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蠢蛋进化论》看生育率问题

《蠢蛋进化论》是一部由麦克·乔吉执导,卢克·威尔逊等主演,拍摄于2004年的美国电影。影片讲述了一个军方科学家制订了一项“人类冬眠计划”,试图为军方储备优秀人才,为此,资质平庸的列兵乔和面临指控的女技术工人丽塔被选择成为试验对象,然而在阴差阳错之间,计划发起者被指控逮捕,两人被遗忘在角落里,原本一年后就该苏醒的两人就这么稀里糊涂地一觉睡了五百年,然后在五百年后那个蠢蛋横行的世界里稀里糊涂成为世界上最聪明的人的乔如何帮助那些蠢蛋解决问题的故事。

这部电影的特别之处在于,导演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不一样的未来世界——这里既没有远超现代的科技,也没有此起彼伏的危机,更没有神出鬼没的怪物,只有一群脑子很显然不是很够数的傻瓜。

一群傻瓜组成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堆积如山的垃圾堆,破败的基础设施,说话颠三倒四的律师,分不清手里的仪器是往哪儿插的医生,一句话就能骗过的警卫,因为打赢了拳击比赛而上任的总统,拍摄一个半小时屁股的奥斯卡影片……而一切的一切,都源于随着时间进入21世纪,高智商的人类越来越没有了生育意愿,而低智商的人类却子孙满堂——电影一开始,科学家长期跟踪的两个家庭就是这样,当低智商夫妇已经三代同堂的时候,高智商夫妇才准备要孩子,然而不幸的是,高智商男子在捐精过程中出了意外不幸去世,只留下他的妻子一个人思考人生。

正所谓艺术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虽然未来未必就会如影片中一般蠢蛋横行,然而现下各大发达经济体和疑似发达经济体还有不知道发不发达经济体被低生育率所困扰却是一个不争的现实问题。不过在思考生育率为什么会出问题之前,我们不妨首先去思考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人类生育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而为了思考这个问题,我们不妨把目光放远一点,回忆一下那些刚刚和猴子从生物特性上分开的原始人类——那时候的人类既没有强壮的身躯,也没有精良的武器,豺狼虎豹还没有被关进动物园的铁笼,山洞的面积还不会像后世的住房面积一样成为考核男性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不需要什么两情相悦,也不需要什么月下花前,男人用棍子敲昏一个女人拖进自己的山洞,就能开始最早期的繁衍。在那个危机四伏的时代,人类作为一个物种想要繁衍下去,唯一的办法就是生育更多的后代来保证本族群拥有足够多的人口承受危机带来的损失和获取生产与生活资料。

新生儿死亡率高?没关系,多生几个,总不能生一个就死一个吧。

疾病无法治愈?没关系,多生几个,总不能个个都染病吧。

野兽在聚居点出没?没关系,多生几个,总不能个个都被狼叼走吧。

战争爆发要征丁?没关系,多生几个,总不能个个都被杀吧。

所以,答案很明显了——在抛却一切感情色彩和外部因素的干扰之后,我们就会发现,人类生育的本质,就是为了保证种群承续的同时,增加劳动人口的生存博弈。

毕竟不管怎么说,一群蚂蚁过河成功的可能性,总是要高于一只蚂蚁的。

解决了这个问题,那么关于生育率问题的问题,也就了解的差不多了。

在过河的时候,一群蚂蚁过河的可能性固然会高于一只蚂蚁,但是如果这河上架起了一座桥呢?一群蚂蚁和一只蚂蚁过河的可能性还有多大区别?

答案是,没有区别。

那么既然没有区别,还有必要找一群蚂蚁吗?

很显然,没必要。

于是,如果说在福利不足以支撑生活的地区,还多少得生个孩子培养培养意思意思的话,那在还有个高福利加持的欧洲,基本上生育就完全成了一种看心情而定的行为——还生孩子做什么呢?是好吃的不够多还是做运动不够爽?在这种情况下,生育率不下降那才是见鬼了……你说什么?生育补贴?开玩笑,那钱又花不到我身上。而冷战结束以后对于个人自由与义务的模糊宣传以及GLBT亚文化的盛行,更让许多人觉得,生育是个人的问题,自由才是人类社会繁衍至今的终极意义。

然后一切再次开始变得顺理成章——发达地区的人口沉迷于享受而不愿承担自身生育义务,而欠发达地区的人口则依旧沿袭着依靠多生育来对抗对于他们来说依旧不算遥远的各种危机,此消彼长之下……新一轮的“罗马帝国衰亡史”便再一次上演了。

电影的最后,尽管成为了总统的乔和丽塔塔生下了三个全世界最聪明的孩子,但是成为了副总统的律师却娶了八个老婆,并生下了32个孩子,尽管情况并没有好转多少,但至少一切都开了个好头,而等到人口问题真的成为了所有人都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的时候,或许人们终究还是会让生育这种自然繁衍的行为回归到他的本质吧。

然而,到了那个时候,一切是不是还来得及,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毕竟谁又能知道,意外和明儿个,谁先来呢。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