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她手刃渣男?大可不必
作者 | 柳飘飘
本文由公众号「柳飘飘了吗」(ID:DSliupiaopiao)原创。
当今互联网,断了一天都跟不上趟。
给大家划出这周的热搜新梗知识重点——
#王宝钏挖野菜#
翻译翻译,就是“别当恋爱脑”。
怎么联系的呢?来详细科普下。
野菜梗的素材,出自2012年的电视剧《王宝钏与薛平贵》。
故事里,女主王宝钏本是丞相之女,沉鱼落雁,锦衣玉食,却机缘巧合爱上了薛平贵这个一穷二白的一介武夫。
为了爱情,王宝钏与父亲“三击掌”断绝关系,随薛平贵成为了一位住在窑洞的山野村妇。
而后,薛平贵被派上战场,留下半片盔甲做信物让王宝钏守好妇道,一走就是18年。
18年间,王宝钏这位丞相之女在窑洞苦守丈夫归来,没有钱,只得挖野菜为生。
薛平贵却在阴差阳错下平步青云,迎娶了西凉国公主,生了一对儿女,还熬到了西凉国国王去世,继承西凉国王位。
于是,#王宝钏挖野菜#在今日,便成为女性恋爱脑悲惨下场的绝好范例——
-恋爱脑发作能有多离谱?
-能让丞相之女挖18年野菜哦。
有意思的是。
大概是受王宝钏“鼓舞”,挖野菜的话题下,不少女孩开始分享自己的“恋爱脑”经历——
有偷户口本抵押房产替男人还债的;
有为了不分手自愿当三的;
有高考控分还是无奈对方太学渣人也渣的。
姐妹们疯批起来确实吓人。
但与这些相比,另外有些恋爱日常,强行配上对恋爱脑经历弃如敝履的态度,倒是看得让我有些疑惑。
比如——
还有——
以及——
这几个小故事虽都有点“大无语”属性,倒也蛮生动,蛮人间的。
我能理解对渣男上头的恋爱能有多伤人,但“为渣男付出过”这种识人不清的经历,大可不必和“恋爱脑”画一个完全的等号。
如果恋爱脑意味着恋爱关系中,女性完全失去自我的不平等状态,那上述这几个情侣间不多计较的日常举动,不至于说盲目付出,更像是一种小情趣罢了。
甚至相反。
我觉得能翻出来吐槽这事的女孩们,都不是那种惨而不自知的恋爱脑。
相比抑制欲望,封心锁爱,一心搞钱的“智者不入爱河”论调,我倒觉得,有追求爱欲的勇气、为爱情兜底能力,才是真正的女性进步。
如今“恋爱脑”这个词,管得是不是有点儿太宽了?
成了个筐,啥都能往里装。
它框一切对爱情有欲望的女性,用一把肤浅的天平,置世俗的付出与收获于两端。
稍有偏移,一个恋爱中活泼生动的女孩就会滑向恋爱脑的万劫不复。
事实上,情感里的付出与收获,是冷暖自知的事情。
那些旁人眼里看似愚蠢的付出者,反而有可能是这段感情中能量强大的那位,她有给予的能力,也有收回的能力。
所以时下对恋爱脑的讨伐,很大一部分我不能理解。
因为那些被扣这顶帽子的人,大多是完全能支付得起自己这笔爱欲的人。
拿内娱来说。
经典案例,周迅。
论说“恋爱脑的极品事”,周公子也肯定不输王宝钏。
周公子同王宝钏一样,也是个天涯随夫行的主儿。
还没出名的时候与窦鹏恋爱,二话不说便离开了杭州,跟着窦鹏开始北漂。
因为窦鹏说想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周迅就打遍了全北京导演的电话,拍了个糊戏,挣到钱给他买房。
房子买到了,窦鹏却说“想一个人住”。
周迅就这么“被甩了”。
更出名的,是和李亚鹏恋爱其间,正和黄少峰、曾宇做专辑的周迅,被李一个电话就叫到了海南。
理由就是一句“我在海南拍电视剧,缺个女演员。”
整个专辑团队就这样稀里糊涂被周迅带到了海南,没乐器,没录音棚,只能在酒店用床垫自己搭一个出来。
这张专辑用了一年半才出生,好容易录完,周迅又执意要选所有人都嫌俗的《看海》作为主打歌。
因为MV男主是李亚鹏。
如果恋爱脑意味着“一恋爱就过分上头”,那周迅确实实至名归。
《VOGUE》的采访中,她说“我是爱情至上的人,为了爱情,可以付出所有。”
好在21世纪的周迅没有王宝钏时那么严苛的礼教规章要克服,随夫行不是随夫命,更多是随自己的欲望而行。
所以周迅的前男友们即便同薛平贵一样各有各的渣点,非但没耽误她,甚至还算助力过周迅的事业。
比如她事业的开端,就是在陪窦鹏北上打工后,被陈凯歌看中,选取参演了《风月》,积下一笔人脉。
让她一举大红,跻身“四小花旦”的《大明宫词》,也是因为彼时男友贾宏声的妈妈打电话给李少红挣取试镜机会,得到机会的贾宏声又带上了周迅。
所以我说,爱情中的付出与收获,真的很难论清楚。
各位姐妹大可不必太过悔恨那些经历。
须知道,掷千金买一笑的故事里,掷千金的那位,往往才是掌权者。
同理周迅的,还有马思纯,张雨绮。
马思纯飘聊过太多次了。
总结一下不外乎就是,都知山有虎,她偏向虎山行呗。
但她金马影后的业绩摆在身上,就是根隐形的打虎棒。
她有自己的欲望要求,无论是乖乖女对青春叛逆的延时补偿亦或其他,那都是她的权利,轮不上外人说道的。
就算是乐意找人陪自己沉浸式体验一段疼痛青春,有什么不行?
张雨绮则更是如此。
参加《女儿们的恋爱》,因节目预告恶剪男友,她在微博对平台大胆开麦:
无法接受这样的行为,
后悔带李老师来参加这档节目
踩“他”夸“我”的剪辑,不合适
给一水网友操心得不行。
连连劝着姐姐清醒点,姐姐不要为了小男人得罪大平台。
我理解粉丝的操心,但真的……
拜托,你们粉的可是张雨绮欸。
对嫖娼的、家暴的前夫,她都能做到全身而退。还能客观地看到前夫们带来的成长,表示在婚姻里“特别尽兴”。
来源 | 人物《张雨绮:过河入林》
怎需操心姐姐因为袒护一下小男友而走不下去?
千万别误会,我不是在为恋爱上头行为辩白,轻飘飘地告诉你一句去做吧,只要你足够强大就不会受伤。
你当然有可能受伤。
哦不,但凡恋爱都必然会受伤,或多或少。
对爱情欲望越盛者,期待越足,投入越多,可能受得伤便越深。
一如周迅,恋爱时会说李亚鹏是“满足小时候对男性全部幻想的男人”,分手后就会变为“一场劫难”。
但也是因此,我更是惊叹于她们蓬勃的生命力与强大的精神能量。
痛了就防御,是一种本能。
痛怕了,所以封心锁爱,也是人之常情。
可一如马未都说的:“人不痛就离死不远了。”
痛也是一种体验的方式,活着的证明。
不怕痛的人往往活得更璀璨。
爱情也是。
有勇气也有底气承担疼痛的风险,继续相信,是一种强大。
史航曾说周迅拥有一张“未婚妻的脸”,因为“周迅永远是抱有期待的,期待明天,仿佛明天对她全无恶意。”
在我看来,所有对恋爱抱有赤诚的姐妹,都拥有这张“未婚妻的脸”。
说回来王宝钏。
和周迅们一样,她也被扣上恋爱脑的帽子。
但和周迅们不一样,她的故事乍看似乎确实符合我们说的“恋爱脑”。
她不“大女主”,满门心思都花在男人身上。
也无法游刃有余地支付自己的欲望,挖野菜痴等18年。
薛平贵自己在外有了家室,回来见到王宝钏还要测验她的忠贞。
而王宝钏非但急于证明,还依旧那么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气人吗?
气死个人了。
但我还是不觉得,“恋爱脑”这种带讽刺的字眼放在王宝钏身上是合适的。
道理和当初争吵不休的那句“以色侍人才叫贱”是一样的。
用一个诞生于女性主义觉醒时期的价值观,定义一个父权压制下的女性,有点耍流氓了。
纵观王宝钏的故事,挖18年野菜还搭上性命是结果,而病根,好像就在于她识人不清,爱上了薛平贵。
认为王宝钏恋爱脑,说白了就是瞧不上她苦守18年,最后只享福了那么短的日子,以一种功利的标准衡量情感。
评论下就有不少人提议一个更“值”的选项——“丞相父亲”。
看得我差点发笑,原来这就是部分网友们理解的“不恋爱脑”,这就是我们想要的“清醒”吗?
为情也好,为利也罢,在此先按下不表。
网友瞧不起她,是认为她有得选却选错了。
这就有必要强调一下,《王宝钏与薛平贵》改编自京剧《汾河湾》,人物原型生于唐朝。
你以为彼时的王宝钏甘做丞相之女,就能拥有更好的人生吗?
不外乎一个唯父命,一个唯夫命,父不可选,夫也不可选。
况且,那断绝父女关系的三击掌,可不似我们今天和爹妈吵个架,服个软就能了的事。
戏本上,深闺女被许配负心汉的,千金家道中落沦为妓,同样的浮萍还少吗?
虽然终究是逃不出父权结构性的困境,但王宝钏违背父命离家择夫,也算是环境下对父权一次竭尽全力的反抗。
本质上,王宝钏与崔莺莺的故事,是相似的。
王宝钏获救薛平贵,于是芳心暗许。
崔莺莺同样因张生免于劫难,决心许配终身。
两人的爱情同样面临封建大家长的压迫。
薛平贵抢到王宝钏的绣球,王丞相却翻脸不承认。
崔母在女儿被围困时本也承诺了,谁能化解困局便许配崔莺莺,结果张生唤友搭救成功,崔母却让二人结拜兄妹。
两朵浮萍的差别只在于,相较崔莺莺对张生的几番试探与挣扎,王宝钏对薛平贵实在是太飞蛾扑火了些,太莽撞了些。
偏偏遇上的是薛平贵而非张生,也倒霉了些。
尤其电视剧再魔改一下,整个故事的质感,就粗糙许多。
于是就落下个这个看似可笑的“挖18年野菜”结局。
终究,错不在王宝钏恋爱脑,错在那个——女人的欲望稍有差池,就要用生命去支付的社会。
说到底。
当下拒做恋爱脑之所以成立,是因为我们拥有了更多独立的武器。
因为可以不依附男人,所以才歌颂独立的灵魂,所以才能对菟丝花恨铁不成钢。
但在女性出生就被设定为男人寄生物的年代,一个女人只要对异性有欲望,便注定是将自己的生存权捆绑出售了。
曾因《梦华录》被骂恋爱脑的宋引章,在原作《赵盼儿风月救风尘》中,对嫁给周舍的理由,是这么说的——
“我嫁了,做一个张郎家妇,李郎家妻,立个妇名,我做鬼也风流的”。
她的确识人不清,但她也很清楚自己不过是赌,只要能“作人妇”,死了又如何。
电视剧中,赵盼儿那些劝告宋引章“不要依仗男人,宁可做个有钱有艺,穿金带银,出进自由的艺妓。”
不过是披着古人皮的现代人说笑话罢了。
关汉卿的本子里,搭救宋引章的赵盼儿没有遇上顾千帆的运气,更不是什么独立人格的大女主。
风月救风尘,是因为同病相怜,“我自己贪杯惜醉人”。
如果非要说赵盼儿是恋爱脑,那风月救风尘就该成为一个恋爱脑救另一个恋爱脑的故事了。
不荒唐吗?
更荒唐的还有。
热搜上,王宝钏挖野菜的话题已经延续到了#为王宝钏重写结局#。
我大致都能想到那是个怎样一路金手指,最终手刃薛平贵的爽文。
网友们确实是好心的,希望王宝钏有一个好结局。
但这种改写,实质不过把一个有着自己时代烙印的活生生的女性,套进无比扁平的大女主套子里。
按这个逻辑,《白蛇传》《牡丹亭》,甚至“男主脚踏两船”的《红楼梦》,离被改写大约也不太远了。
我实在是不想见到这些姑娘们都成爽文女主,也真的没必要。
因为王宝钏们才是我们的来路。
有她们带着封建味、吃人味的故事,我们才更清晰洞见自己的前路,今后不再步入泥泞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