浅但讲义气,杀富济贫的的农民好汉。

毛泽东了解到许世友要被枪毙的消息,赶紧说:“刀下留人!你快去叫他来,越快越好,我在这里等他!”

许世友以为毛泽东并不会见他,但结果却出乎自己的意料,他试探性地说:

“既然主席要见我,请你再给毛主席捎个口信,我许世友是个军人,能否带枪去见?”

毛泽东从康生口中得知许世友的要求,没有拒绝,而是说:“请你立刻告诉许世友,可以带枪来,再加上一条,可以装上子弹。你们怕死,我可不怕!”

毛泽东不愧为一代伟人,即便许世友的要求显得有些蛮横无理,但依旧淡定自若,爱惜人才,将生死置之度,这番大智大勇,让许世友瞬间被折服了。

来到毛泽东住所,他进屋便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抬头望着毛泽东,双手把枪高高举过头顶:

“主席,我把枪交给你,他们缴枪我不给,我丝毫没有谋害您的心!”

500

毛泽东看到许世友这番表现,也十分激动,他把许世友扶起,说:

“老许呀!按照我们湖南人的话说,咱们是不打不成交,你的性格我喜欢,你的历史我也清楚,干事业你是根正苗红。

古人常说文武打天下,我是个文人,没有你这个武将,成得了什么气候?

对你,我毛泽东岂有杀你的道理?你受的委屈,我理解。可你也要理解我,理解中央,理解同志们,没有团结什么事情都干不成!

红四方面军的同志们应该对中央谅解,中央也谅解你们。

他张国焘的事情本与红四方面军无关,你们都是党的宝贝,不是他张国焘一个人的。你们打了很多仗,吃了很多苦。”

许世友彻底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真诚地向毛泽东道歉,并谨记毛泽东送他的忠告:

“你的性格很可爱。这既是你的优点也是你的缺点。我送你几句话,望你刻心铭心。

单用鼻子闻,认不出好菜;光发暴脾气,找不到好朋友,除我例外。”

那天,许世友在毛泽东住所待了许久,后来,在毛泽东的帮助下,他被提前释放出来。

对此,许世友颇为感慨地说:“娘的,坐上这一年的牢,顶上两年抗大。”

之后,根据毛泽东的建议,许世友仍回抗大学习,并兼任校务部副部长。至此,他对毛泽东深深地敬佩,并对毛泽东思想深信不疑,这种敬佩和忠诚,贯穿了许世友的一生。

500

1976年,当许世友听闻毛泽东逝世的噩耗后,想起毛主席对自己恩重如山,如今却永远离开了人世,他陷入巨大的悲恸中。

他立刻乘坐专机,前往北京,同时,身上还带着一把枪。

许世友成了进入毛泽东灵堂中唯一身上带枪的党政军领导人。

虽然不符合规定,但考虑到许世友将军这种率真的性格,以及他与毛泽东深深的交清,倒也在情理之中。

我想,这是许世友在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这位自己敬佩忠诚一生的救命恩人的最大尊重。

500

04

写到这,我已经和大家聊了许世友将军人生中的几段重要经历。

当然,这些经历仅仅是许世友将军传奇特殊一生中的几个截面。

限于篇幅,关于许世友将军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的许多事迹,没有进行讨论,比如进行反“扫荡”斗争、巩固发展胶东抗日根据地、参加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抗美援朝、指挥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等。

这些事迹单拎出来具体讲,又可以写出一篇文章,后续有机会,我再和朋友们细聊。

让我们回到本文上来。

从本文所列举的种种事迹来看,我觉得,许世友将军是一个性格直率,粗中有细,表面脾气爆,但实际上却知错就改,很有分寸感、重感情讲义气的一个人。

年少的时候,路见不平一声吼,面对不正义的事情,敢于反抗和斗争,并用实际行动表明自己的立场;

PS. 当然,在当下社会,面对不公,慎用拳头,要学会使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作战的时候,面对敌军的疯狂进攻,不畏强敌,凭借一腔怒火和热血,加上一身好武艺,身先士卒,常能出色地完成战斗任务;

面对他人的诽谤质疑,虽然一时冲动甚至险些酿成大错,但也能听得进道理,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积极改正,懂得感恩,重情重义。

这些经历或特质,让许世友将军的形象变得丰富立体生动起来,直到今天,不少朋友对他的过往津津乐道。

1979年,许世友已经七十多岁了,他对秘书说:“人总是要死的,我恐怕快到马克思那儿报到去了。”

说罢,他让秘书从他工资中取出50元,寄给自己的长子许光,并附上一封信:

许光:

邮去现金伍拾元整,这伍拾元钱是为我准备后事用的。用这笔钱给我买一口棺材,我死后不火化,要埋到家乡去,埋到父母身边,活着精忠报国,死了要孝敬父母。

我今年七十四岁了,身体很好,活到八九十岁,也只有十多年了。你们可以先做准备。

许世友

1979年10月22日

500

巧合的是,6年后的同一天,也就是1985年的10月22日,许世友在南京病逝,享年80岁。

他的灵柩被悄悄运抵河南新县许家洼安葬,其中,陪伴他的,有生前戴过的手表、天天收听广播的半导体收音机,还有他最爱的茅台酒、猎枪和100元人民币。

酒,是为了壮胆;枪,是为了打鬼。

500

许世友的墓紧紧靠着父母墓,过去,他纵横战场,没有时间回来尽孝,而现在,安葬在父母旁边,也算得偿所愿了。

文章的最后,以许世友将军在回忆录中的一句话作结。

他没有说自己做出了什么成绩,而是谦虚地以革命“幸存者”自居:

“成千上万的先驱者,为了今天的胜利,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

我作为幸存者,每当想起他们,心情总是很沉重。

为国捐躯的知名烈士和无名英雄应该永远受到人们的尊重,我的子孙后代应该永远牢记他们的斗争业绩。”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