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头草做久了是什么体验?库尔德人:谢邀,这题我会

6月28日,土耳其一天之内态度大翻盘,突然同意芬兰和瑞典成为北约成员国。这个道理很简单:土耳其人的“要价”被满足了,交易达成!

500

也正是这个“要价”,使得土耳其这一决定之后,最大的受害者并不是俄罗斯,而是远在千里之外,且和俄乌八竿子打不着的库尔德人

500

没错,这一次,库尔德人叕被卖了。善于敲竹杠的土耳其,抓住时机逼迫芬瑞两国答应了自己长期以来的诉求:将“库尔德工人党”定义为“恐怖组织”,并配合土方对其进行制裁。

500

路透社报道:

7月18日埃尔多安不忘再次敲打芬、瑞

——敢反悔我就冻结对你们入约的支持!

有时候,真是令人感慨,一个民族一次次被外部势力出卖,当做筹码,却能屡屡在伤疤尚在淌血的时候继续委身外国,楞是能被PUA出快感也是没谁了。

500

1

库尔德人,是仅次于阿拉伯、波斯、突厥(血统实为希腊)的中东第四大民族,人口达3000万,其中绝大多数都是逊尼派穆斯林。

库尔德人主要聚居于库尔德斯坦地区(简称“库区”),总面积39.2万平方公里,比日本还略大,横跨土耳其、伊拉克、叙利亚、伊朗四国。

500

其中,土耳其东部和东南部地区被称作“北库尔德斯坦”,面积约19万平方公里,库族人口约1500万;伊拉克北部地区被称作“南库尔德斯坦”,约12.5万平方公里,库族人口约700万;叙利亚东北部地区被称作“库尔德斯坦罗加瓦地区”,约1.2万平方公里,库族人口约200万;伊朗西北部地区称作“东库尔德斯坦”,约6.5万平方公里,库族人口约400万。

此外,约有200万库尔德人定居或流落于欧洲、外高加索、美国、加拿大等18个国家及地区。

500

库尔德人的语言和文字,属于印欧语系,内部分为北部和西北部方言、南部方言、东南部方言,但这些方言之间差异极大,不但许多词汇和发音不同,连语法也不尽相同。

此外,库尔德各部没有统一文字,这对于民族凝聚力来说不是一件好事。

500

而在中东这四国的库尔德人,都同当地主体民族存在严重矛盾,反而是同为中东异类的以色列犹太人和他们眉来眼去。

如今,这四地的库尔德人都存在着较强的分离意识,希望能够独立建国,并最终组成一个完整的“库尔德斯坦”。

在不少描述中,都把库尔德人独立建国的追求说成“延续数千年”,还有感叹“3000万库尔德人却没有建立过自己的国家”

然而仔细考量,“人多就该建国”这个理论并不成立,而且,库尔德人所谓的“建国梦”,压根算不上“久远”。

500

关于库尔德人的来源,他们自己的神话传说是这样的: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孙咲川,噢不,是祖哈克的邪恶波斯君王,他坏事做尽,所以双肩长出了两条毒蛇。

500

祖哈克每天都要用两个年轻人的脑子去喂养肩头的毒蛇。刽子手无法忍受如此恶行,就用羊脑代替人脑,每天救下一人。

慢慢地,被救下的人越来越多,他们便逃进大山中生息繁衍,这些人的后代就是库尔德人。

这虽是神话,但从中可以肯定的是,库尔德和波斯有着很深的渊源。

目前西方、中东史学界的主流观点都认为,库尔德人起源是公元前10世纪前后伊朗高原北部居住的米底人游牧部落。

500

那时的美索不达米亚存在着一个强大的帝国——亚述,以血腥残忍著称,在屠灭了无数外族的同时,少数时候也会接纳一部分外族臣服,并在此后的对外扩张中,将其当做炮灰。

而米底人正是后者的一部分。

为了获得亚述的认可,米底人为其疯狂卖命,屡屡成为亚述对外扩张的急先锋,有时比亚述人冲得都猛。

500

怎奈,亚述却连个“荣誉亚述人”待遇都不肯给米底人,不仅徭役赋税层层加码,还以竭泽而渔的方式在米底征兵,势要“流尽最后一个米底人的血”。

500

长期不给马吃草,却叫马儿跑,再温顺的马都得跳反。米底人终于在公元前7世纪开始反抗,各部族间也开始走向融合,并推举出一个叫迪奥塞斯的酋长反抗亚述。

受尽压迫的米底人给予亚述人重创,并赢得了一定的“统战价值”,亚述同意两族关系从主奴变成藩属,米底人建立“米底王国”,并拥有极大的自治权力,不过依然是帝国版图的一部分。

500

而彼时的米底人还处在原始部族状态,对所谓的“独立政治实体”也没什么概念,主动选择继续为亚述卖命。

就这样,米底人又和亚述人混了百八十年后,公元前626年,亚述内部的巴比伦尼亚省造反自立,也就是历史上的新巴比伦王国。

500

在巴比伦尼亚的带头下,包括现埃及、叙利亚、阿拉伯半岛的各片区域都揭竿而起,残暴的亚述帝国摇摇欲坠。

米底人看到“主人”有难,不仅光速点赞同时也加入到了起义队伍中,米底首领基亚克萨雷斯还娶了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的孙女,一起向亚述人发起进攻。

500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双方在公元前612年攻克了亚述首都尼尼微,亚述消失在历史长河,新巴比伦王国崛起,米底人也宣布建立自己的王国。

2

可很快,米底人就发现,可能是受统治、依附别人时间太漫长了,自己独立经营政治那真是一窍不通。

500

亚述士兵活剥俘虏

他们学来了亚述的血腥剥削,却没学到人家的治理手段,到了基亚克萨雷斯之子阿斯提阿格斯统治时期,米底民怨沸腾到极点,眼看要原地爆炸。

这时候,米底王国内部一个叫波斯的部落异军突起,加上波斯和米底相近的文化,使得他们颇受米底高层赏识。

500

米底国王阿斯提阿格斯将女儿下嫁给了波斯贵族冈比西斯一世,希望能够加强联系。

公元前590年,阿斯提阿格斯的外孙居鲁士诞生,并在公元前559年顺利成为波斯部落头领。

可令米底人没想到的是,居鲁士上台后第一时间就宣布背弃和米底的条约,并在公元前553年造了自己姥爷的反。

500

仅仅三年后,居鲁士干翻了自己姥爷,还将米底都城埃克巴坦那化为灰烬,之后,居鲁士建立全新的“波斯帝国”。

而原来的米底人由于和波斯人几近同文同种,双方很快就重新融合,大多数米底人都将自己的身份认同过渡到了波斯;但还是有一部分原来的米底上层人士对波斯充满敌意,他们认为居鲁士夺走了他们原本“富足”的日子,认同波斯就是对自己的背叛。

这个不肯归顺波斯的群体,就是如今库尔德人的先祖,他们一直不肯承认波斯皇帝的大统合法性,并时常有反对波斯朝廷之举。

500

而波斯也对这群不肯归顺“王化”的“遗老遗少”极为忌惮,实施严密管控,一旦有风吹草动,立刻抱以老拳。

在波斯帝国的不断打压下,这个群体的生存空间也被不断挤压,他们的聚居区最终被限制在今土耳其东南部、叙利亚东北部、伊拉克北部、伊朗西部,这就是库尔德斯坦的来历。

500

但这个群体被冠以“库尔德”之名,那要迟至公元10世纪后。

据考证,“库尔德”一词最早见诸文字记载要到10世纪左右的阿拉伯帝国史籍,词源众说纷纭,目前比较可靠的说辞是:库尔德一词与波斯语“戈尔德”有关,意为“勇敢者”。

500

“库尔德斯坦”一词更是晚至12世纪才出现,并且只是一个地理名词,该区域一直受波斯、阿拉伯、奥斯曼等帝国统治。

库尔德人的先祖确实同波斯帝国长期存在冲突,但那仅仅是出于对自己特权丢失的愤懑,和后来宣传的民族仇恨一毛钱干系都没有。

500

古代库尔德人

历史上的库尔德人,其实始终都没有迈向建立独立政治实体的意向,虽然有过独立意识,但其认同只是给予狭隘的部族,至于统治朝廷是谁,他们并不在乎。

虽然现代库尔德人宣称自己是“历经数千年争取独立自由”,但如果他们能和祖宗对话,一定会打起来。

因为彼时的库尔德人压根就是认同“依附强权”这一套,波斯帝国灭亡之后,库区先后有阿拉伯人、突厥人、蒙古人以及亚美尼亚、拜占庭等异族统治者,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

500

但库尔德人总是能很好地见风使舵,如他们的米底先祖为亚述人卖命一样。更有甚者,为了现实需要,库尔德人没少做出各种“违背祖宗”的决定。

500

在阿拉伯帝国统治时期,伊斯兰教也传入库尔德斯坦,并很快取代了当地的原始宗教崇拜。

而库尔德人在接受伊斯兰教后,很快就形成了强烈的宗教认同,他们为了彰显“虔诚穆斯林”的人设,拿自己祖宗开刀,毕竟“刽子手拯救”传说版本太没逼格了。

于是,12世纪后,库尔德人的民族起源就变成如下版本:

在伟大的所罗门王统治万物的时候,一日,所罗门王派他的精灵们去欧洲为自己带回五百名美女做妻子。精灵们千辛万苦挑选了五百位美人并启程返回时,突然听到所罗门王驾崩的消息。所罗门王去世了,挑选好的美女也无人收留,但精灵们不愿将这些女人随便丢弃,就将其带入深山并据为己有。精灵们和这些女人所生的后代就是现在的库尔德人。

500

这民族起源传说的2.0版本之所以这样,主要是因为所罗门王不仅在基督教、犹太教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古兰经》里也是穆罕默德之前的重要“先知”,如此这般编排也能够给自己赋予更“高贵”的标签。

到了13世纪的时候,库尔德人中还出现过一位伟大的穆斯林君主——萨拉丁!

500

他成功抵御了十字军东侵,还收复了被占八十多年的耶路撒冷,同时他宽容的宗教、民族政策也让他同时在基督教、伊斯兰教世界赢得了崇高声望,他的威名至今被后世赞誉。

而萨拉丁自然也是库尔德人最引以为傲的英雄。可讽刺的是,萨拉丁本人压根没有任何库尔德民族认同,在他的自我认知里,宗教认同最大,其次是作为埃及阿尤布王朝的君主,为阿拉伯人的利益奋斗。

500

可以说,从中世纪一直到近代,库尔德人总体上都是以宗教认同优先,其次是对所属的部族、朝廷的认同,基本没什么独立的民族意识。

不过,库尔德人由于所处的地域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客观因素,始终无法形成统一的社会政治组织形式,这也导致库尔德族群始终无法和所在国完全融合。

库尔德内部分为三个主要的社会阶层:部落民、非部落民和游牧民。

500

库尔德部落骑兵

而且,由于库尔德部落构成分散,加上流动性较大,生产方式经常变动,这三个社会阶层还会不时发生转化

有时候游牧民定居下来就成了部落民;有时一个农民失去土地而成为游牧民或被雇佣者;或者一些人聚集在一个新近获得成功的领袖人物周围成为新的部落民;有时候一个普通人或下级发动政变成为部落领导人(库尔德语:“阿迦”)。

500

这就使得库区长期处在接近无政府主义的状态,统治当局只需要和库尔德各部落的“阿迦”和宗教领袖“谢赫”(教长)搞好关系,就能有效获得赋税、兵源,统治成本很低。

而库尔德底层百姓则普遍缺乏对所在国的认同和忠诚,但同时也没有所谓的“外族压迫”概念

在1590年时,奥斯曼帝国和波斯萨菲王朝签署了一项协定,将库区平分;到了1639年,两国重新签署协定时,又宣布将整个库区划归奥斯曼帝国。库尔德人对此内心毫无波动,当地的阿迦和谢赫们也光速向新朝廷宣布效忠,并以此获得半自治的地位。

500

17世纪初的奥斯曼和波斯萨菲王朝战争

双方围绕两河流域和库尔德斯坦进行激烈争夺

对于库尔德人来说,统治自己的朝廷是谁并不重要。

3

奥斯曼土耳其,可以说是最“优待”库尔德人的外来统治者了,从塞尔柱突厥建立奥斯曼帝国早期,苏丹就对境内的库尔德各部采取怀柔政策,不仅尊重库尔德权贵的对内统治权,同时开出丰厚的条件吸引库尔德人加入常备军,并为帝国的扩张立下汗马功劳。

500

其中,1453年,土耳其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发起灭亡东罗马帝国的君士坦丁堡攻城战,在历时一个多月的惨烈战斗中,库尔德人组成的骑兵部队舍生忘死,身先士卒,付出了惨重伤亡代价后,成为奥军中第一批杀入君士坦丁堡的部队。

500

在16世纪上半叶,奥斯曼帝国的文治武功达到极盛之际,库尔德人的日子也过得愈发滋润。

主要的原因在于,帝国中作为统治民族的塞尔柱突厥人数量较少,还要面对文明程度更高、人数更多、信奉“异教”的其他民族,包括希腊人、亚美尼亚人、保加利亚人等。

500

为了增强自己的力量,奥斯曼当局选择拉拢和自己同信仰的库尔德人,无论是在官员任免、征税还是征兵方面都给予优待。

奥斯曼朝廷真诚的“惠库”政策效果拔群,在之后一系列战争中,库尔德人都坚定地站在了帝国朝廷一方,哪怕是在帝国后期,朝廷已经众叛亲离,同为穆斯林“兄弟”的阿拉伯等民族都开始造反之际,库尔德人还死守抱着帝国朝廷“大腿”不放,哪怕这腿上已经没几两肉了。

更可耻的是,在一战爆发后,奥斯曼帝国面对战事不利彻底陷入癫狂,面对亚美尼亚人的反抗,决心采取丧尽天良的“种族灭绝”政策,而库尔德人是帝国境内唯一选择为虎作伥的少数民族。

500

1915年,奥斯曼国防大臣恩维尔帕夏下达了大清洗命令,而直接负责屠杀行动的内政部长塔拉克帕夏就是库尔德人,这场蓄谋已久的屠杀在1915年4月24日拉开帷幕,屠杀首先针对的就是首都伊斯坦布尔的650多名亚美尼亚知识分子和显要人物,紧接着就是对奥军中的亚美尼亚裔军人进行甄别,并就地枪决。

而所谓“甄别”行动的中坚力量,除了土耳其宪兵外,还有库尔德轻骑兵!可以说,杀戮白万亚美尼亚人的种族灭绝行动中,库尔德人叕一次立下“汗马功劳”。

500

而在一战结束后,奥斯曼土耳其被迫与协约国签订《色佛尔条约》,放弃了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地区以及阿拉伯半岛区域的大片土地,君士坦丁堡国际化,甚至连安纳托利亚都打算进行分割,分别成立亚美尼亚国和库尔德国

500

令列强没想到的是,面对独立建国的机会,库尔德人反应冷淡,反倒是积极支持凯末尔反击协约国。

在同希腊的战争中,库尔德人踊跃支持凯末尔,得到后者的高度赞赏,为了回报库尔德的忠心耿耿,在1920年4月,由凯末尔主持的新的土耳其大国民议会中,库尔德议员在377个席位中占下72席。

看起来,库尔德人的“好日子”会一如既往,但这一次,他们栽了!

500

1923年,希腊干涉军被凯末尔军队击败,“光复”君士坦丁堡的希望破灭,协约国不得不重新和土耳其签订了《洛桑条约》。

500

按照新条约规定,库尔德斯坦被一分为四,其中15万平方公里的库区划归伊朗,约8万平方公里划归伊拉克,加上1920年就划给叙利亚的2万平方公里,从而确定了如今土、叙、两伊的边界。

同年10月29日,土耳其共和国宣布成立,奥斯曼朝廷“寿终正寝”,凯末尔政府认为,过去帝国的瓦解就是实行民族多元化,新的土耳其只接受完全单一的民族,在这个国家里,没有主体民族,也没有任何少数族裔,就只有土耳其。

500

于是,1924年4月通过的《土耳其共和国宪法》第88条明确规定:凡土公民不分种族、宗教,皆称为土耳其人

还规定:凡土耳其人,就只能学土耳其语言,不得有悖于土耳其的礼俗文化。

由此,当地库尔德人一夜之间被勒令当“土耳其人”,并特别指出他们是“山地土耳其人”,严厉禁止库尔德语言、文字以任何形式传播,说非土耳其语就是违法。

500

凯末尔亲自教授土耳其文

匹夫不可夺志,这种突然强迫融合同化的行为,在民族认同淡漠的古代尚难完成,遑论有着千万人口,并已经形成独立民族主义的库尔德人!

此举反而激发了库尔德人从未表现出的“独立意识”:我们为土耳其出生入死,也积极融入,但突然直接把我身份完全否定,不让我说自己的母语,说了就得抓起来,是可忍孰不可忍!

结果,宪法刚刚通过不到一年,土耳其的库尔德山区就爆发了以赛义德为首的东部各省库尔德部落大起义。

500

库尔德反土起义

起义不到两个月被血腥镇压,起义军领导人均被处以极刑,其中包括不少德高望重的“谢赫”长者,这一下算是捅了马蜂窝,库尔德人的民族主义被彻底触发,此后,库尔德人暴动不断。

1930年代开始,库尔德人的反抗趋于高涨,在1937年更是爆发了数十万人的大规模武装反叛。

土耳其应付的方法就一个:杀!

土军动用大量现代化兵器,包括飞机、装甲车、坦克,在不到半年时间里,直接死于土军屠杀的库尔德人就有近10万。

500

此后,库尔德武装暴动开始走向低潮,他们这才发现,那些自己助纣为虐屠杀迫害的弱势民族,本应该是同病相怜的。

土耳其对库尔德人的同化和压迫变本加厉,1960年代后,更是采取了极端的“更名换姓”措施,把原先使用的库尔德语人名和地名强行改换成土耳其语。新生儿一律使用土耳其名字。1961年当选的土总统古尔塞勒强调:“在世界任何国家里都不存在被称为库尔德的民族。”

500

时任土总理埃里姆也曾声称:“我们不承认土耳其国内有其他民族存在,在这个国家里只有土耳其人。”

但库尔德人口已经数千万,外加现代民族主义的加持,完全同化和屠杀殆尽都是不可能的。

结果,土耳其大张旗鼓的同化政策不仅未能如愿,反倒让库尔德人的统一民族认同彻底定型。进入21世纪后,土政府不得不逐渐废弃同化政策,并在2014年彻底废除了针对库尔德语在内的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限制。

500

埃苏丹拉拢库尔德人

而在土耳其强制同化的过程中,当地库尔德人始终都没放弃搞武装造反。

1978年,土耳其库尔德学生运动领袖阿卜杜拉·厄贾兰在安卡拉秘密成立库尔德工人党(PKK),其宗旨是将土、叙、两伊的库区组成独立的“库尔德斯坦共和国”。

500

在PKK成立的第二年,土耳其政府就以该党予以取缔。从那以后,PKK和土政府的冲突一直不断。上世纪90年代初,PKK武装力量较强,约有1万名武装人员,游击战的范围也从农村逐渐扩大到城市,并跨越土耳其与伊拉克国境。在1983~1998年PKK最活跃的时期,土军越界进入伊拉克扫荡约有36次之多,有些行动甚至动用了战机和坦克。

500

但进入21世纪,PKK势力不断式微,尤其是土耳其军队丝毫不顾“国际观瞻”,屡屡越境追击,目前PKK处境已经十分艰难,人数仅剩千把号人,大批人员流亡海外,其中不少去了美国和西欧,靠卖惨获得白左慈善组织的同情,勉强生存。

4

在土耳其大力镇压本国库尔德人独立运动之际,“库尔德斯坦”涉及的另外三国——伊朗、叙利亚、伊拉克也不消停。

500

因为这三国的库尔德人也都同所在国政府关系紧张,不约而同地选择裂土独立。

三国政府面对库尔德人的离心离德,坚决不“惠库”,也不学土耳其搞同化。

毕竟,同化就投入大量教育成本,同时还得给他们公民待遇,吃力不讨好,何必呢?

伊朗对此深有感触:二战时期,由于时任国王礼萨·汗亲近纳粹德国(“伊朗”就是雅利安人国度),结果遭到英苏两国出兵干预,礼萨·汗被流放,伊朗遭分区占领。

500

看到外国军队入侵,当地库尔德人马上显露出分裂企图。伊朗西部的库尔德部落领袖哈马·拉希德趁乱在萨尔达舒特、巴内等地宣布要独立建国,但美梦还没做几天,伊朗的新国王巴列维在得到美英军事援助后,立马就出兵荡平了哈马·拉希德分裂势力。

二战后,苏联为遏制亲英美的巴列维王朝,试图利用库尔德人在伊朗搞事情。

苏联于1946年1月公然在伊朗西北部的马哈巴德扶植起一个库尔德国家,名为“马哈巴德库尔德斯坦共和国”,其领导人是加兹·莫哈迈德,这是迄今库尔德人最接近建国的时刻

500

怎奈,这次独立梦也就做了1年左右,美国威胁苏联:如果不停止支持伊朗库尔德人分裂,就要核打击苏联。

彼时尚无核弹的苏联不得不忍气吞声,在1947年初撤离伊朗,苏军前脚刚走,后脚“马哈巴德库尔德斯坦共和国”就被伊朗军队光速灭掉。

500

此后,勃然大怒的巴列维将马哈巴德的库尔德人学校全部关闭,焚毁了大批库尔德语书籍,莫哈迈德本人也被公开羞辱后,在同年3月31日处以绞刑,分裂势力残余力量逃到当时苏联的阿塞拜疆加盟共和国,其后代一直生活至今。

至此,伊朗库尔德人连原本自治的权力都被剥夺,此后再未有过大规模叛乱事件。

500

伊朗库尔德人

叙利亚在老阿萨德(现任总统巴沙尔父亲)统治时期,干脆就不承认东北部艾因阿拉伯(科巴尼)一带的库尔德人是叙利亚公民,直接认定他们为无国籍人群,不能享受叙公民的任何待遇,包括平等就业、教育、医疗等都是做梦。

500

如果你受不了,那就赶紧“润”出去,至于去哪,随便你,别在叙利亚待着就行,想当阿拉伯人,你不够格!

如果库尔德人不愿离开,那就得忍受“非国民”歧视政策,要是武装造反,立刻强力镇压。

原本,叙利亚库尔德人势力最为薄弱,在2011年前,还是很“安分守己”的。

但2011年,“阿拉伯之春”席卷中东,叙利亚爆发惨烈内战,阿萨德政府军为集中兵力,主动放弃幼发拉底河东岸大片区域。

500

当地库尔德人立刻组织独立武装“叙利亚民主联盟党领导的人民保卫军”(YPG),宣布高度自治,不再听从叙政府号令,但对于反巴沙尔的“叙利亚自由军”同样没好脸色。他们在2014年ISIS崛起后,开始在西方国家支持下,同ISIS交战,并打出不错的成绩,一度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获得了极大的同情。

500

YPG的勇敢反恐值得赞许,但他们作战的目的还是在国家动乱、政府无力顾及时搞分裂。

可叙利亚政府管不上,土耳其政府却要来管,理由是是YPG与PKK关系密切,其许多基层军官和骨干力量都得到PKK的支持,同时,YPG还多次对外宣传要“解放全库尔德斯坦”。

500

库尔德女兵

于是乎,埃苏丹在2018年1月20日对叙库尔德武装发起名为“橄榄枝”行动的攻势。

YPG面对装备精良的土军,被打得一路溃退,穷途末路才想起向叙利亚政府求救,但叙政府恼恨于库尔德人之前的背信分裂,消极支援,使得大批YPG武装亡于土军枪口。

500

直到土耳其侵占阿夫林等区域后,库尔德人终于同意叙政府军进驻当地,并积极表忠心。

目前,叙政府军在俄军的支援下,终于同在叙库尔德人携手抵抗土军,后者暂时避免了被灭亡的命运。

伊拉克库尔德人的经历则更加曲折艰险。二战前后,伊拉克北部的库区就酝酿着独立建国。到1946年,当地库尔德人在威权人物穆斯塔法·巴尔扎尼的策动下,成立了“伊拉克库尔德民主党”从事反政府活动。

1961年,当时的伊拉克卡塞姆政府在稳定国内局面后,举兵进攻库区,但屡屡受挫。

500

等到1968年伊复兴社会党上台后,时任总统贝克尔一度采取怀柔政策,尝试着拉拢库尔德人,声称不会像土耳其那样强制同化,只要库尔德人尊重国家领土主权,就可以得到自治权;还于1970年3月达成协议,给予库方极大的自治权利。

但双方在石油、管辖区等各种权益分配上分歧巨大,加上库尔德人曾经的反复态度,伊政府在1974年宣布要加强在库区的权威。

没想到,库尔德人立刻造反,还里通外国向伊朗巴列维王朝及美国求助,得到了不少军火支援。伊拉克政府彻底丧失了耐心。

等到两伊战争后,萨达姆政府恼火于库尔德人不断制造分裂麻烦,决心武力清缴,在1988年7月发起大规模进攻,杀害成千上万库尔德平民,并导致数十万人逃亡。

500

但随后不久,萨达姆作死入侵科威特,引发海湾战争,萨达姆在被暴揍一顿后,元气大伤,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了削弱萨达姆政权,在1991年4月30日打着“保护库尔德人”的幌子在伊领土北纬36度以北划出了一块面积大约为4∙4万平方公里的“禁飞区”。

500

至此,伊政府军被彻底赶出了北部库尔德自治区,双方开始了十年的对峙,伊拉克库尔德人依仗美国飞机的撑腰,时不时武装袭击政府军,并在阿拉伯人地区烧杀掠夺。

500

2003年,美国再度入侵伊拉克,库尔德人马上出兵配合美国,并侵占了一些原本属于伊政府的土地,并公然宣布要独立建国,但一直遭到伊政府强烈反对。

2014年ISIS崛起,伊政府军一度大溃败,伊库区打着反恐名义占领了大片自治区外的土地,其中包括大量产油地,并公开进行全民公投独立(92%赞成票),但碍于美国要求“统一反恐”的施压,一直没正式宣布。

500

而伊政府军在击溃ISIS后,顺势北上,将库尔德夺占的阿拉伯区域全部收复,伊库尔德武装在失去美国援助后,全线溃退到回合法线内,一直维持至今。

尾声

读完上述历史,相信许多朋友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国有难,库必乱

不论是在上古时期的亚述,还是近现代的土耳其,中央政府强势之时,库尔德人往往依附强权,为虎作伥;一旦中央式微、国家崩溃之际,库尔德人常常第一时间卖国投敌,挟洋自重。

这种生存模式,使得库尔德人哪怕已经屡次被“卖”,有机会还是甘愿再次往火坑里跳。

500

库尔德有句谚语:除了连绵的群山,我们没有朋友!

实际上,库尔德人连“同族”之间都缺乏稳固的信任。

伊朗、伊拉克的库尔德人虽然都在闹分裂,也都想囊括整个“库尔德斯坦”,但在两伊战争却出现这样可笑的场景:伊朗支持伊拉克库尔德人造反,伊拉克同样支持伊朗库尔德人叛乱。

500

我们经常听到库尔德人总是被队友“出卖”,可当回顾历史就不难发现,库尔德人自己又何尝是一个“好队友”呢?

在库尔德人的千年故事里,他们绝非一个纯粹的“无辜受害者”角色,不仅是“被卖而不自知”,同时也是“卖人而不自知”。

500

参考资料:

唐裕生:库尔德人问题的发展历程与前景 

ARSLANS, 2015. Language policy in Turkey and its effect on the Kurdish language [D]. 

Western  Michigan University: Graduate College: 1-103. BALI R.N, 2001. 

Musa’nin evlatlari cumhuriyetin vatandaSlari [sons of Moses, citizens of the  Republic] [M]. Istan

知乎:狼天行VVL、地球知识局

刘景珍:土耳其库尔德语言政策述评:从隐形化到逐步开放

徐驰:百变的精灵始祖 ———关于一则库尔德人的族源神话 

董漫远:库尔德问题与中东局势 

敏敬:土耳其库尔德民族主义的起落

雷炎:库尔德人建国 “被出卖的历史”  

马丁·凡·布鲁尼森:《阿迦、谢赫和国家-库尔德斯坦的社会政治结构》

米切尔 M·冈特:《土耳其的库尔德人》

米列尔:《土耳其现代简明史》

朱克柔:《库尔德民族运动与库尔德问题》

RSLAN S, 2015. Language policy in Turkey and its effect on the Kurdish language [D]. Western  Michigan University: Graduate College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