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的亲身经历:电费在飞涨,天然气不能保证供气,德国人没钱了

【本文来自《我在德国亲身经历能源危机》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跟作者的亲历不同,也说几个自己亲身经历的吧,

第一,电费在飞涨。德国的居民用电合同多是长期合同。以前签过的合同,在合同约定或者法律规定的调价条件出现前是不能随意调价的,这部分还好些。但新的签的合同,每度电的价格已经从0.30欧元左右上涨到0.6-0.7欧元左右了。而且昨天接到电力公司的账单,2023年度的预付费(我的电费是每月预付,一个年度按实际电表走的量结算一次)从72欧元涨到了109欧。这说明电力公司预测明年的电价还会大幅增加。

第二,从和中餐馆的老板聊天得知,由于同样是预付费加年度结算机制,天然气价格上涨现在他们还不太清楚,但天然气公司已经告诉过他们费用会大幅提升,而且他们最担心的供应问题,天然气公司的工作人员也表示无法承诺一定会保证供气。一旦停气,他们就只有停业了。

第三,中国跨境电商在德的业务在萎缩。上半年,服务于中国跨境电商业务的海外仓业务还红红火火;下半年就急转直下,很多海外仓直接关闭了。这一方面有竞争激励的原因,但另一方面,海外仓业务从业者告诉我,跟跨境电商业务萎缩有很大关系。简单说,就是德国人没钱买那么多东西了。

其实犹如盲人摸象,每个人所处的职业,社会位置不同,所谓的亲身经历也是不同的。比如我接触的人大部分都是绿党的反对者,如果按我的“亲身经历”来看,绿党早该完蛋了。但绿党在刚刚结束的Niedersachsen州的议会选举中得票率比上一届增加了近三分之二(从8.7%提升到了14.5%)。

总之,所谓的海外“亲身经历”,对读者而言,只能当做是多一个信息源,多一个观察角度而已。

站务

  • 观网评论4月爆款文章↓

    4月初,美国财长耶伦访华,一时间“中国产能过剩论”被炒作起来,观察者网专栏作者陈经从“三个美国女人”的独特角度,阐释了中国产能包括新能源产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还对美国政......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