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不是一个值得我们忧虑的对手呢?

【本文由“木百年康”推荐,来自《美媒扬言“不许中国继续主导美国太阳能产业”,评论区太喜感了》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duan duan
  • 陈经不是印吹,而是论证了超大规模单一市场是现在经济发展强势的一个重要条件,进而论证印度在发展中国家中具备特殊发展优势,潜力远超越吹口中的越南。
    这一点要讲清楚,不要无脑黑。

所以说,只谈经济,至少也是“一叶障目”吧,这个世界本就没有单纯的经济问题,尤其是从国家的角度衡量。

印度,是不是“超大规模单一经济市场”?

当然是啊,不仅如此,不远的未来,还会是“最大”。

那么印度是不是一个值得我们忧虑的对手呢?

这就见仁见智了,至少我不会这么认为。

中国作为“超大规模单一市场”,实现强势崛起,后劲汹涌,目前仍在高速成长期。

但中国能做到这些,是有前提的,即高度组织化,高度的文化认同,国家认同。

以上两条或三条,条件极为苛刻,是“工业化”强国之路的必备条件。

以明末为例,江浙手工作坊规模动辄雇工过万,几大国际“硬通货”畅销无阻,这么好的条件,不但没有顺利过渡至工业革命,反而国破家亡,为何?

文化,国家认同,明末都有,就是缺了高度组织化这一条,结果就是,繁盛的沿海商贸经济,只养肥了一小撮人,由此带来的通货膨胀,土地兼并,粮食紧缺等等弊病,却需要整个国家去承受,帝国的身躯上被切出了一道深深的血痕,越切越深,直到无法维持。

改开四十年,沿海经济的崛起,有多少内地各省的支持?

就说东北,能源,矿产,人才,付出了多少?

没有全国一盘棋,没有高度组织化的资源调配,哪来的强势崛起?

没有高度的文化,国家认同,又怎么让人承受如此巨大的付出?

换个角度,欧盟成立这多年了,“单一市场”够大了吧,结果呢,我们今天说,可以提前为他默哀,恐怕并不夸张。

高度组织化,文化认同,国家认同,印度具备哪一条?

这个世界上最滑稽的事,就是看中国崛起了,觉得自己也行。

在十亿人口级别的国家内,达成这三个条件,中国用了多少年?

是建国以来70年吗?

错,是中华文明5000年。

不要用英法德日之流,甚至新加坡,来跟中国作对比,根本没有可比性。

体量完全不在一个级别,做同样的事,难度就也不是一个级别。

好比说,刘邦问韩信,我能带多少兵,韩信笑曰,“陛下可将兵十万”,刘邦不服气,就问韩信那你自己呢,韩信回说,“多多益善”。后面说的“将将”,那是韩信客气,不想把天聊死,都多多益善了,不是“将将”是什么?

如今的中国,就高度组织化,高度的文化认同,国家认同这三条,看印度,看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大致都是韩信这个心态。

站务

  • 观网评论4月爆款文章↓

    4月初,美国财长耶伦访华,一时间“中国产能过剩论”被炒作起来,观察者网专栏作者陈经从“三个美国女人”的独特角度,阐释了中国产能包括新能源产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还对美国政......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