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她手刃渣男?大可不必

作者 | 柳飘飘

本文由公众号「柳飘飘了吗」(ID:DSliupiaopiao)原创。

当今互联网,断了一天都跟不上趟。

给大家划出这周的热搜新梗知识重点——

#王宝钏挖野菜#

翻译翻译,就是“别当恋爱脑”。

500

怎么联系的呢?来详细科普下。

野菜梗的素材,出自2012年的电视剧《王宝钏与薛平贵》。

故事里,女主王宝钏本是丞相之女,沉鱼落雁,锦衣玉食,却机缘巧合爱上了薛平贵这个一穷二白的一介武夫。

为了爱情,王宝钏与父亲“三击掌”断绝关系,随薛平贵成为了一位住在窑洞的山野村妇。

500

而后,薛平贵被派上战场,留下半片盔甲做信物让王宝钏守好妇道,一走就是18年。

18年间,王宝钏这位丞相之女在窑洞苦守丈夫归来,没有钱,只得挖野菜为生。

薛平贵却在阴差阳错下平步青云,迎娶了西凉国公主,生了一对儿女,还熬到了西凉国国王去世,继承西凉国王位。

于是,#王宝钏挖野菜#在今日,便成为女性恋爱脑悲惨下场的绝好范例——

-恋爱脑发作能有多离谱?

-能让丞相之女挖18年野菜哦。

500

有意思的是。

大概是受王宝钏“鼓舞”,挖野菜的话题下,不少女孩开始分享自己的“恋爱脑”经历——500

有偷户口本抵押房产替男人还债的;

有为了不分手自愿当三的;

有高考控分还是无奈对方太学渣人也渣的。

500500500

姐妹们疯批起来确实吓人。

但与这些相比,另外有些恋爱日常,强行配上对恋爱脑经历弃如敝履的态度,倒是看得让我有些疑惑。

比如——

500

还有——

500

以及——

500

这几个小故事虽都有点“大无语”属性,倒也蛮生动,蛮人间的。

我能理解对渣男上头的恋爱能有多伤人,但“为渣男付出过”这种识人不清的经历,大可不必和“恋爱脑”画一个完全的等号。

如果恋爱脑意味着恋爱关系中,女性完全失去自我的不平等状态,那上述这几个情侣间不多计较的日常举动,不至于说盲目付出,更像是一种小情趣罢了。

甚至相反。

我觉得能翻出来吐槽这事的女孩们,都不是那种惨而不自知的恋爱脑。

相比抑制欲望,封心锁爱,一心搞钱的“智者不入爱河”论调,我倒觉得,有追求爱欲的勇气、为爱情兜底能力,才是真正的女性进步。

如今“恋爱脑”这个词,管得是不是有点儿太宽了?

成了个筐,啥都能往里装。

它框一切对爱情有欲望的女性,用一把肤浅的天平,置世俗的付出与收获于两端。

稍有偏移,一个恋爱中活泼生动的女孩就会滑向恋爱脑的万劫不复。

事实上,情感里的付出与收获,是冷暖自知的事情。

那些旁人眼里看似愚蠢的付出者,反而有可能是这段感情中能量强大的那位,她有给予的能力,也有收回的能力。

所以时下对恋爱脑的讨伐,很大一部分我不能理解。

因为那些被扣这顶帽子的人,大多是完全能支付得起自己这笔爱欲的人。

拿内娱来说。

经典案例,周迅。

论说“恋爱脑的极品事”,周公子也肯定不输王宝钏。

周公子同王宝钏一样,也是个天涯随夫行的主儿。

还没出名的时候与窦鹏恋爱,二话不说便离开了杭州,跟着窦鹏开始北漂。

因为窦鹏说想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周迅就打遍了全北京导演的电话,拍了个糊戏,挣到钱给他买房。

房子买到了,窦鹏却说“想一个人住”。

周迅就这么“被甩了”。

更出名的,是和李亚鹏恋爱其间,正和黄少峰、曾宇做专辑的周迅,被李一个电话就叫到了海南。

理由就是一句“我在海南拍电视剧,缺个女演员。”

整个专辑团队就这样稀里糊涂被周迅带到了海南,没乐器,没录音棚,只能在酒店用床垫自己搭一个出来。

这张专辑用了一年半才出生,好容易录完,周迅又执意要选所有人都嫌俗的《看海》作为主打歌。

因为MV男主是李亚鹏。

500

如果恋爱脑意味着“一恋爱就过分上头”,那周迅确实实至名归。

《VOGUE》的采访中,她说“我是爱情至上的人,为了爱情,可以付出所有。”

500

好在21世纪的周迅没有王宝钏时那么严苛的礼教规章要克服,随夫行不是随夫命,更多是随自己的欲望而行。

所以周迅的前男友们即便同薛平贵一样各有各的渣点,非但没耽误她,甚至还算助力过周迅的事业。

比如她事业的开端,就是在陪窦鹏北上打工后,被陈凯歌看中,选取参演了《风月》,积下一笔人脉。

让她一举大红,跻身“四小花旦”的《大明宫词》,也是因为彼时男友贾宏声的妈妈打电话给李少红挣取试镜机会,得到机会的贾宏声又带上了周迅。

500

所以我说,爱情中的付出与收获,真的很难论清楚。

各位姐妹大可不必太过悔恨那些经历。

须知道,掷千金买一笑的故事里,掷千金的那位,往往才是掌权者。500

同理周迅的,还有马思纯,张雨绮。

马思纯飘聊过太多次了。

总结一下不外乎就是,都知山有虎,她偏向虎山行呗。

但她金马影后的业绩摆在身上,就是根隐形的打虎棒。

她有自己的欲望要求,无论是乖乖女对青春叛逆的延时补偿亦或其他,那都是她的权利,轮不上外人说道的。

就算是乐意找人陪自己沉浸式体验一段疼痛青春,有什么不行?

张雨绮则更是如此。

参加《女儿们的恋爱》,因节目预告恶剪男友,她在微博对平台大胆开麦:

无法接受这样的行为,

后悔带李老师来参加这档节目

踩“他”夸“我”的剪辑,不合适

500

给一水网友操心得不行。

连连劝着姐姐清醒点,姐姐不要为了小男人得罪大平台。

500500

500

500

我理解粉丝的操心,但真的……

拜托,你们粉的可是张雨绮欸。

对嫖娼的、家暴的前夫,她都能做到全身而退。还能客观地看到前夫们带来的成长,表示在婚姻里“特别尽兴”。

500

来源 | 人物《张雨绮:过河入林》 

怎需操心姐姐因为袒护一下小男友而走不下去?

千万别误会,我不是在为恋爱上头行为辩白,轻飘飘地告诉你一句去做吧,只要你足够强大就不会受伤。

你当然有可能受伤。

哦不,但凡恋爱都必然会受伤,或多或少。

对爱情欲望越盛者,期待越足,投入越多,可能受得伤便越深。

一如周迅,恋爱时会说李亚鹏是“满足小时候对男性全部幻想的男人”,分手后就会变为“一场劫难”。

500

但也是因此,我更是惊叹于她们蓬勃的生命力与强大的精神能量。

痛了就防御,是一种本能。

痛怕了,所以封心锁爱,也是人之常情。

可一如马未都说的:“人不痛就离死不远了。”

500

痛也是一种体验的方式,活着的证明。

不怕痛的人往往活得更璀璨。

爱情也是。

有勇气也有底气承担疼痛的风险,继续相信,是一种强大。

史航曾说周迅拥有一张“未婚妻的脸”,因为“周迅永远是抱有期待的,期待明天,仿佛明天对她全无恶意。”

在我看来,所有对恋爱抱有赤诚的姐妹,都拥有这张“未婚妻的脸”。500

说回来王宝钏。

和周迅们一样,她也被扣上恋爱脑的帽子。

但和周迅们不一样,她的故事乍看似乎确实符合我们说的“恋爱脑”。

她不“大女主”,满门心思都花在男人身上。

也无法游刃有余地支付自己的欲望,挖野菜痴等18年。

薛平贵自己在外有了家室,回来见到王宝钏还要测验她的忠贞。

500

而王宝钏非但急于证明,还依旧那么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气人吗?

气死个人了。

但我还是不觉得,“恋爱脑”这种带讽刺的字眼放在王宝钏身上是合适的。

道理和当初争吵不休的那句“以色侍人才叫贱”是一样的。

用一个诞生于女性主义觉醒时期的价值观,定义一个父权压制下的女性,有点耍流氓了。

500

纵观王宝钏的故事,挖18年野菜还搭上性命是结果,而病根,好像就在于她识人不清,爱上了薛平贵。

认为王宝钏恋爱脑,说白了就是瞧不上她苦守18年,最后只享福了那么短的日子,以一种功利的标准衡量情感。

评论下就有不少人提议一个更“值”的选项——“丞相父亲”。

500

看得我差点发笑,原来这就是部分网友们理解的“不恋爱脑”,这就是我们想要的“清醒”吗?

为情也好,为利也罢,在此先按下不表。

网友瞧不起她,是认为她有得选却选错了。

这就有必要强调一下,《王宝钏与薛平贵》改编自京剧《汾河湾》,人物原型生于唐朝。

你以为彼时的王宝钏甘做丞相之女,就能拥有更好的人生吗?

不外乎一个唯父命,一个唯夫命,父不可选,夫也不可选。

况且,那断绝父女关系的三击掌,可不似我们今天和爹妈吵个架,服个软就能了的事。

戏本上,深闺女被许配负心汉的,千金家道中落沦为妓,同样的浮萍还少吗?

虽然终究是逃不出父权结构性的困境,但王宝钏违背父命离家择夫,也算是环境下对父权一次竭尽全力的反抗。

本质上,王宝钏与崔莺莺的故事,是相似的。

王宝钏获救薛平贵,于是芳心暗许。

500

崔莺莺同样因张生免于劫难,决心许配终身。

两人的爱情同样面临封建大家长的压迫。

薛平贵抢到王宝钏的绣球,王丞相却翻脸不承认。

500

崔母在女儿被围困时本也承诺了,谁能化解困局便许配崔莺莺,结果张生唤友搭救成功,崔母却让二人结拜兄妹。

两朵浮萍的差别只在于,相较崔莺莺对张生的几番试探与挣扎,王宝钏对薛平贵实在是太飞蛾扑火了些,太莽撞了些。

偏偏遇上的是薛平贵而非张生,也倒霉了些。

尤其电视剧再魔改一下,整个故事的质感,就粗糙许多。

于是就落下个这个看似可笑的“挖18年野菜”结局。

终究,错不在王宝钏恋爱脑,错在那个——女人的欲望稍有差池,就要用生命去支付的社会。

说到底。

当下拒做恋爱脑之所以成立,是因为我们拥有了更多独立的武器。

因为可以不依附男人,所以才歌颂独立的灵魂,所以才能对菟丝花恨铁不成钢。

但在女性出生就被设定为男人寄生物的年代,一个女人只要对异性有欲望,便注定是将自己的生存权捆绑出售了。

曾因《梦华录》被骂恋爱脑的宋引章,在原作《赵盼儿风月救风尘》中,对嫁给周舍的理由,是这么说的——

“我嫁了,做一个张郎家妇,李郎家妻,立个妇名,我做鬼也风流的”。

她的确识人不清,但她也很清楚自己不过是赌,只要能“作人妇”,死了又如何。

500

电视剧中,赵盼儿那些劝告宋引章“不要依仗男人,宁可做个有钱有艺,穿金带银,出进自由的艺妓。”

500

不过是披着古人皮的现代人说笑话罢了。

关汉卿的本子里,搭救宋引章的赵盼儿没有遇上顾千帆的运气,更不是什么独立人格的大女主。

风月救风尘,是因为同病相怜,“我自己贪杯惜醉人”。

如果非要说赵盼儿是恋爱脑,那风月救风尘就该成为一个恋爱脑救另一个恋爱脑的故事了。

不荒唐吗?

更荒唐的还有。

热搜上,王宝钏挖野菜的话题已经延续到了#为王宝钏重写结局#。

500

我大致都能想到那是个怎样一路金手指,最终手刃薛平贵的爽文。

500

网友们确实是好心的,希望王宝钏有一个好结局。

但这种改写,实质不过把一个有着自己时代烙印的活生生的女性,套进无比扁平的大女主套子里。

按这个逻辑,《白蛇传》《牡丹亭》,甚至“男主脚踏两船”的《红楼梦》,离被改写大约也不太远了。

我实在是不想见到这些姑娘们都成爽文女主,也真的没必要。

因为王宝钏们才是我们的来路。

有她们带着封建味、吃人味的故事,我们才更清晰洞见自己的前路,今后不再步入泥泞之中。

本文由公众号「柳飘飘了吗」(ID:DSliupiaopiao)原创,点击阅读往期精彩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