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救救农村患者

来源:Stupa_奇殊

前段时间在团场待着,闲来无事,便多看了两眼电视。我大概有好几年没看电视了,最近一看,怎么还是这么多虚假广告。记得去年已经通报过一批虚假广告,但地方小台继续泛滥成灾。


【参花消渴茶】

写这篇文章主要是为了这个“药茶”。团场有个牧民碰到我,问我糖尿病有得治么。我挺不好意思回他说我不是学医的,这方面不懂,我只知道糖尿病分很多种,具体怎么治你肯定得去医院找医生。牧民大叔又拿出手机给我看了这个广告,问我这个有效果么。

十五秒版本:

我惊了,这个广告我记得很早之前就被通报处理了,为什么还能继续传播并售卖,还没有被取缔?

我们先来看下官网首页:

500

参花消渴茶官网

我们再看下参花消渴茶的主要成分:

500

参花消渴茶成分

我姑且称其为“药茶”。先不谈成分含量多少,是否真的有效,就按照其广告词所说,他能降糖,那么问题来了,“Ⅱ型糖尿病”是什么?

Ⅱ型糖尿病是复杂的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遗传方面,Ⅱ型糖尿病有较强的遗传倾向。同卵孪生子中Ⅱ型糖尿病的同病率近100%。本病是多基因疾病,每个基因作用于不同的糖代谢环节,在病因和表现上均有异质性。而Ⅱ型糖尿病起病和病情进展同时受环境因素而变异很大。

胰岛素抵抗(IR)和胰岛B细胞功能缺陷是Ⅱ型糖尿病发病的两个主要环节。IR是指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主要是肝、肌肉和脂肪组织)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降低。IR可引起的后果可使骨骼肌和脂肪组织对葡萄糖摄取、利用或储存的效力减弱,同时对肝葡萄糖的输出抑制作用减弱,使肝脏葡萄糖的输出增加,最终导致血糖升高。机体为降低血糖,胰岛B细胞代偿性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维持糖的正常代谢,表现为高胰岛素血症,但随着病情的进展,血糖仍不能恢复正常的基础水平,最终导致糖尿病的发生。而胰岛B细胞缺陷在Ⅱ型糖尿病的发病中起关键作用,胰岛B细胞对IR失代偿是导致Ⅱ型糖尿病发病的最后共同机制。主要表现为:胰岛素分泌量缺陷、胰岛素分泌质的缺陷、胰岛素分泌模式异常(IVGTT中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减弱或消失,第二时相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分泌量代偿性增多,随着疾病进展胰岛素分量逐渐降低,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中胰岛素分泌延迟、减弱或消失)、胰岛素脉冲式分泌缺陷(胰岛素快速分泌减弱及昼夜分泌节律紊乱)。

Ⅱ型糖尿病早期存在胰岛素抵抗而B细胞可代偿性增加胰岛素分泌时,血糖可维持正常。当B细胞功能有缺陷无法代偿胰岛素抵抗时,才会进展为糖调节受损(IGR)和糖尿病。目前认为Ⅱ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可分为四各阶段:个体具有遗传易感性、胰岛素抵抗或高胰岛素血症、糖耐量减低、临床糖尿病。[1]

现在临床对糖尿病的治疗目标为,短期是通过控制高血糖和相关代谢紊乱,以消除糖尿病症状和防止出现急性严重代谢紊乱。长期目标是通过良好的代谢控制,以预防和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我们姑且简化得知Ⅱ型糖尿病为胰岛素的相对不足和组织对胰岛素敏感降低所致,可不依赖胰岛素治疗,药理学上可以通过某些口服药物刺激体内胰岛素的分泌。那么,参花消渴茶的初衷便是:明确针对对糖尿病闻之色变又不愿花钱吃西药的中老年。然而,这十一味草药(这里强调一点,草药不等于中药,各国传统医学都得有草药)的药学机理是什么?如他广告词所言专治Ⅱ型糖尿病,而综上可知,Ⅱ型糖尿病并非简单的血糖升高,同时,血糖升高也有很多种原因。请问,参花消渴茶是药还是茶?是药,它是经过双盲实验还是四期试验?

现在Ⅱ型糖尿病的用药一般为双胍类、二代磺脲类、格列酮类等同时,若有明显的高血糖症状和 / 或 A1c ≥ 10% 和 / 或 血糖 ≥ 16.7 mmol/L,医生会建议起始胰岛素治疗。

对于合并 ASCVD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建议开始生活方式干预和二甲双胍的治疗,后续药物使用除了考虑药物作用特点和患者因素还要考虑到药物是否具有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和心血管死亡的特点。

下图为Ⅱ型糖尿病患者确诊后进行降糖药物选择的操作流转(来源见水印):

500

网图


上述这些影响,正规临床医生在开药时都会考虑在内。而这些“古方神药”,却可以信口雌黄,向患者保证是专治某种病。省台卫视应该找不见这些广告,但地方小台甚至药店,依旧如狗皮膏药一般,迷惑着农村患者。


说完药,我们再来看下这位法人:

500

成红光

关于这位成红光我在百度只搜到这些:

500

百度截图人物履历

500

关于其德善药业:

500

德善药业

以我浅薄的医学常识只能感觉,首页产品一个能打的都没有(摊手)。

而我不知道此类企业,此类神药,还要蒙骗多少患者才能被取缔。看中了农村老人无知,对慢性病的无可奈何,一点点蚕食他们的积蓄与身体。而我并非学医学法,完全不懂如何打击这些神药,我只能在我能力范围内,阻止患者买这些“药”,能阻止一个是一个。


部分参考

[1]陆再英 钟南山.内科学.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