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中国已经发展到吃喝不愁的程度,很多以前农民种养的食材有成为高端食材的潜质
【本文来自《所谓的工业党,就是认为现在的一切都是最好的,殊不知过去的食物有多香、多可口》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作为在外飘泊又回去的农村人,小农经济自己种养的食材,说口感差别很大,我是吃不出来,说味道差别,那确实有些差别。主要觉得肉类的腥膻味较为明显。
在珠三角的时候,湘菜川菜馆满大街都是,老板接待喜欢去农庄吃粤菜。个人觉得就是湘菜川菜口味重,比较好的掩盖了工业化养殖肉类食材的腥膻味。粤菜以清淡口味为主,能容易能吃出食材原本的品质。
现在中国已经发展到吃喝不愁的程度,很多以前小农种养的食材有成为高端食材的潜质,有些已经往那个方向走出不少距离了。我们这边很多养一年才两百多斤的本地土猪,还没屠宰就被人预定了,还有些散养的本地鸡,要么自己吃,要么早早被亲友预定。很少流通到市场的。
现在觉得最大的问题是这种种养规模的扩大和品质保证,确实需要投入研究才能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