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这样,不丢人
作者| 三伏
来源| 最人物
在幽静的长白山深处,有一间小木屋。
这里像是一个绮丽的幻境,小河、大树、野花、菜园,错落有致,勃勃生机。
离小木屋不到十米的距离,长了一丛野生榛蘑,定睛再一看,边上还蹲着一个采蘑菇的小姑娘。
这就是刘佳宁了。小木屋是她的家,眼前的森林,就是她取之不尽的宝库。
她一只手举着手机,绕着屋子采摘蘑菇,门前的道路旁、屋后的榆树上、仓库的柜子底、院里的柴火垛……到处都有野生的榛蘑。
很快,刘佳宁手里的小筐就盖满了一层。
她直起身子,捶了捶腰。丰收的季节,如约到来。
要讲刘佳宁的故事,离不开这片壮美的长白山。
1994年,她出生在吉林省舒兰市境内的长白山区,与森林中的树木一起长大。
在她儿时的记忆中,森林中有数不尽的山珍与野兽,“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也有咬牙苦撑的艰苦,和那些细小的苦中作乐。
“我们这边是村屯,主要收入也是依靠大山。(村民们)真的要勒紧裤腰带,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才能把孩子供出去上大学。”刘佳宁说。
刘佳宁的父母结婚时,用光了家里攒的最后一点钱,甚至还欠下了一笔钱。
于是,在刘佳宁的童年,等待的孤独就成了记忆里磨不掉的烙印,“采野菜的时候,采蘑菇的时候,打松子的时候,只要能赚钱的时候,(我父母)都在山上,我就一个人在家里等着他们回来”。
等到太阳落下,晚霞中走出了一对男女,带着山货,满载而归。
刘佳宁
为了帮家里减轻负担,这里的孩子打小就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比如,到了薇菜(长白山地区一种名贵的野生植物)成熟的季节,小孩子会在放学后,结伴去帮忙清理薇菜,清理一斤,可以赚一到两毛钱。
尽管这里的孩子,连放学回家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刘佳宁的小学与家之间的距离是30里,这个数字还会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升高。她读初中时,这个数字变成了100里,到了高中,她需要到离家200里地的舒兰市上学。
求学这条路一路延展,直到2013年,这个数字变成了6000里。
这一年,19岁的刘佳宁考上了重庆邮电大学,离开了这片森林,为了更广袤的天地。
刘佳宁在森林中
大学的四年匆匆而过。
毕业之后,刘佳宁在杭州一家央企就职,因为较为出众的外表,她被派到了各地的展厅,负责讲解工作,还获得了“优秀讲解”的荣誉称号。
就这样,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她被调进了省公司,每次公司组织活动或需要“撑场面”的人时,她都要顶在前头,算得上是“第一人选”。
如此看来,刘佳宁在杭州的工作是许多人都梦寐以求的安稳,领导赏识、工作清闲。
唯独刘佳宁本人不这样想。“我当时还处于一个考察期,没有正式签署省公司的合同。”她又补充道:“再这么稳定下去,我觉得像温水煮青蛙,我连跳都跳不出去了,我连跳一个槽、选择一个更好工作的能力都没有了。”
在这里,她不仅没有找到归属感,甚至还有了危机感。
于是,在2019年过年前,25岁的刘佳宁辞了职,回到了长白山。
刘佳宁在森林里
此时的山村,与她儿时记忆里的相差无几。
许多老人还是会把一块钱掰成两半花,哪怕买一个一块钱的雪糕,都要纠结许久;也有许多人家里采了蘑菇、种了园菜,却找不到售卖的渠道,只能烂在家里。
在世界发生沧海桑田的巨变时,这里的生活依旧质朴且落后——他们离城市实在太远。
刘佳宁对笔者讲起这样一个故事。前段时间,当快手官方选择她作为“幸福乡村带头人”时,曾来拜访过她的小木屋。
期间,刘佳宁接到了数个电话,对面是难以置信的语气:“真的还要再往里走吗?里面真的还有人吗?”
答案是,真的有人。
自2020年开始,回到吉林老家的刘佳宁,就搬到了山上的木屋生活。4月份,她在这里开启了自己的第一场直播,为网友介绍这片森林中的山珍与风景。
她想尝试用这样的方式,打破这里一成不变的僵局,但任何时候,破局都是不易的。
刘佳宁在居住的木屋前
第一次直播时,因为木屋里没有电,她直播的时候甚至需要在屋子的各个角落支上手电筒来照亮直播的区域。
到了阴雨天,她也没办法再开启直播间,因为阴雨的天气会导致山区没有信号,也就没有了网络。
在深山里拍摄视频时,她从石头上滑落过、在河里摔倒过,有的时候录着录着就掉下了眼泪,但哭完了,依旧要咬着牙爬起来。
其实,条件的艰苦倒是次要的,彼时,更大的困难来自于周围人的眼神。
刘佳宁说:“直播对(当地村民)来说就是不务正业,辞职对他们来说就是被社会淘汰,每天拿着一个手机在森林里面,对着手机自言自语,他们觉得很奇怪。”
好在,刘佳宁顶着那些不解与质疑的眼神,坚持下来了。

在刘佳宁的视频里,她带着网友一起上山采蘑菇,上树摘茶叶,让天南地北的“顾客”亲眼感受那份新鲜与珍贵。到了直播的时候,她就会严格地把控好每一个产品的质量,守护好自己与这片森林的口碑。
那质量如何把控呢?刘佳宁把赋闲在家的村民都利用了起来。
在刘佳宁的仓库中,有许多当地人帮着挑拣蘑菇、清洗药材和打包货物,然后从刘佳宁的手中,获得一份收入。
如今,也会有当地的村民,主动地把卖不出去的蘑菇或野菜拿到刘佳宁家中,在门口喊一嗓子:“佳宁,你帮我卖了吧。”
说到直播助农对自己以及家乡的影响时,刘佳宁明显有很多话说。她谈到了在自己家里干活的村民,又谈到了自己与村民的感情,语气里满满的都是干劲。
最后,她坚定地补充了一句:“就像是一股清风,煽活了乡村经济。”
刘佳宁在直播中
- 下一页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