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劼所述情况待调查,但他对财富和权力的认识无疑是病态的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江西国控摊上了一个喜欢在网上炫富摆谱的员工,他的展示令人咋舌。该省国资委表示要把此人的情况查清楚,不过我估计,即使查清楚了公布出来也会有一些人不信哈。
▲网传的周劼朋友圈截图之一。
老胡想说这么两点:
第一,这个人的家庭到底什么样,等官方调查结果,但是此人对财富和权力的认识肯定是病态的,这样的认识在我们的社会绝无立足之地。这样的人没有好果子吃,这几乎是所有人的判断,所以他的帖子被集合在一起在网上一传开,人们立刻就共同认为他“坑爹”“这个家完了”。当官决非我们社会里的万能资产,更非家产,它决不意味着可以炫耀张狂的权利。此人在网上张狂给自己招来横祸,这才是我们社会的真实逻辑。
第二,网上的事情稀奇古怪,老胡建议大家多看周围的现实,多信常识常理。在我们的社会里谁都逃避不了竞争,所有人不进则退。职场上没有进去了就会好一辈子的保险箱。早年纷纷下海,外企的位置曾被万人青睐。然后互联网大厂成职场圣城,如今国企又应了“金窝银窝不如大锅饭平平淡淡的草窝”。于是我们想象有一群人可以不奋斗就作威作福,拥有一切并永续对它们的占有,他们最值得做我们宣泄对不公平愤怒的标靶。
然而虽然不公平确实存在,但它们是这个国家最坚定的打击目标,我们社会里没有它们放肆嚣张的余地,它们是夹着尾巴被不断驱赶的状态。中国不是首富可以在市中心盖一幢几十层大楼当自己家、公然蔑视全城人感受的印度,也不是漫山遍野贫民窟环抱着一个精致市中心的巴西,中国对公平的追求是奋力、持久并且百折不回的。
江西那个人在我看来就像个梦游者,但这个梦游者却在很多人眼里是活灵活现的,它反映的是公众对不公平的高度敏感。这样的敏感代表了民意的一个永恒方向。官方切不可惧怕、抵触这样的民意方向,而要与它融合,成为它最具行动力的一部分。
父亲是货运物流处四级调研员,母亲是客运公司原副经理,大伯是高速集团原党委委员、工会主席,二伯是南昌长运公司原职工,三伯是交通设计院原党委副书记,一家子很微妙的都在省交通系统中任过职。
你说他这炫富只是无心之过,我只觉得这真的不好说。
同在江西,某地级市,我亲戚家的例子:2008年左右的100万不到(拆迁+积蓄,无贷款)买两套房子,现在值250w+(父母名下,其中一套儿子住);2017年50万左右(积蓄+公积金)买第三套房子,现在值90万左右(儿子媳妇名下,投资);2020年100万左右(首付+公积金+商贷50万)买第四套房子(孙辈学区房)。这样的话,购房款200万不到,贷款50万。但是如果在最近两年第一二套卖了再买类似价格的房子(不贷款的前提下),那就是购房款350万,贷款50万。
按照他们家的情况:父亲大学里的工人编制,2020退休;母亲工厂工人2005年内退(有兼职收入2000左右);儿子2009年工作,政府系统事业编;儿媳妇2010年工作,小学老师,如果是购房款350万妥妥的超过收入水平了。
但是如果看2008年到2020年,四个人的公积金+收入,100万不过分吧?
回到周劼家的情况,购房款+购商铺款总计845.9156万,贷款253万,自己付的592.9156万,如果中间有卖房再卖房,吃上200万左右的房价上涨是有可能的,而且贷款253万中不包含公积金部分,那并不算完全超出收入水平。
不过吧,就他们家的情况父亲2020年刚上的四调,母亲退休前也不敢客运分公司的副经理,伯父们也就是正处/副处。别说在南昌,在地级市也真算不上啥“权力”家庭,至少我同学中一大把父母做到了县委书记/局长/行长,而他们普遍不会去炫这些东西(虽然我默认他们家房产的价值在周家的2-5倍)。
他要是低调点呢?还有我们在这里打字的机会么?
父亲是货运物流处四级调研员,母亲是客运公司原副经理,大伯是高速集团原党委委员、工会主席,二伯是南昌长运公司原职工,三伯是交通设计院原党委副书记,一家子很微妙的都在省交通系统中任过职。
你说他这炫富只是无心之过,我只觉得这真的不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