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健:我是“表演劳动者”;凯奇:请叫我“thespian”
出品 | 外宣微记
欢迎转发朋友圈,转载全文请申请授权
刚刚读新京报一篇人物专访:《李雪健:我只是个表演劳动者》。
李雪健老师自谦是“应该演好”的表演劳动者,认为电影创作是“集体创作”,荣誉属于集体而非个人。“一个演员的微薄之力,有什么好提来提去的?”
李老师的自谦让文刀君想到了好莱坞影帝尼古拉斯·凯奇。
去年12月,凯奇对美国娱乐媒体表示,不喜欢别人叫他“actor”,因为这个词给人感觉“我是个擅长演戏的大骗子(a great liar)”。更喜欢别人叫我“thespian”。
“thespian”听上去就高大上,源自希腊诗人、悲剧之父泰斯庇斯(Thespis)。英文词典告诉我们,“thespian”如今与“actor”同义,但多为幽默用法。
凯奇认为,虽然“thespian”听上去有点“装(pretentious)”,但是,这个词意味着演员与观众沟通更加用心用情(going into your heart)。凯奇甚至把表演比作”shamanism“,(就是东北民间俗称的”跳大神“),表演更像是召唤”想象力“。
同是影帝,一中一西,对表演之道各有各的体会,而在自身称谓上更是两极分化。凯奇狂野不羁,追求个性,但近年来从影帝沦为烂片之王;李雪健重集体,“算功劳时恨不得卑微到尘埃里”。
两种文化,两种性格,各有拥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