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线》是如何成为法院题材爆款的?|专访编剧费慧君、李晓亮

作者| 无花果

编辑| 明明

如果用一句话形容电视剧《底线》,那就是“法律是道德的底线,法官守护着社会的底线。”

500

近几年,公检法题材的电视剧中,人们耳熟能详的公安与检察官题材逐年增加,此次,法院题材也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爆款”。9月19日,电视剧《底线》在湖南卫视开播,随即在台网两端斩获佳绩,连续拿下六网收视第一,取得9月骨朵电视剧热度榜第一名。当法治题材与互联网时代相碰撞,所产生的火花非同小可。

500

《底线》充分把握住了新时代新场景的案件特点,挖掘出更具大众共鸣性的主题和矛盾点,意在让观众更多地认识法院,了解法官办案时的工作状态,同时也达到警醒与反思的目的。从开篇令人扼腕的“雷星宇案”,到令观众愤怒的“穆子琪案”、“唐啸云案”,再到让编剧倾注所思所想的“女法官跨国离婚案”,每一本卷宗的背后,都是一场悲欢离合。

500

故事的起源是最高法想做一部老百姓爱看、能出圈的法院题材电视剧,潇湘电影集团旗下当燃影业作为制作方,希望找到年轻化表达的编剧,这样的契机下,费慧君和李晓亮这对夫妻档编剧与《底线》结缘。

携手创作电视剧剧本多次,初次接触法院题材,剧集播出后,这对编剧CP对“观剧门槛高”、观众看不懂的顾虑放下了,大家对相对严肃的法院题材接受起来没有什么障碍,有点出乎他们意料。但同时,费慧君和李晓亮也对制作方当燃影业的专业度和执行力有着绝对的信心,认为这是一次1+1 >2的愉快创作经历。

令人欲罢不能的法院戏是怎样炼成的?

把时间线拉回剧集筹拍之初,李晓亮坦言《底线》创作中最大的难点就是法官群体的职业特性,其中,“思辨”是影视当中比较难展现的,影视必须是可视、可听的。一方面,现实中的法官“坐而论道”的部分要远多过身临其境的追凶探案,那么极具观众缘的“悬疑性”也就不复存在。于是,观众能否看得下去,以及适应这样的表述节奏,是编剧们在采风之前比较担心的问题。

李晓亮称,“法官戏跟公安和检察官的戏不一样,它相当于是‘坐等案来’,先立案,法官根据公安和检察院提交的一些资料,来判断法律事实是否成立,应该用什么样的法律作出裁决。他们的工作是非常静态的,少有一些外出调查或者斗智斗勇,是一个不可见的‘头脑风暴’的东西。”

500

另一方面,现实中的法官断案过程有层层规则限制,每一名法官要对自己的判定结果终身负责,哪怕是领导也不能够干预结果,法官群体独立审判的属性,孤立而严谨的工作状态,对于人物纠缠引发戏剧冲突的电视剧来说也提高了难度。“从戏剧角度来说,我们需要让所有的主角尽可能的有交集,戏才会好看,但现实中一个案子进行时法官独立审判,非合议庭成员不得干预,和律师私底下也不能见面。这对我们写一个剧来说非常麻烦,所以我们也不断地想办法平衡,请教法官,虽然他们不能见面,但我一定要完成这个戏剧任务,要怎么办。”李晓亮表示。

费慧君则认为,相对于人物塑造,此次最难的部分是写案件。整体上要把握住反映新时代、新征程、新矛盾,跟当代观众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案子。具体案件还要分三个层面来表达,第一是普法性,要有法律层面的考量;第二是要有社会层面的表达,引发观众共鸣;第三是要好看。“大多数案件都有个十分冗长的审案过程,那怎样通过戏剧化的处理让它变得好看,就是我们要考虑的。”

500

最终,费慧君和李晓亮达成的共识是,希望观众首先享受故事,然后再去思考其中的法律问题或者社会问题。

有意思的是,很多人误以为剧中的案件都是真实存在的,但文艺创作和法院工作的逻辑正是相反的:法院先有案才能判,而创作则是先有目标再选路径——首先确立想表达什么主题,然后倒推情节。剧中所有案件,都是为了表达主题再造出来的,与现实案件没有直接关系。在剧中,法官仅仅是根据虚构出的情节做出了一个虚构的判决。当然,依照的是现实中的中国法院工作的内在逻辑——以人为本,案结事了,扶正祛邪。

以受到网络极大关注度的穆子琪案为例,在做功课时,费慧君和李晓亮发现在中国、泰国、美国都存在类似案件。面对网络上该案例引发的热议,编剧在创作构思这个案件时,落点放在了被告方的“危险升级的告知义务”上。

500

李晓亮称,“从编剧层面来讲,纯粹的恶性事件很容易盖棺定论,我们会选择有一定法理探讨空间的案件去写。至于家人如何为死者讨说法那不是我们的重点,我们这个故事的核心看点是在于闺蜜之间的法理问题,闺蜜有没有尽到危险以及危险升级的告知义务?穆子琪对葛晴晴的帮扶造成了穆子琪的死亡,葛晴晴在其中有没有法律责任?我们是想通过这个案子告诉公众,这个法律的尺度在哪里,而不是制造出一个嗨点供大家讨论。”

《底线》中,每一桩案件的结果几乎是放在明面上的,但在法院得出结果的过程里,各方不同的声音纷乱复杂,没有绝对的对与错,这是法院戏的特点。在法律不能审判道德的同时,法官也对编剧们讲述了一个观点:法律的制定本身就是具备道德倾向的,你很难把法律和道德完全割裂开来。

至于怎样区分公检法三家的戏,费慧君表示在前期已经理顺了逻辑,“如果这个故事的戏剧点、情节点和落点既适合法庭剧,又适合公安和检察院的戏剧,那一定不是我们想要的。一个案子一旦进入到法院,基本上刑事凶手是谁,大概率就不会错,观众也都知道了。所以我们的落点不会在强情节和悬疑性上,法院戏的落点一定是在:法、理、情这三方面。”

为法治题材剧加点烟火气

因为上海疫情,费慧君和李晓亮和演员一起泡在剧组三个多月,跟主创演员们进行了不少碰撞。用费慧君的话说,《底线》整个剧组都是细节狂魔。

一开始,费慧君对靳东的印象是都市精英的代表人物“贺涵”,后来她发现生活中的靳东与剧中的方远非常相似,不高冷,擅长张罗,爱操心,很“方远”。剧中主角的“长沙口音”就是靳东到长沙采风后决定加入的。这是靳东前所未有的尝试,带动了全剧组的“方言热”,与王劲松的一些“老搭档互动”的即兴创作,还上了热搜,这些都给方远这个基层庭长增添上了质朴的亲切感。

500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方远平日里巡视工作时总是微微地弓着背的,但当开庭穿上法袍后,他就是板正的。当我看到成片的时候我也很吃惊,和他之前的角色形象差异很大,我看到了他的突破,我问周围人,他们也是同样的感觉,证明并不是我自己的滤镜。”费慧君笑言。

年轻一辈的成毅也与编剧们聊过关于周亦安这个角色的想法,到底要用什么演法,大家探讨了很久。那些拗口的法律条文台词,成毅在进组之前跟编剧脱稿背过。后来看素材的时候,费慧君发现他演出了独属于他自己的周亦安,是一个让她喜欢的周亦安。“有时候成毅很急切地找我们探讨角色,我能感受到他那种想要和我们碰撞的心。后来我在看成毅的一场哭戏的时候,我感慨这个演员身上有‘真’的东西在,他能打动我。”

500

通常,严肃的现实题材中会设置个勇于“挡枪”、寻找真相的冲动青年,在《底线》中,这个角色由女主叶芯承担,同样的,也一如既往承受着人设争议。费慧君早先曾问过扮演者蔡文静,怕不怕诠释这样一个前期不讨喜的角色,蔡文静拿出一股执着劲儿回答说“不怕,我就是要把她演可爱了”。所以即使女主目前处于争议中,费慧君仍然认为,“心里有那团火”的蔡文静是给这个角色加分的。

500

“当时我们写的时候,就预感到这个角色不讨喜。第一,我们知道什么样的角色在前期会吃一点亏;第二,这个角色就是我想要的人设,我们的社会环境,尤其在体制内,有一个很轴的年轻人,她不成熟,但她一直向往着公平正义,向往着朝着更高的目标前进,我希望大家给这样的角色一些耐心,因为她正是现在二十多岁热血青年的写照,也是我们未来的希望。”

采访中,费慧君和李晓亮曾多次强调,《底线》是一部集体成就的项目。在每一个案件的拍摄都相当于一部短剧体量的情况下,编、导、演的专业碰撞和精益求精、美术置景的不厌其烦、完美还原,都在为剧集不断加分。

自上而下的决心,是李晓亮认为《底线》有别于其他项目最大的优势。“我们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这一点是从最高法的领导,到剧组所有工作岗位上的同事的共同想法,大家投入的心力、物力一定是不一样的。所以这个剧在剧本上面有难度,但是在实操上面的难度更高。”

从爱情剧到现实主义,夫妻档编剧的“180度”转向挑战

费慧君和李晓亮作为夫妻档共同合作了多部剧,费慧君形容二人的优势是很互补,《底线》中,李晓亮负责输出价值观,费慧君更关注剧本中的情感。但盘点过往履历,两人的作品中都市话题剧和青春偶像剧占据半壁江山。此次题材类型和写作风格有了180度大转变,以至于让观众有感而发:这对编剧CP是不是被‘夺舍’了?

访问中了解到,其实两人最早就是写《二胎时代》、《周末父母》等原创都市话题剧起家,对于他们来讲并不算是突然的转型,更像是多年的累积到达一定程度之后,迎来的全新的表达出口,是因缘际会之下,一群靠谱的人聚在一起做一件对的事。

“编剧这份工作很多时候不能依靠灵感或天赋,我们之前一直致力于情感剧和话题剧,但是伴随着我们成家立业、有了孩子,作为创作者想表达的东西更多了,大家的匹配度也达到了平衡。正好有《底线》这个题材找来了,它也最能容纳这么多年来我们对生活、社会观察的方方面面,没有任何一个题材能有这么大的表达量,再加上遇到了靠谱的领导、特别专业的制作公司和演员。感谢大家觉得我们被‘夺舍’,那证明我们进步了。”费慧君如是说。

500

谈到《底线》中印象最深刻的案件,费慧君和李晓亮给出的答案并非目前网络上关注度最高的穆子琪案和唐啸云案。李晓亮说,如果自己想要挑一个案件重新看一遍的话,其实是“醉酒坠楼案”;而费慧君则谈到了左小青为主角的女法官离婚案,因为在这个案子中,倾注了她对于职业女性的情感抒发。

有人评价说费慧君的笔下没有一个温柔的女性,费慧君也承认她的确不是一个温柔的女人,其次,她提出‘温柔’本身就是一种男性社会的凝视。“虽然这个案件不是个多方观点碰撞的强情节,但因为我自己也是个事业女性,在这个案子中我灌注了很多我个人的困惑,女人要想做一些事业是必须要放弃一些东西的。有人说她处理一些事情时很绝情,但这就是我们面临的现实。所以你可以发现我剧本中涉及到要离婚的情节,到最后我还是让她离。”

和对的人做对的事,不问是缘是劫。费慧君认为,拍摄期间看到全组人的努力,是她的兴奋顶点,后面的播出就是验证“一剧一命”这个真理,“播得好我们当然很开心,播得不好也不会改变我对这个项目的看法,我依然觉得《底线》很牛。”李晓亮则称,剧集播出之后,观众认为好的地方和不好的地方很多都是他没想到的,能让观众有一些收获,开始思考一些问题就已经非常好了。

最后,费慧君补充道,《底线》改变了她对职业生涯的一点小野心,就像法官希望用一个个案例去改变社会风气,让人和人之间有更多美好一样,“如果这样的作品能让大家更理解法院,让人和人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那就再好不过了”。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