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丐帝国”的无奈:来中国家门口耀武扬威,却只派2艘核潜艇
随着拜登“印太战略”的提出,美国将战略重心转向亚洲,而此时作为美国忠实盟友的英国不甘落后,也将目标对准了亚洲,对准了中国,提出了所谓英国版的“重返亚太”。这导致近两年的英国忙得不亦乐乎,近期英国与澳大利亚达可能成的一项协议,更是让英军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对中国带来了某种程度的威胁。
▲英国海军“机敏”级核潜艇此外曾停靠亚洲
据英国《每日邮报》披露,英国国防参谋长托尼·拉达金将在即将举行的悉尼海军大会上就派遣核潜艇舰队的问题与澳大利亚达成协议。预计此次协议将保证英国海军到2040年前都可以在澳大利亚进行驻扎,虽然对于部署核潜艇数量英国国防部将其视为最高机密,未予以透露,但有信息显示,澳海军部分作战人员将被编入英国潜艇队伍,从而提升澳海军技能水平。有观点认为,英国此番部署既是为了推动在“AUKUS”框架下帮助澳大利亚建造核潜艇,也是意在中国,方便英军能够更加便利的介入亚太事务。
对于英国人这种行动部署,可以视为是英国版“重返亚太”的一种表现,但殊不知这种做法除了能够在精神层面安慰自己,在现实层面却起不到任何实际意义,并且会让外界更加清晰的感受到英国已彻底沦为美国人的帮凶与跟班,与历史的“日不落帝国”早已没有了任何关系。
一、英国拿什么“重返亚太”?
英国军事实力下滑严重
▲英国军费占GDP比重变化
从此次曝光的英澳合作协议来看,英国是把军事力量部署到了中国家门口,但客观地讲,现如今英国单纯就自身军事实力而言已不是中国对手,这并非狂妄自大,而是现实。按照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今年4月份公布全球军费支出报告,去年英国国防开支684亿美元,位居全球第四,同比增长了3.7%,实现了四连增,并且达到了北约内部对于军费开支占GDP的2%的目标,看上去是不少。
反观中国,由于统计差异,按照支出报告,去年我国军费开支大致是在2930亿美元左右,是英国的4.28倍左右,就军费支出而言,双方已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虽然就人均国防支出来看我们还低于英国,但不可否认由于人口基数原因,当我们达到西方国家人均数量级时,国防支出或将是一个恐怖数字。军费总支出差异,导致两军实力水平发生较大变化。
▲俄军驱逐“卫士”号
去年5月份,经过千辛万苦拼凑出来的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打击编队浩浩荡荡地开启了环球之旅,然而作为编队主力的“钻石号”45型驱逐舰因为设计缺陷等原因,走走停停,中间还两次被迫脱离编队,明显拖了后腿。至于编队中另一艘45型驱逐舰“卫士”号则直接在黑海海域遭俄苏-24M轰炸机投弹驱离,备受羞辱。随后作为航行计划一部分,该打击群也不忘来中国“秀”一圈,可结果呢?史蒂夫·穆尔豪斯准将后期在出席发布会时忍不住吐槽,在相关海域中国海军舰艇“如护卫和影子一般”追踪而来。
无需多言,在中国周边的行动,英国也是一点便宜没占到。对此部分英国网友还叫嚣到英国航母比中国“更优秀”云云,而中国网友回复则一阵见血戳痛了英国人——你有舰载机吗?理论上这次“伊丽莎白女王”号确实是带着舰载机来的,而且还是带着F-35这样的五代机,然而这是英国的吗?据了解在搭载的18架F-35B中只有8架隶属于英国皇家空军第617中队,另外10架则是从美国借来的,隶属于美国海军陆战队VMFA-211攻击战斗机中队。可就是这仅有8架中的1架在此行中还因为未知原因坠毁了。
▲总共与欧洲主要国家海军吨位对比
本来此行英国是想借机重振英国皇家海军雄风,但结果呢?结果就是让外界真真正正感受到了英国军事实力的衰落。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21年,英国海军总吨位数48.14万吨,中国海军总吨位则达到了230万吨,这还不算刚刚下水的“福建”舰。中英两国在军事层面的差异,导致英国根本没有资本“重返亚太”,而现如今的所作所为无外乎是有美国撑腰,没有美国“印太战略”,英国又敢喊出“重返亚太”吗?没有美国加入“AUKUS”,英国又敢向澳大利亚提供核技术吗?早在2018年,英国牛津研究集团在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就曾明确提到以英国现有军事实力,一旦亚洲地区发生严重冲突,英国无法做出实际贡献,英国军队充其量只是美国与中国长期对抗中的一项资本罢了。
2.欧洲事务足以让英国人挠头
美国之所以敢插手全球事务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周边环境的相对稳定。由于先天地理优势,美国周围除了一个国土面积庞大、但却听命于美国的加拿大外,剩余拉美国家对美国均构不成威胁,而上次威胁的发生还是冷战时期的“古巴导弹危机”。但这种先天优势,英国却不具备。
先不说欧洲那地方不大、国家繁多的复杂地区环境,单就如今俄乌冲突而言,就足以让英国无暇将更多精力转移到亚洲地区。此次俄乌冲突的爆发,将欧洲局势搅了个天翻地覆,虽然欧洲各国目前仍处于按兵不动状态,但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可是一点没少,而之所以会冒着掏空家底的风险提供军援,一方面是为了能够借乌克兰之手削弱俄罗斯,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对自身安危的担忧。
▲帕特里克·桑德斯相关表态
对于如今的俄罗斯而言,北约正将其一步步逼上绝路,此次俄乌冲突就是俄罗斯反击的一个缩影,但谁也无法肯定乌克兰就是俄罗斯唯一战场,一旦俄方拼死一搏,整个欧洲面临的局面可想而知,用无一幸免来形容毫不过分。彼时英国还能独善其身吗?6月份,英国新任陆军总参谋长帕特里克·桑德斯在一份内部邮件中表述“面对俄罗斯的‘入侵’,必须为再次在欧洲作战做好准备,而现在迫切需要打造一支能够与盟友并肩作战,并在战斗中击败俄罗斯的军队”。
而在此之前,由于立陶宛对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的封锁,导致俄罗斯与欧洲各国关系骤然紧张,三战大有一触即发态势,为此俄罗斯联邦国家杜马国防委员会议员安德烈·古鲁廖夫在俄罗斯第一频道的一档电视节目中直言西方对加里宁格勒的封锁将导致世界大战,届时英国伦敦将是俄方第一个攻击目标。
▲英国首相此前否认会与俄罗斯发生冲突
虽然这番言论意在警告英国,但不可否认,英国确实早已被俄罗斯纳入了打击和报复范畴,为此英国就需要抽出更多精力,更多军费对应对来自眼前的威胁,而不是至自身安全于不顾,不远万里跑道中国家门口来“耀武扬威”,不怕被偷家吗?
虽然英国方面相关表态及部署确实有“重返亚太”动向,但无论是英军现有实力,还是英国自身安全现状,都令其根本没有能力也没有资本“重返亚太”。
二、对于英国我们该做点啥?
教员曾经说过,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虽然英国在战略层面已很难称之为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对手,但面对英国在亚太地区逐渐活跃这一新变化,还是要引起一定重视,为此不妨对英国采取更为强硬更为激进的手段,令其知难而退。
比如,此次英国计划将核潜艇部署澳大利亚,就意味着未来某一时刻英国海军一定会让核潜艇前往中国周边敏感海域,比如中国南海、台湾海域乃至是近海沿岸,面对这种可能发生的潜在威胁,在加强情报预警的同时,一旦发现英军潜艇出现,解放军可采取更为果断的措施,包括投放深水炸弹逼潜艇上浮。并且对于相关信息的披露一定要一改往日的被动,化被动为主动,将英国丑陋的一幕告知天下。这种敲打既是在警告英国,同时也是对幕后美国的一种威慑。大国间博弈,英国掺和其中总要付出点代价。
▲“辽宁舰”编队不妨走的远一些
同时,人民海军的崛起绝不是单纯吨位提升那么简单,我们还要走出去,走得更深,走得更远。对此不妨将我们自己的航母战斗群也拉出去,也来个环球航行,也上英国家门口溜达溜达,一改此前相对被动的格局。虽然这一过程中我们也会遇到很多困难,很多阻碍,乃至威胁,但这是我们必由之路,是强大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最后,在美英等国不断拉拢中国周边国家的同时,我们也不妨加强与欧洲部分国家的联系,比如塞尔维亚,这种联系无需是军事联盟,仅是加强合作,就足以让英国感到担忧,感到威慑。而且随着中国影响力的增强,可以在欧洲多发展一些这样的朋友,这种角色互换,更有助于化解英国威胁。而相比英国,背后的美国才更值得我们关注。
本文由公众号「利刃号」(ID:lirenjunshi)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