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高温与川西雪山的冰雪消融
【本文来自《嘉陵江源头雪山融消殆尽,四川盆地西部雪山也已经严重消融》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我也是全球变暖的关注者,感谢您经常发帖子警醒观网的各位朋友。不过我觉得您的说法还有些值得商榷的地方,给您做一些补充:
1、岷山山脉只有极个别终年积雪的雪山。嘉陵江的地理源头所在的岷山山脉(人为定义的“正源”在陕西秦岭,不是最长源流),大部分山峰海拔不到5000米,只有雪宝顶等个位数的山峰超过5000米而拥有面积非常小的冰川,分布在嘉陵江支流涪江的上游区域,也就是黄龙景区一带(您圈出来的区域),其他地方都没有终年积雪的雪山,所以在夏季卫星图上嘉陵江流域找不到多少雪山是非常正常的。您提供的夜间气温图是美国的GFS天气预报模型给出的,在如此大区域、小比例的图上,精度显示不了极个别山顶上的冰川的低温,而只能提供一片区域内的平均温度,所以山巅的低温被周围低海拔区域给平均掉了。虽说高海拔山区的暖夜也反映出今夏的气候异常,但并不能说是这次极端高温就把岷山的冰雪消融殆尽了,岷山夏天本来就没有多少雪。
2、冰川上的最热月平均气温是可以超过零度的,所以“如果有冰雪,应该在0°C以下”这句话并不严谨。雪宝顶冰川属于海洋性冰川,冬季降雪量大、冰雪积累得多,夏季气温高、冰雪消融得也多,如果没有全球变暖,它本身处于冬季大量积累-夏季强烈消融的平衡状态。夏季越来越高的温度对冰川显然是是有伤害的,会打破这种平衡,尤其是这次四川的极端高温会加速四川盆地西部边缘的冰川融化,值得我们关注,但并不是说冰川所在地温度在夏天高于0度就代表冰川已经消失。
这张图是对世界上70条冰川的平衡线(冰川积累量与消融量相等的海拔高度)位置上夏季平均气温(代表冰川消融的量)与降水量(冬季的冰川积累来自直接降到冰川上的雪以及降落到其他地方以后随冰川移动到这里的冰雪,再加上夏季的降水量,折算出一个等效的降水量)的关系,可见只要年降水量大于1000毫米,哪怕夏季平均气温高于0度,冰川仍然能够稳定存在。川西地区的冰川都属于海洋性冰川,夏季冰川上的气温超过0度本来是正常的自然现象,但全球变暖引起的夏季温度越来越高而加速冰川消融,才是值得我们警惕的。
3、说到四川盆地西部边缘的其他雪山,在您贴的卫星图上,贡嘎山区域和四姑娘山区域展示得非常清楚,这是两片雪山冰川集中分布的区域,但其他山区并没有集中的雪山分布(只有个别山峰海拔超过5000米而拥有冰川),所以在夏季小比例尺卫星图上很难找到连片的白色。全球变暖、极端高温导致的冰川消融确实令人担忧,但也要区分冰川消融和季节性积雪的融化。而且对于嘉陵江、岷江、大渡河来说,冰雪融水对它们总水量的贡献微不足道,目前的缺水主要还是全流域降雨不足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