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外媒:为何印度不能成为新的中国?

点击立即阅读全文:评论 | 外媒:为何印度不能成为新的中国?

500

西班牙《先锋报》网站7月18日发表题为《为何印度不能成为新的中国?》的文章,作者是哈维尔·马斯·德哈哈斯。文章认为,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未来很可能将成为人口最多的国家。然而,这一优势也可能是一个重大缺点。全文摘编如下:

印度明年或将成为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该国将拥有超过中国的14.29亿人口,不仅在亚洲,而且在全世界都有足够的人力资本成为主导国家。

人口实力和地理面积一直都是建立霸权的支柱。得益于此,中国有望取代美国成为最强大的国家。同样地,印度也可能超越中国。然而,印度似乎并不打算这么做。莫迪总理正在设计一个高度技术化但相对封闭的未来前景,印度并不渴望成为世界霸主,也不愿意变成新的世界工厂。

500

一、拥有大量年轻廉价劳动力

目前印度的出生人数远远超过死亡人数。其人口结构非常年轻,平均年龄为28.4岁,比中国和美国都年轻10岁。

印度似乎占据了一切有利条件:不仅因为其劳动力数量更多以及年龄更年轻,还因为印度刚刚进入一个基础设施和住房投资周期,而中国的周期已经接近尾声。

许多过去在中国生产的跨国企业正在其他地方寻找劳动力更廉价或地理位置更接近客户的替代选项。而印度将是一个理想的替代者。该国拥有年轻而廉价的劳动力,也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工程师和管理人员,他们会讲英语,是正在茁壮成长的中产阶层的组成部分。

在这个正在不断倒退的世界上,印度是发展最快的“民主”国家。今天印度已经拥有70多家独角兽企业,比除中国和美国以外的任何其他国家都多。

莫迪总理实施了有利于市场的改革,例如将印度航空公司私有化和减少对技术公司的税收等。

莫迪还成功地实施了一项再分配发展战略。福利社会的投资通常侧重于无形的公共产品,如健康和教育等,而莫迪则更倾向投资于有形的商品和服务项目。他更乐于将电力、煤气和饮用水引入每个家庭;支付建造厕所的资金以改善卫生条件;为女性开设银行账户,给她们提供数字钱包,并由国家存入补贴。正是基于这些措施,莫迪实现了重大的政治成就。

二、国际投资者仍望而却步

莫迪一直在与不平等现象作斗争,且面临着棘手的任务。2008年的金融危机导致印度30年来的结构转型陷入停滞。许多公司倒闭。经济放缓导致社会发展指数大幅下降。

新冠大流行的打击也异常沉重。该国GDP下降了7%,比任何其他主要的新兴经济体都要多,贫困率在多年呈下降趋势之后再次回升。目前依然有2.7亿印度人生活在极端贫困中。

莫迪是一个印度教极端民族主义者,他所采取的措施实际上就是经济上的至上主义。正是他一手促使本国工业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土地改革是莫迪政策的另一个支柱,但却并不成功。各个邦拒不执行相关改革措施,且对中央政府并不信任。农民也表示反对,因为他们认为改革只有利于国内的寡头。

资本主义在印度名声并不好。巨额财富往往建立在官商勾结的基础上。这就是为什么莫迪提出的市场改革几乎得不到老百姓支持的原因所在。

此外,印度还拒绝缔结国际贸易协定。例如,印度没有参加《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这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

政府的措施“并没有解决印度的基本需求”,即在劳动密集型企业中为年轻人提供就业机会,并促进制造业出口。印度的经济是一种华而不实的“橱窗经济”和寡头垄断经济。莫迪随意改变游戏规则,以有利于他的商业盟友。但这种不安全感却让国际投资者望而却步,而这些投资本可以充分发掘该国的经济潜力。

印度的工业缺乏实力。实际上,工业才是能让印度成为新的世界工厂的产业,但莫迪却决心一直处于世界的边缘。他更倾向于将工业限制在国内市场之内。然而,中国的做法恰恰相反。中国一直致力于利用其人力资本吸引外部投资和技术,以期在价值链中占据主导地位,使自己变成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

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未来很可能将成为人口最多的国家。然而,这一优势也可能是一个重大缺点。缺乏工作机会、贫穷、没有被纳入社会福利网的年轻人口随时可能爆发不满情绪,他们的粮食供应无法得到保障,且随时处于气候危机的压力之下。这种不满情绪势必滋生社会不稳定,而这种情况在一个容易发生政治暴力的国家无异于定时炸弹。

本文转载自“参考消息”微信公众号2022年7月22日文章

原标题为《为何印度不能成为新的中国?》

本文来源于西班牙《先锋报》网站2022年7月18日文章《为何印度不能成为新的中国?》

作者为哈维尔·马斯·德哈哈斯。

本期编辑:孔凌霄 陈安澜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