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道配不上周传雄

作者| 三梅

来源 |  视觉志

  最新一季的《披荆斩棘的哥哥》,口碑和收视都略有些不尽人意。

  如果说乘风破浪的姐姐是娱乐圈过气女星“下岗再就业”。

  那紧“蹭”着姐姐红利重磅登场的披哥2,更像是被精心安排好出来好团建的老大哥们。

  情怀很感人,表演也出色。

  但少了那么一点披荆斩棘,少了那么一点真实和风浪。

  就像看到青春在眼前,被岁月模糊成八面玲珑的大人模样。

500

500

  图源:《披荆斩棘2022》   

  我想起了一个人。

  一个男歌手。

  周末在一家老旧的火锅店聚餐时,对面女孩们聚在一起看华丽酷炫的披哥一公舞台,店里却放起一段陈旧而熟悉的旋律,有个男人在广播里伤感的唱:

  “黄昏再美终要黑夜”

  有人惊呼:是周传雄!

  是周传雄。这3个字,好久不见

  距离周传雄最后一次出现在公众视线,新闻里的词,满目都是暴瘦,卖唱,苍老,昔日歌王周传雄被流量爱豆当学员点评....

  以为永远抱着吉他唱忧郁情歌的小刚老师,潦草至此?

500

500

  “依然记得从你口中说出再见坚决如铁,昏暗中有种烈日灼身的错觉……”

  如果娱乐圈只有一个男星配得上“披荆斩棘”,我只想选这些年大浪淘尽的周传雄。

  “不老少年”,52岁了。

  别的明星是传奇,他的人生是离奇。

500

  歌手小刚

  上一次见到周传雄,是在一个露天商演的舞台上。

  那是一个三线的县级城市,红色地毯搭建的狭小舞台上围了一圈稀稀拉拉的冷漠人群,音响嘈杂尖锐,台下不时传来大声哭闹的孩童声和手机拍照声。

  50岁的周传雄,站在露天的市井方寸之间,身形瘦弱,胡须斑驳。

  任背后巨幅的背景海报上,“情歌教父”四个大字摇摇欲坠,扎人眼球。

  他在台上声嘶力竭。

  台下人声鼎沸,忙着看热闹抓拍大明星,唯独无人为歌鼓掌。

500

500

  周传雄商演

  没人知道他在想什么,中年男人在台上卖力歌唱,歌声绕梁,深情依旧。

  就像没人记得1985年的炎热夏天,一个同样瘦肖沉默的少年,形影单只站在冰凉的人世间。

  彼此,他还叫小刚。

500

500

  年轻时的周传雄 

  周传雄出生1969年的台北,一个混乱而贫瘠的年代,小刚是周传雄父母给他留下的最后烙印,小刚,如钢铁般坚强。

  因为在他16岁那一年,父母就因数年的感情争吵,一怒之下先后离家出走。

  小刚成为了周传雄流浪人间的第一个名字,他在自作曲《寻找童年》里,这样描述这段孤独无依,骤然被弃的年少时光:

  “他们都有快乐的童年,为何我没有。

  当你们伸出双手用力抱起我,是否能感受到我受宠的颤抖。每当我鼓起勇气想要对你说,根本我连机会都没有。”

500

500

  周传雄与父亲   

  为了养活自己,16岁的小刚,开始被迫过上混迹三教九流,街头巷尾里乞食的日子。

  当时还在读初中的他,为了赚取学费和一口吃食,几乎什么都做过,电工、搬运工、装潢工、游泳教练……甚至还夹在天桥一群盗版唱片贩子里摆过地摊、卖过耳环。

  他像是神遗忘在人间的幼子,小小少年奔跑着吃完最后一口包子,逃避着城管的追逐。

  孤单,贫瘠和动荡,撑起年少仓皇的底色。

  只有音乐不刻薄。一张张卖不出去的盗版磁带模糊不清,动人心魄的旋律却依旧夜夜入梦来。

500

500

  把音乐当作唯一寄托的周传雄,在1988年,参加了当时台湾的「校园歌唱大赛」。

  命运,好似终于怜悯的投来了第一次垂青。

  周传雄在比赛中大获成功,甚至顺利入选了「小虎队」的第一批候选成员。

  就是那个直到今天都红到发烫的超人气偶像组合「小虎队」,帅气的少年,梦幻的舞台,一流的曝光和包装,功成名就触手可及。

  周传雄却放弃了。

500

500

  大热的小虎队   

  拒绝得很干脆,周传雄糊也糊得很干脆。

  在小虎队红透半边天、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时,拒绝做男团偶像的周传雄,拿着他的琴,取了个小刚这个艺名,开始在歌坛的缝隙里,跌跌撞撞摸索着成为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歌手。

  那也许是他一生里最快乐的年少。

  “小刚”时期的周传雄,是19岁初夏般明媚的少年,剪着一头斯文的短发,笑容明亮眼神澄澈。

  他看起来没有受过太多世事刁难的样子,白衬衫金丝边眼镜的男孩,唱着“记得去年夏天在椰子树下的情景,我背着沉重的吉他远离旧日地方”,推开了周氏情歌的大门。

500

500

  后来我总会想起这样的少年小刚,站在人潮汹涌灯红酒绿的舞台背光处,任名利场的霓虹彩灯呼啸而过。

  单薄少年,只求一首歌的时间。

  好想给周传雄一首歌的时间,好像一直欠他一场不落幕的鼓掌。

  因为世间风雨总爱淋打无伞人。麻绳只挑细处断。

  歌手小刚,昙花一现。

500

  唱作人周传雄

  谁毁了周传雄?

  后来发了几首歌,渐渐小有名气的小刚,才猛然间发现,自己只是公司博弈的“替身棋子”。

  彼时是1992年,一首叫《哈萨雅琪》的原创单曲,凭借一反时下华丽靡靡的纯粹曲风,传唱一时。

  创作人正是小刚,少年嗓音深情,歌词直白真诚,至今慰藉无数人。

  “记得否我为你唱的歌,野风啊请别为我哭泣,这样的时节不适合哀愁的心情”

  当时小刚所在的公司里,张信哲服役入伍,公司决定为占据市场份额,再捧一个新的「情歌王子」临时替代。

  小刚就这么被推到台前。

  只是短短几年和一丝透光的机遇,少年的才华就如野草肆虐,一时间成为台湾最年轻创作人。

  最火时,张信哲在军中表演都是唱他的歌。

500

500

  好景不长,张信哲期满回归,1993年一首张信哲版《爱如潮水》惊艳问世,红遍中国大街小巷。

  唱片公司权衡利弊后,决定重捧张信哲为情歌王子。

  小刚,再次被抛弃。

  这一次,雪葬。


500

500

  周传雄与张信哲   

  一切像回到1985年那个16岁的混乱夏天。

  被父母抛弃的少年,短短几年,遍尝世事炎凉和大梦初醒,开始了漫长的「冷板凳」生涯,一消失就是三年。

  对于一个创作型歌手而言,雪藏几乎意味着演艺生涯的终结,他接连出的三张专辑,均石沉大海。

  小刚感受到了绝望,他说“写的歌没人听可以,我写给自己听”。

  没有收入来源,没有家世背景,一穷二白求助无门的小刚只能投靠姐姐糊口。

  他在专辑里狼狈的写:“真正金钱上的艰苦还能承受,只是寄人篱下的感觉让人难过。”

  但即便在如此不堪的境遇下,他没有一天放弃过创作,最艰难的时刻,是音乐在救赎。

500

500

  1996年,由周传雄一手包办、精心制作的专辑《我的心太乱》横空问世,无与伦比,堪称一个苦苦追梦人的信仰独白:

  苦难最后还是化成了流淌的才华,世事浮沉,时也!逆也!

  “夜里难以入睡,用什么可以麻醉。

  情绪太多,怎堪面对。

  我的心太乱,要一些空白。

  你若是明白,让我暂时的离开。”

  后来回归乐坛的青年,一改昔日斯文清秀的模样,络腮胡与半长发包围下,是一双对世事洞若观火的清澈双眼。

  这一次回来的,不再是苦苦哀求一个机遇的歌手小刚,而是静静站在舞台之下的制作人周传雄。

  鼎盛时期的“情歌才子”周传雄,几乎承包了我们几代人的青春与音乐审美。

  一张《寂寞轰炸》让张克帆彻底转型爆火。

500

500

  可以说,如果没有周传雄,华语乐坛将永远缺失一角璀璨。

  陈慧琳的《记事本》、周华健的《有没有一首歌会让你想起我》、黎明的《玩笑》、那英的《出卖》、任贤齐的《永夜》……

  躁动不安的新世纪伊始,处处沸腾着不眠的希望和不倦的夜,经典的情歌撩拨着两岸三地所有年轻人躁动的灵魂。

  那是一个难忘的流金岁月。

  人们开始被制作人周传雄折服,华语乐坛,拉开众神争位的华丽乐章。

500

500

  那时候乐坛有这么一种说法,只要是周传雄参与制作的歌曲,都一定会爆红。

  周传雄的时代宣告来临。

  不管是两岸三地的天王、歌后和偶像新人作品,还是偶像剧的主题曲、片尾曲,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制作人周传雄。

500

500

  他说:“从出道以来,我就自诩为一个创作者,记录下生活每一段精彩的时刻。我毕生的志愿,就是希望在我的生涯里面,能够留下十首在50年后还能传唱的歌”。

  从少年歌手,到功成名就的滚烫音乐制作人,周传雄,走了近十年。

  2001年,周传雄曾以音乐制作人的身份,来到北京帮人制作专辑。

  陌生的北方城市街道,每走几步,就是《黄昏》熟悉的旋律,整个城市似乎都在歌唱和哭泣。

  恍如隔世间,又看见16岁那个卑微的少年,逃窜着,流离着,歌唱着。

500

500

  青春不堪回首,唯有音乐是救赎,渴望着那小小一方舞台,有一束光有一片掌声,是为自己而来

  功成名就后的周传雄,再次做出令人震惊的选择——幕后转台前!

  这一次,歌手周传雄!浴火重生!

500

500

  华语乐坛终于等来了迟到太久的“小刚老师”,《寂寞沙洲冷》《关不上的窗》《男人的海洋》......

  “河畔的风放肆拼命地吹,无端拨弄离人的眼泪......”

  多少人多少个夜晚,是听着他干净沧桑的声音,数着如秋叶般破碎的心事,默默爱上一个叫周传雄的情歌教父。

  那一年他35岁,一个男人经浮沉知世事的年纪。

  岁月呼啸漏风,世态百变炎凉。

  这漫长的一生想要无数次暂停,总以为未来该悲悯一次。

  岁月仍旧,翻云覆雨。


500

  永不落幕,小刚老师

  一个人一生,可以有多少次苦难?

  少年“丧”家,青年遭弃,还有,中年重疾。

  也许是一路的颠沛流离太苦了,2014年,45岁的周传雄被确诊为胃部幽门螺旋杆菌严重超标。

  一米七八的大男儿,在病痛的折磨下,肉眼可见的一点点被蚕食殆尽,整个人瘦到了40公斤,皮包骨头。

  即便在病魔最肆虐的时候,周传雄也是拼命坚持着,以最好的状态面对观众,面对舞台,哪怕他的歌声已经虚弱如枯叶。

  为了不影响歌曲质量和病情治疗,周传雄,被迫“自觉”退圈。

500

500

  音乐曾是他唯一救赎,直到有一日大厦倾塌,世界唯一透光的缝隙,关上它最后悲悯的希望。

  无法逃避的,还有外界泼天的脏水和非议,堪称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有人说他吸毒,有人造谣他自甘堕落......“周传雄爆瘦”,钉在耻辱柱上。

500

500

  复建中的周传雄   

  在看到那档综艺之前,我真的想象不到周传雄还有勇气,还有能力复出。

  一而鼓,再而衰,三而竭。

  直到年近半百的周传雄,再次站上《天赐的声音》的舞台上,以一个“音乐新人”般的姿态,虔诚的背光而逆。

500

500

  舞台上点评的导师席和合伙人,赫然是他昔日的同行好友,甚至还有听着他歌长大的流量爱豆。

  他就安安静静的站在那,像等待多年的一把蒙尘旧吉他,还是真诚的眼神,还是纯粹的歌声。

  舆论哗然。资本立刻炒作话题。

  一首歌后灯光尽灭,周传雄唱完《我难过》,周传雄被淘汰在2022。

  胡彦斌评价:“周传雄的唱功从未被质疑,但就是性格太安静了,不来事!”

500

500

  图源:《天赐的声音》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过梦想,或者说失去过梦想?”

  但我在想,什么样的生命力,可以背负这样波澜起伏的一生,还有勇气站在聚光灯下,披荆斩棘?

  别嘲笑周传雄,真的。

  是这世道配不上他。

500

500

  当时的炒作话题    

  当世人再发现周传雄时,他已经被挤压到了音乐生涯的边缘处,依旧单薄的病弱身影,形影单只的奔波于各大三四线城市的粗糙商演中。

500

500

  一个人一把麦克风,劣质的音响下是从未变化过的认真演唱。

  商城开业的礼花喷的一声炸开,地方活动人潮拥堵,没人在乎他是谁,就像瓜子皮礼花声家长里短里,人们只猎奇的在乎“这是一个明星!”,唯缺掌声。

  惊才绝艳的神仙下了凡,在人间消耗最后一点余温——只要能继续唱歌。

  只要给他一个舞台,他永远都是歌手周传雄。

  再看着网上动辄百万出场费的假唱歌手,和一首首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刷屏网络口水歌。

  祝他们前途无量。

  原来大师真的在流浪,所以小丑登堂入室。


500

500

  周传雄,你真的在披荆斩棘。

  岁月没有善待你,是你如此温柔,如此斯文,如此用力,一次次挣扎枷锁向阳。

  我羡慕周传雄的歌迷,你让年少情热时对偶像的迷恋,转变成了岁月长河知世事后,对一个不屈灵魂的叹服。

  谢谢你还在,谢谢你复出。哪怕你永远不会再翻红,永远没有机会去那滚烫处表演“披荆斩棘”。

  你也已经是当之无愧的“披荆斩棘的哥哥”。

  实力如刚,灵魂似铁,始于才华,忠于人品。

  谢谢你,小刚老师,我们这代人都欠你一张演唱会门票,欠你一场掌声雷鸣。

500

500

  “这些年无法修补的风霜,看来格外的凄凉,风来时撩拨过往的忧伤,像整个季节廉价的狂欢 ......”

  昔日仓皇的少年,归来一场岁已半百,眼神里又多了一丝悲凉。

500

500

  2004年7月,35岁周传雄,终于在新加坡举办了自己人生的第一场个人演唱会。

  这场表演,他等了太久太久。

  久到已记不清少年时在天桥摆摊时,偷偷听盗版唱片的日子;

  久到记不清被抛弃在舞台的缝隙处,一词一曲无人问津,为他人久做嫁衣裳。

  久到记不清岁月的风呼啸而过,刹那蹉跎。

  只剩四面八方的歌迷举着五颜六色写着“周传雄”名字的灯牌,汇集在舞台下。

  他等了太久,太久。

  迟到的演唱会,让周传雄在现场泣不成声,期间三度骤然落泪:

  ”我曾以为我不会再出唱片了,直到有一天,在异乡的街头,我听到了一首自己的歌,这首歌在大街小巷不停地被播放着,因为这首歌,改变了我,因为这首歌,让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哪怕在冰天雪地里也会开出美丽的花朵。”

500

500

  依然记得从你口中说出再见坚决如铁

  昏暗中有种烈日灼身的错觉

  依然记得从你眼中滑落的泪伤心欲绝

  混乱中有种热泪烧伤的错觉

  不畏过往,便是黄昏。

  这首歌,我终于听懂了。

  周传雄不需要舞台翻红他,披荆斩棘的一生,终点是星辰大海。

  这世道配不上你。

  唯寥寥数语,浅薄文字谢你高歌一生,披荆斩棘。

  点个在看,致敬我们永不落幕的时代音乐人,

500

500

  监制:视觉志

  编辑:三梅

  微博:视觉志

点击「视觉志」阅读原文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