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放辣椒面到装脉冲火箭,我军算是把迫击炮玩明白了丨轻武专栏
这也叫迫击炮?
大家好,我是头像机枪一样秃秃秃秃的排稿少女梦小二
迫击炮是一种结构简单、轻便易携的曲射火炮,特别是在弹少炮更缺的八路军里,步兵炮、山炮这种大家伙在全军都只有百门左右,炮兵的主力装备还得是迫击炮。
▲击毙“名将之花”阿部规秀的迫击炮
虽然手里炮不多,但穷日子过多了脑袋就灵光,迫击炮也算是让中国军人给玩明白了,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再到现在的现代化强军,都少不了迫击炮的身影,而且越玩越花!
比如在迫击炮里加辣椒面这种整活,并不是神剧里杜撰的桥段。在1940年的百团大战中,“迫击炮神”赵章成将军在进攻管头据点时,就把20发迫击炮弹的部分炸药换成了辣椒面,然后抵近至敌150米处,用这20发“辣椒面迫击炮打下了4个碉堡!
装了辣椒面的迫击炮虽然好使,但由于迫击炮作为曲射火炮弹道过于弯曲,在进攻碉堡时就需要“上刺刀式抵近射击”,但这样无疑就会成倍增加危险,那么就把迫击炮改成平射炮吧!
由于迫击炮是通过炮弹滑落时的撞击底部的撞针来击发的,而放平之后炮弹在下落时就没有足够的速度撞响底火。为此,时任太行军区司令员的刘伯承和政委邓小平,就把时任炮兵主任的赵章成叫来了,还从各军区调来了十余名用炮的好手,由赵章成挂帅专门研究怎么用迫击炮平射碉堡!
起初,炮神和他的炮将们想出的法子是用一端绑着绳子的高粱秆先把迫击炮推到炮筒里一段距离,然后猛地一拉绳子,高粱秆就把迫击炮猛地顶到撞针上击发,但是这种方法很明显非常危险。
后来受到日军八九式掷弹筒的启发,决定在迫击炮的炮尾增加一个拉发装置,将炮弹轻轻滑落至底部,再用手动击发装置发射炮弹。这样的改造并不影响迫击炮曲射时的正常使用。这种曲射、平射两用的迫击炮在抗日战争时期被各地兵工厂纷纷改装,为进攻日军坚固工事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对于“炮神”赵章成来说,这都属于基操。赵章成的成名之战是在强渡大渡河时。当时红军在渡河时遭遇对岸3个机枪火力点压制伤亡惨重,指挥战斗的红一团团长杨得志就找来了赵章成,因为赵章成会一手单手开炮神技。
当时赵章成只有一门光秃秃的迫击炮炮筒,而且只有3发炮弹,只见炮神把炮筒往地上一戳,不用座板、无需炮架,左手扶炮、右手放炮。一时间,手起炮落,3发炮弹干掉敌军3个火力点!单发、威力大,是炮狙!
此战之后,主席亲封赵章成为“神炮手”,林彪更是称其“技术达到了艺术的标准”,什么炮架、什么座板,什么标杆,赵章成的眼就是尺!全军上下只此一人!
赵章成的这种操作叫做无炮架应急射击,在战时有着很高的实用价值,即便迫击炮只剩一个炮筒都能继续发挥战力。上世纪60年代八一制片厂还专门请来赵老爷子亲自示范这项神技并拍成教学片在全军推广。当时赵炮神已经60岁,一手扶炮一手放炮仍然能打出1秒1发的高射速。
但单手放炮操作不规范容易造成极近弹,并且手扶炮筒发射对炮手的心理素质有一定考验。在上世纪90年代,我军曾在训练无炮架应急射击时出过安全事故,后来就停训了二十余年,直到2014年第41集团军首次在训练中恢复单手放炮的训练。
后来到了解放战争,咱的条件好了,迫击炮的数量上去了就又开始琢磨怎么提高迫击炮的威力了,而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就是加药!
于是赵章成老爷子又发明了一个叫“棒棒炮”的玩意,简单点来说就是用迫击炮把炸药包顶飞出去,以此弥补在攻坚战中大口径火炮的缺乏。具体使用方法就是用一根直径略小迫击炮口径的木棒,头端绑上炸药。
然后将迫击炮尾管放入改装过的带有手动击发装置的迫击炮管内,把炸药杆塞进迫击炮筒内,而后先点燃炸药杆上的炸药包,再利用迫击炮尾管上的装药爆炸产生的推力把炸药杆送上天。
“棒棒炮”在淮海战役中可谓是大显神威,当时中野11纵31旅曾把全旅半数的60mm迫击炮都用来发射“棒棒炮”,用小口径迫击炮打出大口径火炮的威力。
但是“棒棒炮”的缺点也很明显,在发射时用于抛射炸药杆的尾管会留在炮筒内,在发射下一发前还需要先把炮筒里的尾管和木渣子倒出来。后来解放军开始把炸药杆和迫击炮的炮尾相连一起抛出,但是毕竟是土制的法子,精度和射程都很有限。
在建国之后,我军开始研究正规版的“棒棒炮”了,也就是长弹和长炮榴弹。长弹相当于就是一个拉长版的迫击炮弹,弹体上的定心部用于密闭火药燃气,而定心部前端的弹体内则全装有炸药,相当于就是制式化的炸药棒。
但是军工口觉得这样还不够,又在长弹的基础上为其配上炮榴弹,可安装在长弹的顶端,组成长炮榴弹,相当于就是制式化的“棒棒炮”,顶部的炮榴弹就相当于当年绑在木棒上的炸药包。
60mm的迫击炮使用的炮榴弹弹径是120mm,这个威力增幅不用我多说了。甚至在1964年的一次全军工程兵大比武上,有一个表演项目是用82mm迫击炮对空发射长炮榴弹,来杀伤空降伞兵,简直丧心病狂!
60炮的潜力可不止于此,我国研制的第一代63式60炮虽然重量轻便于机动,但是射程较短。经过一代代军工人的不懈努力,第三代60炮PP93式射程直接飙到5532米,与82mm迫击炮射程相当,是全世界同口径迫击炮里射程最远的。
PP93式还有独创的套筒式缓冲机,在射击时前定位环随炮身共同后座,而后定位环可相对炮身滑动,后座时便可压缩前后定位环之间的缓冲簧,达到减小后座冲击力的作用。
到这里,迫击炮至少还都有些迫击炮的样子,但还有很多迫击炮是我们一看到的第一想法是:这也叫迫击炮?
比如我们前段时间介绍过的PCP-001型82毫米车载速射迫击炮,虽然其前身是前苏联的矢车菊速射迫击炮,但是矢车菊是需要车辆拖曳的,而中国直接来了个车炮合一,在猛士底盘上撞上了个可360度旋转的炮座。
短短2秒之内,PCP-001就能打出迫击炮弹夹内的四发迫击炮,然后就可以用百公里每小时的最大时速开溜,跑到下一处发射阵地再来个一梭子。这种采用弹夹供弹、后膛装填的迫击炮,除了炮弹还基本和传统迫击炮长得一样外,基本上已经没有传统迫击炮的特点了。
还有05式120mm迫榴炮,可以平射榴弹炮也可以曲射迫击炮,不过最重要的还是机动能力,在参加2015年俄罗斯国际军事比赛的时候,05式120mm迫榴炮就去砸场子了。
未自带比赛装备的其他国家都是用俄方提供的120mm迫击炮,用卡车拖着到射击场地然后架炮、开炮,咱直接05式一路扬尘地开过去,打完就跑了还拿了个冠军,那场面确实有点不给主办方面子。
除此之外,还有我国目前用于出口的CS/SM5式120毫米自行迫击炮,配备了先进的火控系统和自动装填机,只需要2人就可以进行操作,一人动动手指操控火控系统,一人把炮弹放到半自动装填机上就行。
甚至陵川工业的这款新型120毫米车载自行迫击炮还配有制导炮弹,在空中可通过炮弹四周一圈的脉冲火箭调整炮弹姿态和轨迹,首发误差甚至不超过1米,就是炮神来了也得感叹科技的力量。
更多有趣好玩的军事文章、视频、图片、电影、游戏,请关注“军武次位面”微信公众号。打开微信,公众号搜索“军武次位面”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