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这个“最复杂汉字”的噱头营销得深入人心,说明关中的面食还是有特色的

【本文由“guan_16661461182351”推荐,来自《“biáng”根本就不是个汉字,这个怪图案究竟是从哪来的呢?》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Biángbiáng面”这样也好那样也罢,反正,无论哪种词源,都用不上这么个怪图案。然而用终究是用了,这就要称赞陕西省的文宣工作很到位,把这个“最复杂汉字”的伪小学噱头营销得深入人心,成功带红了陕西的面食,让那些馋嘴的游客为了这口“油泼臊子面”,萌生了入秦旅游的心思。

对作者的结论不评论。但是这段话充分显示了作者的某种“傲慢”

1、“Biángbiáng面”这种招牌,改开后就有民间面馆在用,和文宣其实没太大关系(陕西的文宣其实很久后 才注意到这个字),主要是特色大碗宽扯面。解放前有没在用,不知道。

2、所谓“最复杂汉字”,最初也只是小商贩的自吹自擂,只要出门旅游过的人应该都经历过吧?不管南方北方的民俗小吃都喜欢这一套。3、这个面并不是油泼臊子面,谢谢。

4、“Biángbiáng面”现在之所以著名,首先是因为他的特色,其次是对北方吃面人群的吸引力,最后才是那个怪字。这里面,陕西文宣的作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5、很好奇作者怎么看待国内其他地方的小吃,比如河南烩面、河北板面、西湖醋鱼之类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