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片得像《特级英雄黄继光》这样拍!主角不耍帅听指挥,上级有脑子、队友很给力!
有血有肉有心
为什么要去堵枪眼?上甘岭那天究竟是什么样的情况?英雄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整整70年前的10月19日,黄继光烈士牺牲在上甘岭,这件事迹早就被写入了历史教科书,从而为中国人所熟知。但这么多年过去,大家真的了解烈士背后的故事吗?今天五雷,就带你们欣赏近日上映的《特级英雄黄继光》这部电影,一起揭开70多年前血与火的真相。
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其实《特级英雄黄继光》并没有在院线上映,本身只是一部粉丝自发筹款拍摄的网络大电影,不但没有任何知名演员和导演加入,投资也非常有限,所以知名度很低,导致很多人在国庆期间错过了这部好片。但是随着近日网上观看人群的增多,发现该片是近年国产战争片中少见的佳作,口碑也越来越好,豆瓣等相关评分也一路走高。
不同于前几年那些大投入、大制作、大特效和明星扎堆的国产“大片”,也和美国好莱坞《壮志凌云》、《第一滴血》这样的爽片相反,这片基本没有什么千军万马的大场面。
黄继光和他的战友们在整部电影里也是灰头土脸,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和耍酷斗狠,只有激烈的战斗、昏暗的坑道和一张张普通的面庞,主角甚至可以说长得有些稚嫩。有网友评论说我们的大英雄怎么是个娃娃脸?一点也不像仪仗队里战士那样威武霸气!
但据亲人们回忆,真实的黄继光就是可爱的小圆脸,而且他牺牲的时候才21岁!我们很多人这时候大学还没毕业,都没走上社会参加工作,他就是这么年轻的时候成了英雄!还是数量极少的特级英雄!是敢堵枪眼的大英雄!
在五雷看来,全片很好地介绍了诞生英雄的原因和背景,并且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很好地为我们还原了当时的真实情景。
第一,该片很全面解释了黄继光参军参战动机,并且通过一系列成长过程,让人物有血有肉有心了起来,让人物形象真实可信。而这恰恰是以往很多大片没有提及或没有讲透彻的地方,这就导致整部的影片的逻辑不通,观众都不明白,放着好日子不过,主角那么拼命是为了什么?
本片就很好地避免了这一点。影片一开场,就是拥挤昏暗的坑道里,黄继光坐在弹药箱上面,委托有文化的战友给家里写信,谈到了解放、土改、抗美援朝、立功等当年的家国大事,一下子就把人物给立起来了。
黄继光年纪轻轻,家里上有孤苦的老娘下有年幼的弟弟妹妹,自己身体条件也一般(剧里说他个矮),为什么要去当兵参战?有这么高的觉悟?怎么强烈的立功愿望?针对这些疑问,影片接下来又很透彻地解释了前因后果。
原来,当年部队在老家四川征兵的时候,黄继光因为身高达不到体检标准,差点参不了军入不了伍。可黄继光几句心里话彻底打动了接兵干部,他说:“从小就挨饿受冻,已经苦惯了,但怕世世代代都受苦。”
就这样,简简单单几句话,既真实又有力地把战士保家卫国的动力说了出来,这才能让黄继光后面的流血牺牲变得合情合理。
另外,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战士也不可能一入伍就是英雄模范,这肯定要有个过程。那些明星“哥哥”们主演的大片,一上来就能高人一等,对着路人指点江山,显示自己有多能耐,一看这样的镜头就很假,因为在现实中,你是个新兵蛋子,是被教育的那一方啊!
家乡土改、思想教育、后方军事训练、前辈鼓励引导,经历这一切以后,让黄继光成为一名合格战士。在长达一年半的锻炼以后,才有机会成为英模部队的一员。
某些大片就犯了这样的错误:让敢入伍的新兵扔几次石头,真枪都没打过几次,就能上战场炸坦克、打飞机,居然还能百发百中,这不是神剧什么是神剧?你家哥哥做练习生也要时长两年半啊!
而且,现代战争的要求越来越高,射击、投弹、行军、内务、野营、通信这些样样都要学会,头年的新兵能学完学会吗?让他们去战场就是送人头啊!
而学会基本功以后,肯定还要按照个人特长和部队需求来分兵,黄继光扬长避短、发挥个子矮但灵活跑得快的优势,以通讯员的身份走上战场,这才有了立功的可能性。不可能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在讲究纪律性的军队中,那是不现实的。
第二,正是这种讲纪律的优良品质,同时拥有上级正确的指挥和战友们给力的帮助,让黄继光最终有了立功的机会。
观众们知道自己看的不是科幻片、玄幻片,主角不可能像虚构的漫威英雄一样变身“XX队长”、“XX侠”,无法靠一己之力开无双大招横扫千军,一定是要靠大家齐心协力的配合才能打胜仗。
在片中,部队领导平时就教会主角战场技能,战时合理布置战术,从而在根本上保证了上甘岭战役的最终胜利。
否则,黄继光们再有能耐,也绝对不可能靠一己之力改变整个战局!那可是上百万人的厮杀!
而黄继光的队友们普遍训练有素、战术动作娴熟,不会像某些大片挤成一团成为活靶子。
他们能够自觉的使用三三制突击,知道在黄继光小组前进时提供火力支援,黄继光被压制后能立即接力冲锋,可谓全员给黄继光以强大的辅助。
这些可爱可敬的战士,甚至自己受伤时都能互相帮助,匀出医药包给战友,不愿意拖累别人,没让黄继光分心,让其能在前方专心打仗。
而在影片中,后方的喀秋莎火箭炮也用齐射压制敌军,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黄继光有可能接近上甘岭上的高地目标。
至于黄继光本人,一直智商情商双商在线,不像一些大片主角时刻都鼻孔朝天、不听指挥,而是主动愿意寻求上级指挥,愿意和战友结成队伍配合作战,经常虚心倾听老兵的经导,也为自己后来立下战功做好了铺垫。
在实战当中,这些强力辅助其实是必须的。人生活在社会中,就是需要方方面面的帮助,军队作为一个集体,更是需要全体将士的努力,现实中逞个人英雄是行不通的。
第三,难得也没有丑化敌人。只有这样,对方正常的反应表现,才能从反方面衬托起我方英雄行为。
黄继光为什么要堵枪眼?正因为对方也是人,所以也会害怕,敌军在被被吓到后逃窜,黄继光的战友们才能乘机夺下阵地,解释了堵枪眼的合理性。
没有恶意丑化,观众就能知道敌军不是傻子,他们在进攻受挫后会呼叫炮火打击,平时会在钢盔里面放上家人照片,他们也是人,有喜怒哀乐、会判断利害得失,也有害怕的时候。
所以,当打到只剩自己一个活人,后方的支援还没来,最后唯一可以依靠只有那座孤零零的碉堡!所以,当射击口被黄继光用身体阻挡以后,那一瞬间会被吓住,从而惊慌失措起来,转身放弃阵地逃跑,从而让志愿军有了胜利的机会。
另外,从影片中来看,黄继光和战友们的感情很深,他们既是同乡,也是共生死的兄弟,肯定不愿意看到他们在自己眼前牺牲。所以,黄继光最后去堵枪眼,从结果上拯救了两位战友,这大概也是英雄乐于看到的一幕吧。
到最后,五雷突然明白本片为什么不让人反感,因为真正的军人就应该这个样子!
他们不是咋咋呼呼、时刻都想逞英雄、耍帅的好莱坞大片明星,他们平时是低调朴实、不做作,爱着自己的家人,一步一步的成长起来;关键时刻又敢于拼搏,牺牲自己,是为了拯救自己的亲人朋友们,那个时刻才让他们成为了英雄和模范。
说白了,黄继光这样的人不是天生就是伟人,而是来自亿万大众中的一员,他们就是你我这样的普通中国人,只是做了不平凡的事,才让自己伟大起来。
也只有这样从实际出发拍战争片,才能有血有肉地还原英雄的生平,才能对得起当年那些流血牺牲的烈士们。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