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血鬼”即将进入乌克兰,制导火箭弹再次引发关注
作者:兰顺正
首发自:《现代兵器》内部版
近日,美国再次通过了一项给乌克兰提供价值30亿美元武器装备的清单,而这其中包括的“吸血鬼”激光制导火箭弹系统引发了各方的关注。

“吸血鬼”激光制导火箭弹系统可快速安装到各种地面平台
“吸血鬼”系统是一套可以安装在地面机动平台或固定地点的武器系统套件,主要探测装置是一个光电/红外模块化传感器球和激光指示器,武器则是一具安装在可旋转发射台上的四联装70毫米火箭器,另外还包括一个独立的电源和一个集中控制系统。
“吸血鬼”系统发射的火箭弹名为美国“激光制导先进精确杀伤武器系统II(APKWS II)”。该火箭弹由BAE系统公司研制,蓝本为美军现役的“九头蛇”70mm非制导火箭,通过在原弹体发动机和弹头之间加装半主动激光导组件,就能将其迅速转换为低成本的精确制导弹,以攻击那些价值不高的点目标,填补70mm无制导火箭弹和海尔法导弹之间的空白,由于可与标准的发射装置兼容,因此无需进行与平台的整合,也无需对载机做任何改装。
APKWS II采用了分布孔式半主动激光导引头(DASALS),该部件采用了4个用于接收目标反射激光的激光接收器,沿弹身均匀分布,安装在4片前张式弹翼上,每个接收器通过光学纤维与制导装置相连。实验表明,这种火箭弹对目标的命中精度在激光光斑周围0.5m的半径内,相比之下目前的无制导火箭弹在5km的射程时脱靶距离达到100m。美国海军陆战队于2008年首先装备了该武器系统,此后APKWS II在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的运用中得到了极大扩展(如在2020年初美国空军的F-16C“蝰蛇”战机就使用该火箭弹成功击落用来模拟巡航导弹的无人机靶)。由于 APKWS II体积小、重量轻,可被收纳在7或者19联装的火箭发射槽中,一架战机一次出击就可携带几十枚。

APKWS II适用于美军各种空中平台
“吸血鬼”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抗敌方无人机、武装直升机等空中目标,有效射程数公里,在对地攻击时它可以攻击十余公里内的非装甲和轻装甲目标,该系统的传感器球安装在一个可升降的桅杆上,能够提高对于周边态势的感知能力,同时便于发射平台自身的隐蔽。
“吸血鬼”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能够安装在大多数皮卡车上,无论是民用的还是军用。而且APKWS II也可以装在乌克兰的各种飞机上进行发射。在成本方面,美军宣称采购价为2万余美元一发,不过根据美国与阿联酋签署的采购合同,实际销售价格为5万多美元。在生产能力方面,美方每年可交付超过2万枚,可以满足一定的战场消耗。因此,美方认为“吸血鬼”系统很适合乌克兰进行“皮卡战争”以应对俄罗斯。

“吸血鬼”系统装备了可升降桅杆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与APKWS II类似的制导火箭弹虽稍显“低端”却广受各方青睐。如在之前韩国的“匕首”小口径火箭炮就通过了美国国防部的外国武器兼容性试验,得到了美军认可。

韩国“匕首”多管火箭炮系统
“匕首”多管火箭炮系统由韩国国防科学研究所和韩国国防公司LIG Nex1共同研制,是韩国根据自身情况打造的一款机动式岸防武器系统。多年来韩国方面一直担心在关系紧张时,朝鲜会使用海上高速快艇、小型两栖登陆舰船和其他两栖登陆装备发动“夺岛闪电战”,在韩军反应过来之间就将有争议的岛屿占领。而“匕首”多管火箭炮系统采用70毫米制导火箭弹,由一辆6X6军用越野车进行作为地盘,车上载有2个18联装火箭弹发射箱,共携带有36枚火箭弹。其火箭弹采用红外成像和惯性弹道修正系统共同制导,具有“发射后不管”的能力,射程约8公里左右。同时车上还搭载有一套可升降的目标捕获和指示系统,用于辅助制导。“匕首”火箭弹的单发威力并不大,不足以重创大型舰船,但是应对小型舰艇还是绰绰有余,再加上其独立制导能力以及一次可数十枚齐射,因此非常适合同时接战多个小型高机动目标。在战时,“匕首”多管火箭炮系统既可以单车作战,也可以多车协同作战,另外在对海上目标进行打击的同时,“匕首”也能够对滩头进行覆盖,让敌方登陆部队遭受重大伤亡。
不难预测的是,随着“吸血鬼”系统投入乌克兰战场,像制导火箭弹这类武器可能再次迎来新一轮的发展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