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评《大盛魁》(2)—王相卿的眼

要说大盛魁,那第一伟人就是王相卿。

可王相卿一出场,观众基本上都是一脸的嫌弃,说他“赖”,说他“渣”。

香玉骂得更狠:王相卿!你除了嘴巴大,还学会骗人啦!堂堂七尺男儿不务正业,成天靠你姐夫养活,你简直比无赖还无赖!

500

这可不是黑他王大掌柜,而是源于真实。

真实的人物,才是活人。

王相卿爹娘死的早,随着姐姐嫁到山西太谷武家堡。去他老家采访,民间流传下来,都叫他“王二赖子”、“王二疤子”。说他“嘴巴大”、“爱吹牛”、“不务正业”、“靠姐夫养活”,就是个“拖油瓶”。

就连王相卿七世孙王祖光都说:“世主王相卿来到武家堡后,深受其姐夫和村人的歧视,自小被姐姐庞爱的王相卿性格倔犟,经常与姐夫发生冲突。王相卿闯口外临行前,姐姐给他做了一双新鞋。姐夫得知王相卿只身闯口外,埋怨妻子应该给他拿些盘缠。于是揣了几两银子急追王相卿。王相卿见姐夫追来,撒腿就跑,姐夫仍穷追不舍。王相卿心思:姐夫大概是追自已脚上的这双新鞋吧?于是,当下脱掉鞋放在路边跑了……”

500

500

可为啥偏偏是这个大嘴巴的“王二疤子”创建了大盛魁,当上了大掌柜?无他,就因为他有敏锐的商业眼光。一眼就看到了康熙征讨葛尔丹背后的巨大商机。据说是王相卿给太谷的富商曹家出了个主意,使皇上运军粮的银子从每石120两降到了40两,也让曹家包运军粮挣了大钱。

因此要说他的特点,那就是“王相卿的眼”。

正因为他总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商机,而且看到了就爱跟人“撇”,所以在别人眼里,他就是个“大嘴巴”。

但是,并不是看到商机就能成功。

孙书同说的好,买卖人最要紧的就是有个goodide,可每个好主意,开始都有个坎儿。只要迈过这个坎儿,好主意就变成了白花花的银子。

说起来,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不乏好主意,很多时候就是迈不过那个坎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迈过那个坎儿,比看到那个商机要难得多得多。

孙书同迈过那个坎儿倒是不难,他想出了个“做军不做民”的办法,帮助康熙下了台阶。

不过,孙书同拿到的那个承运军粮的商机,是TO G,跟王相卿他们这些穷苦乡民“毬”关系都没有。民夫们还是只能挣一份脚钱。

王相卿想的是到口外做TO B的“大买卖”,所以刚开始他不想去口外运军粮,后来为了还债,没办法才把自己给“卖了”。

王相卿想做的那个买卖有多大?按老采头的说法是“后草地有一百万两银子等着人挑回来!”

其实后草地远远不止一百万两,大盛魁他们后来挑了两百多年,最多时每年挑一千万两。打通中俄贸易之后,把俄罗斯国库的白银差点挑空了。沙皇下令禁止用白银与中国做贸易,俄商就用银餐具、银饰件等等当作白银来买茶叶、瓷器和绸缎,大盛魁拿到就融成大上千斤的大银锭,用几匹马拉的大车从当时的中俄边境恰克图运会归化。

越是大买卖,需要迈过的坎儿就越高,要想做成口外那样的大买卖,王相卿要迈过不是一个坎儿,而是一座比一座更高的大山。

而这时,王相卿除了有那双敏锐的眼,基本上就是一身的毛病。

所以,武家堡的老人们都很疑惑,就凭他这么个“大嘴巴”的“王二疤子”,咋就做成了那么大的一桩买卖呢?

因为他遇到了一位高人。高人看中的就是他的眼光。

这位高人,就是本剧开头那个挑着担子到蒙古包卖货的“丹门沁”(蒙语货郎担)秦大爷。

要说最先看到口外那个大商机的,那还真不是王相卿,而是这位秦大爷。

秦大爷富商出身,家道中落。他早早就看到了口外的巨大商机,为复兴家业,独自一人冒死走口外做“丹门沁”,草原上各种有关资料都被他记在一个小本子里和一张地图上。那次在蒙古包里救了千总丹津,丹津把他收入军中做了个采买。所以后来人们都叫他“老采头”。从此他顶着清军采头的名号,不用再提着脑袋做草原上的买卖了。可惜的是,当康熙用“做军不做民”把祖制打开一个小门缝时,他已经老了。他必须找个年轻人来实现他的梦想了。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而有准备的人首先必须是有眼光看到这个机会的人。对此,老采头是“身”有体会。所以老采头选徒弟,必要条件就是有敏锐眼光的年轻人。

老采头第一次见到王相卿,是在孙文举把王相卿发配到漠河前夜。老采头跟着孙文举去给王相卿送“告别宴”。王相卿大骂孙文举,说麻雀变凤凰,早晚要把孙家踩在脚下。老采头听了,一脸的不以为然。而当王相卿说到:“要不是我当初给你孙家出了个运军粮的主意,你们孙家早就赔塌了!”老采头听了若有所思。

500

这一席话,在别人看来就是王相卿“嘴巴大”,而在老采头看来就是“这小子有点眼光”。

为啥后来他偏偏挑了只挑了王相卿做徒弟?其实老采头看上的,就是王相卿的眼。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