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罗波夫的政绩

【本文来自《1991年撒切尔是这样评论戈尔巴乔夫的》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峡江狼
  • 要说特权,世界上不少国家统治阶级的特权比苏联还厉害,问题是这些国家将特权合理化了,而苏联又顶着社会主义的光环。十月革命来得有点突然,一个新制度突然降临旧俄,引发空前震荡。说句马后炮的话,要是列宁身体健康多活10年,苏联兴许不会建立70多年后成为世界第二强国竟轰然倒塌。说起来,80年代苏联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在世界上绝对属于中上等。

问题在于,80年代苏联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事实上没有也不能长期维持下去,这才是戈地图强力推行改革(企图改变现状)的关键。前苏联的国有企业(绝对主体)效率极其低下浪费极其严重,即便不考虑特权的侵占,这也是无法坚持下去的——这就类似八九十年代中国的国营老厂,绝无可能在毫无变化的情况下活到今天,除非永动机+水变油,产品都是不花成本就能源源不断生产出来。

另一方面,斯达舒虽然以粗暴出名,对推广共运也以大国沙文主义为核心。但以当时苏联的国内外环境来说,他在治国理政并没有什么大问题,否则苏联也成不了反法西斯的中坚和超级大国。不客气地讲,列宁就算多活十年,也未必比斯达舒强多少。民族政策或权力斗争是一回事,但列宁和斯达舒在政见上并没有多少本质的区别。

在我看来,苏联真正的腐败是赫鲁晓夫被赶下台开始的。苏勋宗时代看似繁花着锦,不过是靠着吃老本耗尽了苏联积累几十年的国力。随着真正有信念的老一辈逐渐逝去,安德罗波夫也只剩下15个月的生命,苏联就此失去了最后的机会。

——顺便看看安德罗波夫的政绩:

安德罗波夫从苏联的实际情况出发,批评苏共纲领的一些内容脱离现实,超越了时代的发展,强调“谨防在理解我国接近共产主义最高阶段的程度方面可能出现的夸张”。他认为“苏联正处在发达社会主义漫长历史阶段的起点”,而且“这个阶段有自己发展的各个时期和阶段。”认为“盲目冒进,意味着提出实现不了的任务”。 

安德罗波夫任最高委员会主席时期签发的文件在国内问题上,安德罗波夫主张“集体领导”,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要有“有条不紊的国家机器”。他强调苏联社会应当是“有高度的组织性的社会”,要对损害国家安全利益的事情“采取不妥协的态度”。安德罗波夫一上台就励精图治,把整顿纪律、改进党风作为突破口。他在担任总书记的就职演说中号召,“向任何违反党纪国法的行为作更有力的斗争”。他的反腐肃贪运动,矛头直指官僚政权。从1982年11月至1983年底,仅苏共中央、政府部长和州党委第一书记以上的高级干部,因贪污受贿或渎职而被撤换的就有90多人,包括勃列日涅夫的女婿丘尔巴诺夫等人。150个州级领导人中,47名被撤职。

安德罗波夫深知,苏联社会“如不进行变革,这个体制本身将面临灭顶之灾。” 所以, 他十分重视体制尤其经济体制的改革。他反复强调生产力的深刻质变和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完善不仅迫在眉睫,而且势在必行。这是客观需要,无法绕过、不能回避,只有综合地全面改进管理体制,改革经济机制,才能充分地利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所具有的优越性。

经济上进行体制改革试验,推行农业集体和家庭承包制、在工业和建筑业中推广和完善承包作业队、工业部门给予工厂管理人员更多的权力,放松中央政府机构的控制。

他还决定加强意识形态斗争,努力寻找提高质量、提高效率的形式。安德罗波夫发起了反对低效率的运动,狠抓了职工的劳动纪律,整顿了社会秩序。

安德罗波夫强化劳动纪律、整饬社会秩序以及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1983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超额完成了年度计划,扭转了多年来增长速度不断下降和完不成计划的状况;农业生产也有发展,农业总产值比1982 年增长了5%;整个国民经济的效率指标有所改善,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长了3.5%。此外,职工和庄员的工资和劳动报酬均有较多增长,市场供应也有了明显改善。 

——安德罗波夫执政时期是苏联历史上“非常重要而富有启迪意义的治理时期。”苏联解体后的五年,俄罗斯民意调查表明,“得到正面评价最多”的前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都是安德罗波夫。

(俄罗斯B.B.罗科索夫所著《第十三个五年计划: 成功与失败》)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