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培养后劲足的孩子,而不是培养那种一上来就以百米冲刺的速度抢跑的学生

【本文来自《哈佛名誉教授:美国大学已成为生产庸才,而非择优育人之地》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我一直认为

大陆的教育应该是这样的:

1.小学阶段

三观第一;身体第二;学习就是打基础;比如:背唐诗宋词古文;背乘法口诀表;学习心算

没有淘汰率的要求;没有排名成绩要求

2.初中阶段

身体第一;学习是轻松的;开始培养逻辑;尤其是平面几何;以及基础的数理化常识

没有淘汰率的要求;没有排名成绩要求

。。。。。。。。。。。。。。。。。。

中考开始分流

中专技校

培养一技之长;可以养活自己和家庭

觉得自己还能学有余力的;可以主动去考高中

。。。。。。。。。。。。。。。。。。

3.高中阶段

既然是不服输;主动要来“受苦受罪的”

高中阶段可以主动扩招;比如多招收15%的学生;

一方面;满足那些“不怕苦不怕累;觉得自己还能拼的学生”

另一方面;就是为了满足淘汰率要求

高中各种考试选拔的难度必须大幅度提升

必须有成绩排名公开

基本上要

重点高中每年淘汰率不低于5%(三年下来;淘汰掉15%的学生)

普通高中每年淘汰率不低于3%

4.大学阶段

道理同高中

重点大学甚至可以扩招20%

一方面用来满足“觉得自己还能学有余力的学生”

另一方面用来淘汰掉那些“实际学习考试中跟不上的学生”

重点大学淘汰率不低于5%(四年下来;最少20%的重点大学学生被淘汰)

普通大学淘汰率不低于3%

。。。。。。。。。。。。。。

这样做最大的优点就是:

越是小学阶段喜欢卷的家长以及孩子;拼了命的靠各种培训提前补课;才能考上到重点高中或者重点大学的

这样的学生

在高中或者大学里面

将来被淘汰的概率反而是最高的

因为他们的精力过早的提前被消耗掉了

并且;这样的孩子;越往后;越容易后劲不足;同时;还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

换句话说:

中国应该培养那种后劲足的孩子和学生

而不是

培养那种一上来就以百米冲刺的速度抢跑的学生

前者才有机会成为真正的国家栋梁

后者基本就是“伤仲永”的现实版本

。。。。。。。。。。。。。。

总而言之

我的这个“教育思想体系”

说白了;就是:

小学;初中以三观为主;身体锻炼为主;学习就是打基础;考试选拔一点都不重要

学习是快乐的;健康的;以培养身心健康;培养基础科学和基础人文素养为主

可以躺平;当然;你自己想要多学;觉得学习比打游戏还快乐;那也行;也没人拦着你;

高中;大学阶段;就是以淘汰为主;就是拼命为主;就是卷上加卷为主

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将来去国际上竞争的人才为主

既然是你自己主动要求上高中;考大学的(不是义务教育)

就要勇敢面对考试;排名;竞争;淘汰

躺平就是自寻死路

。。。。。。。。。。

我们现在的“教育体系”最大的问题和致命的地方在于:

小学;初中拼了命的卷

一旦进入大学;或者;名校

就可以躺平;就可以60分万岁;只要能拿到名校毕业证书;就衣食无忧

这是大错特错的“教育思想体系”

似乎在暗示所有的家长学生:

只要小学初中足够卷;一旦进入名校;将来就可以足够躺平

这是完全错误的三观;本末倒置

。。。。。。。。。

说一千道一万

哪有小学初中阶段;那么卷的;让孩子承受那么大压力;

最后的结果;就是身心都还没有成长起来的孩子;受不住了

最后;跳楼的;抑郁的;自杀的;都有

反而到了大学了

可以躺平了;可以天天打游戏;天天翘课;上课玩手机睡觉的;

似乎只要能毕业;拿到名校毕业证书;就下半辈子衣食无忧了?

这种做法

一方面残害青少年身心健康

另一方面三观培养错误

。。。。。。。

我的看法是:

我们从小要对孩子进行这样的三观教育:

小学初中可以躺平;这是为了将来的拼命

如果想要一辈子躺平;也可以;那就千万不要读高中;考大学;因为高中大学是很卷很卷的

高中大学肯定比技校;职校;中专卷的多;累的多

而不是

小学初中就开始拼命;目的就是为了考上好的高中大学

考上好的高中大学的目的

就是为了将来的躺平和轻松赚大钱

这绝对是大错特错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