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觉得电车最大的缺点是安全问题

【本文来自《刚和朋友从新疆自驾回来,开的宋MAX dmi混动,发现它其实不适合长距离高速行驶》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楼主把电车的几个缺点总结的非常好。我也说一下我理解的电车的缺点。

1. 高速(120)状态耗电太快。

    其实油车高速(120)状况也费油。高速风阻大做功多,这是物理规律,跟什么车没关系。但是油车对费油不敏感,加个油十分钟而已,油耗高也无所谓。而电车如果按照高速120上限跑,中途需要充电的话,花的时间反倒比跑90~100花的时间长,就得不偿失了。换句话说电车高速耗电快,可能导致旅途比油车慢10~20%,这就是不小的缺点了。

2. 不适合连续上坡。

    电车要带着几百公斤、小一吨的电池,平地跑只是滚动摩擦问题不大,海拔升高的时候,相当于拉着电池上山,这额外的能耗就很要命。曾经开车纯电车上高原,基本只有额定里程的1/3多点,不得不中途停下来充电。还好不是假期,5个直流充电桩,只有我们一辆车,用不着排队。不过一个桩充不上电,换了一个才好,也没充满,只充到够用就行,这样前前后后也花了一个多小时。这要是假期,有个10台8台车排队充电,3~4个小时都是可能的。

我个人觉得如果不是一直上坡,而只是单纯的加减速倒还好,因为电车可以能量回收。我从高原上下来,在大下坡的时候,不用踩刹车,看着电量公里数不减反增也是挺搞笑。

说句题外话,其实我觉得电车最大的缺点是安全问题。电车就不能出车祸,只要损伤到电池,几分钟就能起火燃烧,这时候如果人受伤了,要是没人救可能就直接挂了。这有点类似空难了,发生问题就完蛋。问题是飞机可以靠技术和经验保证不出问题,开车不行啊,你自己可以小心,但是架不住别人会撞你啊。感觉开电车就是坐在一颗燃烧弹上头,不能深想。我觉得电车应该把电池按照坦克弹药隔舱方式设计,就是电池发生爆炸或燃烧的时候,会与乘员隔离并把压力释放到车外。

-------------------------------我是分隔线---------------------

新能源汽车专家,中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曾在接受燃财经采访时表示,汽车底盘发生碰撞时,首先是电池包内的电芯或高压器件会受到挤压或穿刺,随后导致其它部件在碰撞中发生短路,电池内部温度升高至热失控,从而引起火灾。

无独有偶,对于比例日益攀升的静置状态下起火,业内同样倾向于归因为电池原因。专家魏中宝此前在论坛上表示:“业内对于静置状况下起火暂时并没有统一的说法,我们推断,长期服役过程中动力电池析锂反应所致的损伤肯定是一个重要的成因。而动力电池的监控、保护策略的不完善、不精准,也会导致停置状态下动力电池系统事故的发生。”无论是在世界范围内占据主流的三元锂电池,还是近年来悄然崛起的磷酸铁锂电池,短期内受限于特性,都难以规避析锂反应和锂枝晶形成,只能从充放电和控制温度环境而加以抑制。5-9月这几个传统意义上的高温月份,被报道的新能源汽车火灾共有57起,占比达到66%。此前还有媒体报道称,超低温环境下,新能源汽车电池使用直流快充时,如果电控系统较为落后,未能给电池预热,电池就有起火风险。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7592408

除了惊人的起火事故数量,在品牌上,新能源汽车的燃烧也呈现出“雨露均沾”的态势。无论是国际大厂特斯拉,国内大厂比亚迪,“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还是广汽、北汽等传统车厂,无一能逃过燃烧的“宿命”。

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独立研究者曹广平介绍,新能源汽车一旦发生火灾尤其是电池着火后,火灾的危险性和扑灭难度就更大。这主要是因为电池起火三要素的参与方式与燃油车不同,要想控制住这三要素中的任何一个都非常难。锂离子电池的主要材料与燃油一样都是可燃物,但除了都存在燃烧产生的热能外,电池的正、负极短路放电还产生大量欧姆热,因此电池更难降温。电池结构比着火的油箱口或者流淌火更为复杂,消防员对其内部进行降温并不容易。除了控制住可燃物、起火能量温度外,想控制住电池火灾的氧气也非常困难。与燃油起火不同的是,电池电解液是更为复杂的含氧有机物,受热时自身就能放出氧气,因此即使外部覆盖泡沫隔绝空气,内部仍进行氧化燃烧。因此电池火灾扑灭的难度要比燃油起火更大,引燃周边车辆等的可能性以及损伤也更大。另外,新能源汽车不同于燃油车的一点是,在静置长时间过度充电时或电池在碰撞事故中受损后,起火的可能性较大。而电池托底后引起的火灾隐患,可能会隐藏很长一段时间。

https://www.163.com/dy/article/HE18LEGS05278I2K.html

500

目前国家最新的《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中明确提出,当电池发生热失控以后,电池不能起火爆炸,要留出5分钟给乘客逃离。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