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将发动对华经济战?专业人士:这将使德国工业瘫痪

随着台海危机的升级以及欧洲对中国新疆的无端指责,中欧尤其是中德爆发经济战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德国政界和学术界要求重新考虑与中国经济关系的声音越来越多。包括德国总理在内的很多政客和观察家称,德国不应陷入对中国经济依赖的陷阱。

德国金属和电气行业雇主协会的负责人近日警告说,德国工业在短期内几乎无法改变对中国的依赖,若德国与中国发生经济战,将导致德国工业瘫痪。目前德国夹在中美之间,处境尴尬而危险。

500

德国金属和电气行业雇主协会主席沃尔夫指出,德国与中国的贸易关系与德国与俄罗斯的贸易关系完全不同。他对德新社说,如果西方和中国发生经济战争,许多地方的工业都会瘫痪。“试想一下,如果我们今天突然切断所有的中国对欧洲的出口。这是不可想象的。”

沃尔夫还称,如果台海冲突升级,德国经济界几乎无计可施,因为无法立刻重新安置供应链。“你不可能为此做好准备。……人们常说:我们今天从中国进口的东西,以后就从其他地方进口。那么,这些地方是哪里呢?”他表示,中国很难被替代,这些要求立刻重新建立供应链、重新安置德国在华工厂的呼吁,“完全是不现实的”。

500

据悉,目前,中国是德国最重要贸易伙伴。2021年,两国间贸易总额达245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75万亿元。   

德国电视二台就台海危机采访了经济学家Hans-Werner Sinn。这位慕尼黑Ifo经济研究所前所长对可能出现的欧中贸易战表示担忧。他明确拒绝对北京实施制裁,并说明了制裁会带来的后果。他说,良好的贸易关系会促使双方在冲突中不会过激。他还说,“我认为,道德上的贸易保护主义是危险的,因为它使个别国家相信它们是独立的,可以自己经营自己的业务。这会助长政治极端主义。保护主义会破坏作为社会繁荣源泉的劳动分工。”

他还说,“要想在经济上不依赖中国很困难。中国太巨大,太有活力,太发达了。”“中国是世界上的一个力量因素,即使人们不喜欢它,它也应该受到相应的尊重。”他还说,在乌克兰战争过后,我们也应该将和俄罗斯的关系重新正常化。“世界贸易本身是促进和平的。我们继续需要它。”

500

N-TV电视台采访了汽车行业专家杜登霍夫 。这位被称为汽车教皇的专家警告人们不要采取短视行为。与中国冲突的后果“不可能由德国政府的一揽子援助计划来弥补,不管这些援助计划有多好。”世界将被分裂,而且“没有回头路可走”。很多人说,就德国汽车而言,人们可以寻找新的销售市场。例如在美国,但美国不是一个增长市场,欧洲也很困难。今天,在中国每1000名居民约有110辆汽车,在美国有750辆,中国市场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汽车工业的未来是在亚洲。” 不是在日本,而是中国。除了中国,没有别的选择。”

德国慕尼黑大学经济学研究所Ifo今年4月发表调研报告称,11%的德国企业依赖其中国分公司的产品,如果考虑全部来自中国的上游产品,德企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程度高达46%。有德媒报道认为,对于出口导向型的德国经济而言,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业绩牵动了德国国内数以百万计的就业岗位。无论是大众汽车、西门子、巴斯夫这样的“巨无霸”,还是被誉为隐形冠军的众多德国中型企业,也纷纷在中国设立生产基地,甚至将研发部门搬到中国,即便没有在中国销售或者生产的德国企业,也不可避免地需要采购中国厂商的设备或者上游产品。

500

“为什么德国经济离不开中国”,德国 Ifo 研究所8月发布报告称,与中国的贸易战给德国经济造成的损失将是英国“脱欧”的六倍。按照报告估算,如果双方均采取更高的进口关税及其他贸易壁垒措施,会使德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至少下降0.81%。如果德国企业将生产链全部迁回德国,德国GDP将下跌接近10%。

尽管德国联邦经济部正制定一揽子措施以降低中国市场对德企吸引力,相关措施包括减少或取消对华投资出口国家担保,停止在华举办推介活动和管理人员培训等等,希望阻碍德国企业对华投资。但德国企业还是用脚投票,德国经济研究所(IW)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德国今年上半年在中国的直接投资出现历史新高。据统计,今年1月到6月,德国企业在中国的直接投资高达100亿欧元,创下历史新纪录。包括巴斯夫等在内的德国巨头,依然在加强对华投资。毕竟中国巨大的市场、完整的产业链、相对低廉的制造成本,对德国企业来说实在是诱惑太大,谁又能放弃这样的聚宝盆呢?

转自:留德圈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