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海战启示录:第三次印巴战争中的海军较量

500

说起印巴战争,大部分人都会将目光局限在陆战与空中厮杀方向。但在真正具有决定性意义的1971年,印巴海军在孟加拉湾与阿拉伯海都展开了全方位对抗。双方的发挥好坏,不仅加速了战争进程,也在很大程度上启迪着全世界的海军同行。

前一次战争的耻辱

500

1965年的战争中 巴基斯坦海军袭击了印度沿海

印度海军和他们的空军一样,在第二次印巴战争中表现惨淡。由于大部分主力舰艇在开战时都处于检修期,所以无力出海阻止敌人的挑衅行动。因此,原本在体量和训练上都不占优的巴基斯坦海军,竟然在1965年袭击了印度西海岸。

当年,为了破坏给印度空军做引导的沿海雷达站,巴基斯坦海军发起了著名的“矮子行动”。在已经改为训练舰的巴布尔号巡洋舰领头下,总计有6艘驱逐舰和1艘潜艇袭击了印度西北部城市德瓦卡。他们的炮击效果虽然一般,却给印度人带来巨大的挫败感。尤其是圣战者号潜艇,还在印度沿海击沉了1艘防空驱逐舰,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海军明星。

500

矮子行动中的巴军旗舰 巴布尔号巡洋舰

为了洗刷1965年的耻辱,印度海军在战后投入了超过11亿卢比的军费。不仅用于采购新的装备,还着重加强了相关人员的训练水平。虽然关于舰队协调作战的方案,也是在进入60年代后才提上议事日程,但却有充足的经费来保障快速推进。所以到第三次印巴战争爆发的1971年,印度海军的士气、训练和装备完好率,都已经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随着孟加拉地区的局势恶化,印度人意识到又一场战争将无法避免。在这年夏季,印度海军开始筹划并执行了未来作战方案。根据巴基斯坦人的整体军力部署,制定了两套完全不同的作战模式,分别运用在孟加拉和巴基斯坦本土。以航母维克兰特号领头的特混舰队,将远赴孟加拉执行打击与封锁任务。两栖部队则将在时机成熟时,由编队掩护登陆。而以其他大部分水面舰艇为主的西部舰队,要封锁巴基斯坦的重要港口卡拉奇。顺便打击对手的沿海重点目标,为1965年的耻辱复仇。两头的舰队无论执行进攻还是防御任务,都将以压倒性的攻势来控制海权。

500

印度海军决心在战争中同时封锁对手的东西海岸

相比之下,巴基斯坦海军在前一次战争结束后就无所长进。限制空军更新换代的国际政治因素,同样影响了海军。但空军可以通过第三方国家采购大量战机替换,海军却很难迅速从他国购买到大型舰艇补充。加上海军装备的价格更高,形成战斗力的所需时间更长,都让巴基斯坦军方将有限的费用倾斜给了空军与陆军。

所以,无论是在兵力集中的西部本土,还是在弱势明显的孟加拉湾,巴基斯坦海军都将处于守势状态。只是迫于有识之士的强烈要求,才勉强派出了明星潜艇圣战者号与1艘驱逐舰增援东部。她们同样在局势迅速恶化的11月下旬出动,踉踉跄跄的绕过了南亚次大陆。至于留在本土的大部分兵力,也只能集中防御港口卡拉奇。因为那里不就是他们的主要基地,还是该国对外贸易的最重要口岸。

500

2017年 巴基斯坦为圣战者号潜艇拍摄了电影

锁死孟加拉湾

500

满载战斗机 反潜机与直升机的维克兰特号

1971年12月3日,第三次印巴战争终于开打。同一天里,印度空军已经开始对孟加拉地区的巴基斯坦空军基地展开空袭。提前就位的维克兰特号航母,也在第二天出动了舰上的海鹰战机。不仅空袭了吉大港等地面目标,还在空军返航的间隙进行持续轰炸。这让巴基斯坦空军的东部驻军,很快就失去了反击能力。

同时,维克兰特航母编队还将准备驶入吉大港的商船都拦在了孟加湾之外。由于孟加拉距离巴基斯坦本土较远,陆上与空中通道都已经随战争爆发而被切断。所以,孟加拉的巴基斯坦驻军只能指望通过第三方商船从海上进行补给。但维克兰特号编队的存在,让任何进入吉大港的船只都必须进行检查。除了巡逻的舰载机外,编队中的2艘英制41型防空护卫舰、2艘2型巡逻护卫舰和1艘潜艇,足以覆盖大部分孟加拉湾水域。

500

印度海军的海鹰舰载战斗机

面对配备齐全的印度航母编队,巴基斯坦驻的东部海军力量则是典型的“空潜快配置”。除了海军部署在基地的岸炮外,还依赖空军飞机、4艘可以躲入内河的炮艇与远道而来的圣战者号潜艇。如果能形成联合作战力量,足以对维克兰特号造成威胁。这种配置也是很多海军不发达国家所经常吹嘘的铜墙铁壁。

然而在战争开始后,作为远程反击力量的巴基斯坦空军部队已经遭到重创。接着,海军炮舰也被印度空军和航母上的海鹰各击毁2艘。虽然有1艘快艇在修复后逃往印尼躲避,但对孟加拉的战局已经毫无联系。至于远道而来的驱逐舰,也在密集的空袭中被毁。因此,巴基斯坦海军只能寄希望与前次战争的明星圣战者号。同时,退守港口的海军残部也开始在恒河口等水道大量布雷,以组织印度海军陆战队在那里登陆。但这些巴基斯坦人的绝望之举,也很快被印度航母编队所完全突破。

500

印度 巴基斯坦与孟加拉民兵的兵力部署

圣战者号在11月底已经抵达了孟加拉湾。在同本土的海军部进行了最后一次通讯后,便隐秘在浅水区开始伏击。由于自知无法干掉整个印度舰队,该艇的唯一目标就是想办法猎杀维克兰特号航母。这样或许能迫使印度海军撤退,也可以极大的鼓舞东部守军士气。但维克兰特号航母上的贸易风反潜机与海王直升机也不好对付。加之航母编队本身也是在海上不停的活动,让圣战者号难以捕捉目标。

相反,印度人在得知圣战者号存在后,直接设下了全套。他们通过虚假的无线电信号,故意透露了一个虚假的航母活动范围。圣战者号在最后一次上浮之际,得到了本国海军部发来的截获电文。于是就一头潜入了印度人设下的埋伏圈。

500

从维克兰特号上弹射起飞的 贸易风反潜机

印度海军则增派了1艘英制的R级驱逐舰--拉其普特号。当这艘反潜护卫舰的声呐发现疑似目标后,就迅速投下了2枚深水炸弹。不久,圣战者号的残骸出现在了孟加拉海岸。尽管巴基斯坦海军坚持是装备包养不利所引发的自爆,但丝毫无法改变自家功勋潜艇沉没的事实。

500

一战成名的圣战者号 终究晚节不保

至于大量投放在恒河河口的水雷,也无法阻挡印度海军的末期攻势。巴基斯坦守军的岸炮阵地、兵营和沿海机场,都在海鹰舰载机的不断空袭下被摧毁。从加尔各答出发的3艘登陆舰,也将印度海军陆战队送上了孟加拉海岸。加上乘坐直升机快速推进的陆军,一举攻克了孟加拉首府--吉大港。巴基斯坦在东部的驻军至此被彻底全歼。

维克兰特号航母的作用,在孟加拉得到了玲离尽致的体现。无论是对陆攻击还是海上封锁,都是战果卓著。对圣战者号潜艇的伏击,则更是海军反潜战史上的经典之作。双方在东部战区的海上博弈,甚至可以被看做远洋海军VS近海水军的一次迷你版实战检验。

500

参加过1971年战争的3艘印度登陆舰

刺破卡拉奇的三叉戟

500

印度海军在西部战场的目标 卡拉奇

当然,一定会有看不起印度的读者觉得,维克兰特号在孟加拉是持强凌弱。但第三次印巴战争的海上交锋还远不止于此。当印度航母在东部执行控场之时,远在西部的印度海军也对卡拉奇港发起了高科技突袭。

在航母舰载机空袭吉大港的同一天,印度海军向阿拉伯还派遣了一支特殊的编队。除了负责后勤支援的1艘油船外,还有2艘反潜护卫舰和3艘体型渺小的蚊子级导弹艇。他们的任务是使用当时还较新的SS-N-2冥河反舰导弹,直接攻击巴基斯坦海军主力所在的卡拉奇港。这种从苏联购买的新式海战利器,已经在1967年的第三次中东战争中有过实战检验。但印度人不仅要用其攻击港内舰艇,还准备顺手轰击卡拉奇港的油库。然而在当时,对于反舰导弹能否瞄准和攻击陆地目标的争议还很巨大。即便是设计生产国苏联,都没有想过类似尝试。

500

印度从苏联购买的蚊子级导弹快艇

但印度人还是决心一试,并为1965年的本土被袭复仇。于是展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三叉戟”行动。编队在整个白天都部署于距离敌方海岸460公里处,借此便避开巴基斯坦空军飞机的侦查耳目。一直到夜幕降临许久后的10点30分,所以舰艇才开始猛冲了330公里,神不知鬼不觉的从南面接近卡拉奇港。但在这个时候,舰艇上的雷达突然发现了一个疑似敌方目标。在确认应该是巴基斯坦海军的巡逻战舰后,1艘蚊子级转向西北,发射了1枚SS-N-2反舰导弹。

遭到攻击的巴基斯坦军舰,正是1965年参加炮击印度海岸的驱逐舰海白尔号。舰上的防空雷达也的确发现了来袭飞弹,却误认为只是印度空军发起的攻击。随着舰上主炮与高射炮的拦截失败,硕大的冥河直接撞入了舰体右侧。随即引发的爆炸也摧毁了舰上的动力体系,使其立刻失去了动力。船上的通讯员在慌乱中发送了求救信号,不仅报错了所在位置,也将攻击继续归结于印度空军飞机。在巴基斯坦海军的救援队找到他们之前,印度人又发射了第二枚SS-N-2导弹,将海白尔号彻底送进了海底。222名船员也随之葬身阿拉伯海。

500

曾经袭击印度沿海的 海白尔号

半小时后,印度海军编队更加靠近了卡拉奇港。第二艘蚊子级快艇前出,攻击了她们发现的新目标。那是为巴基斯坦海军运送武器弹药的金星挑战者号货轮,以及为其护航的拉贾汗号驱逐舰。前者在被一枚冥河集中后就发生了大爆炸,迅速沉入水中。后者也在挨了一发这种导弹后,因失去动力而挣扎着浮在水面。

接着,这艘蚊子级快艇又突进到卡拉奇港外26公里处,朝着雷达勉强锁定的油库发射了剩下的2枚SS-N-2导弹。其中的第一枚很快脱靶,但第二枚却成功的击中了油库。随之而来的爆炸将整个油库摧毁,巴基斯坦海军的大批燃料就这样宣布报销。

500

正在港口进行填装的冥河导弹

趁着守军还没反应过来,印度海军突袭编队已经从敌方海域全身而退。临走前,第三艘蚊子级又用攻击了1艘雷达发现的扫雷艇。仅用1枚导弹,印度人就把她送入水中。由于沉没速度过快,船上的通讯员连发出求救电报的时间都没有。

仅用了半小时多一点的时间,印度海军就在对手家门口摧毁了2艘驱逐舰、1艘扫雷艇、1艘弹药运输船和一座大油库。不仅为1965年的耻辱复仇,也创造了世界上首个反舰导弹攻击陆地目标的案例。在1971年的时候,这种打法可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不敢想象的事情。

500

三叉戟行动中的印巴两国军舰

重返敌军总部的巨蟒

500

正在发射冥河导弹的印度海军 蚊子级导弹艇

为了报复印度人的三叉戟行动,巴基斯坦空军在此后几日都空袭了距离最近的印度港口奥哈。但印度人预料自己会遭到报复,所以提前将舰艇和弹药都撤往更南方的基地避难。巴基斯坦飞机只是摧毁了港口内的防波提与油库。

印度空军的侦查也表明,巴基斯坦人在上次袭击后也进行了重建。因为只有一枚导弹命中,所以尚有其他油库没有摧毁,这让巴基斯坦海军有能力继续不断出动。所以,印度海军决定如法炮制,再对卡拉奇进行一次夜间突袭。他们这次只将只出动2艘导弹艇,并因为敌人的警惕性加强而出动4艘护卫舰进行掩护。行动的被命名为“巨蟒”。

500

三叉戟行动后 印度突袭编队曾短暂南撤

12月8日晚上,这支编队开始悄悄接近卡拉奇港。他们一路沿着海岸附近,利用地形掩护自己不被守军雷达发现。但在晚上的10点,编队还是被1艘夜间巡逻的巴基斯坦巡逻船发现。印度人趁着对方还没有任何察觉,就用冥河将之击沉。但在随后的潜伏中,他们还是截获了来源不明的电子信号。经过判断,他们认定信号来自卡拉奇港口的防御雷达。虽然自己似乎已经暴露,但印度人还是没有停止行动。

到晚上11点左右,2艘导弹艇已经航行到距离卡拉奇港22公里的位置。蚊子级上的雷达开始搜索到不少船只与建筑物的信号。随着4枚SS-N-2的发射,港内的守军再次受到重创。直扑油库的导弹命中目标,将巴基斯坦人储存的剩余油料都尽数焚毁。停泊在港内的巴拿马籍游轮海湾之星号,也被1枚冥河击中后爆炸。同时遭殃的还有巴基斯坦海军的舰队游轮大卡号,以及英国货轮哈马丹号。后者在其他船只还是燃烧时,就一头倾覆进水中。印度人则在发射完导弹后,再次借着夜幕掩护撤走。

500

蚊子级上的 SS-N-2冥河反舰导弹

这次新的突袭行动过后,卡拉奇地区的一半燃油被消灭。不仅海军的舰艇难以出动,连附近机场的空军飞机也出现了缺油情况。加上港口本身的巨大损失,让巴基斯坦的对外贸易也受到巨大影响。印度海军借机控制了整个巴基斯坦沿海,并规定所有商船都必须通过一条自己设防的航线才能进入卡拉奇港内。大部分第三国商船就因为害怕遭到误击而不得不放弃到当地卸货。这样一来,巴基斯坦本土的海运业也陷入停顿。

当然,巴基斯坦海军在整个战争中也并非没有还手之力。在圣战者号被派往东部战区的同时,另一艘更新的鲨鱼号潜艇也在印度西海岸活动。相比由美国在二战时建造的老式潜艇,鲨鱼号属于法国在二战后开建的月桂女神级。

500

负责在印度西海岸巡弋的鲨鱼号潜艇

在战争开始时,她发现了一支从孟买驶向北方的印度舰队。为了向海军部通报情况,鲨鱼号也被印度人发现。后者马上出动了库克里号和基潘号这2艘护卫舰,准备复刻炸沉圣战者号的光辉战果。但巴基斯坦潜艇很好的隐藏了自己,并在12月9号进行了反击。艇上发射的2枚鱼雷,集中了原本来猎杀他的库克里号护卫舰。这艘船在2分钟后沉入水中,192名士兵也随之丧失。这也是巴基斯坦海军在第三次印巴战争中的唯一成果。

越战越勇的鲨鱼号,还继续追杀与库克里号通行的基潘号。但印度护卫舰也时刻有所准备,数次用告诉避开了鱼雷攻击。最终,巴基斯坦潜艇用完了自己的鱼雷,只能首先离开战区。至此,第三次印巴战争的海战也基本已经结束。巴基斯坦人极力挽回颜面,却发现自己实在是无力回天。

500

惨遭鲨鱼号反猎杀的 库克里号护卫舰

对当代海军的启示

500

开战13天后 巴基斯坦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士兵

12月16日,随着孟加拉守军的全部投降,这次印巴战争宣告结束。印度不仅在海陆空交战中挫败对手,还帮助孟加拉完成独立。从此,巴基斯坦失去了衡制印度东北部的战略基地。其在地缘政治方面的处境,被印度压的有点缓不过气。

作为战败方的巴基斯坦人,需要找人为战争失败背书。尽管空军和陆军都表现很差,却一致愿意甩锅给海军。毕竟,海军不仅损失了大部分作战兵力,还可以为支援东部不利负更多的责任。但在战前,正是他们的夺走了更多预算,让海军与印度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500

战争中担任印度西部旗舰的 迈索尔号巡洋舰

至于成为胜利者的印度海军,则通过一系列手段对巴基斯坦的两翼海区都进行了有力打击。他们在战争中使出了浑身解数,进行的作战样式也几乎包括了当代海军的全部预设科目。不仅有航母编队的封锁控场,还有成功的两栖登陆与反潜猎杀。甚至是动用当时还属于高科技的早期反舰导弹,尝试对港口与陆地目标进行超视距夜袭。这种样式如此丰富的海上作战,在二战后的世界也是绝无仅有的。

今天的大部分军事爱好者,在谈及海军时往往是眼里只有马尔维纳斯群岛与更早的太平洋战争。对富有参考价值的第三次印巴战争,则往往视而不见或不屑一顾。但要推演一场发生在自己家门口的现代化海战,又能去哪里寻找到比此次战争更适合的参照呢?!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