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女方又不想给彩礼的男人是极度自私的,彩礼在我心中,就是女方父母应得的回报

【本文来自《现在有些女性的家长,他们的思维非常封建,跟不上时代,所以才出现了天价彩礼》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为什么不能从站在女方父母的角度来想想呢。

一开口就指责女方的父母封建,贪财,

男方娶女方,是不是也应该照顾女方的父母,每月给女方的父母生活费,

娶女方又不想给彩礼的男人是极度自私的,

彩礼在我的心目中就是一笔给女方父母的赡养费,

我认为这是女方父母应该得到的回报,(对方要不要是另一回事)

(我每月给岳父母3000元的生活费,年节生日另给一笔,今年春节时是二万元,他们也包回一万元给我的子女,因为我结婚时,我刚刚开始创业,没有钱给彩礼,双方说好,以后55岁后承担生活费和医疗费,)

热门评论 22

  • 柳欣 水煮鱼砖家
    全部楼层
    好好的蝴蝶姐姐
    此评论已被屏蔽
       彩礼只能淘汰财富不合格的求婚者,而财富合格者中人渣可不少。若以财富论合格,王思聪算是上品,其沾花惹草的毛病只是雅好。如果说彩礼是中国的优良传统,那么请你完整地继承这一传统,去了解一下在收了彩礼之后女人所必须遵循的义务,最经典的文字请参照东汉时班昭、三国时荀爽,两人都写过《女戒》,你做得到吗?拿彩礼的时候叫喊继承传统,履行义务时叫喊妇女解放,核心就是个人利益。
       彩礼在大家庭制度的古代农业社会,有其合理性。女儿出嫁后与娘家基本脱离关系,每年只有春节期间可以回娘家,父母去世则连这一权利也没有了。女儿出嫁前所创造的劳动财富,都给了公婆家,而自己父母有病只可短暂探视,不能出钱出力。女儿不负责赡养父母,与此关联的是不能继承遗产。嫁出去的女儿就真正是泼出去的水,所以才有以“养大女儿不容易”为理由要彩礼,这是女方家长在失去财富、亲情之后应该得到的补偿。
       但如今是现代社会,传统大家庭已经不存在,建立在传统大家庭基础上的婚姻彩礼也就失去了存在基础。女方家庭养大女儿不容易,男方家庭养大儿子也不容易,现在也同女方家庭的女儿一样离开了,去建立起自己的小家庭。男方家长也丧失了自己儿子的那份劳动收入,此时再去找男方家长要补偿,就说不过去了,因为过去的彩礼是根据谁受益谁付补偿原则,如今只能去向女儿女婿的小家庭去要,而小家庭给出的补偿就是承担赡养义务。这种赡养采用一次性付清的彩礼形式也可以,但请记住,拿了彩礼后就两清了。
       过去是女方进入男方家庭,称之为嫁,但如今男方也进入了女方家庭,成为家庭成员,也是一种嫁。法律规定子女都有赡养父母的义务,没有明确包括儿媳女婿,但很显然,赡养工作没有配偶的协助是不可能完成的。当前由女婿来赡养岳父母的情况太多了,女儿出嫁已经不是泼出去的水,女婿在女方家庭中起到的作用,与女儿在男方家庭中起到的作用完全相同,那么男方家庭不是也有理由向女方家庭收取费用吗?在老式婚姻中,真正的原则不是男方要付彩礼,而是婚姻的获利方向损失方补偿,所以反过来当男方入赘时,获利的是女方家庭,此时女方家庭就要向男方家庭付彩礼。
       现如今彩礼依然还存在,自然也有它的理由。婚龄男女的数量大致相当,分层也大致相当。女性要高攀,很大数量不在同层人群中择偶,男性却可以下娶,所以大龄未婚人群中,高档次的是剩女多,低档次的是剩男多。低档次剩男可以用过彩礼来争夺稀缺资源,而高档次的剩女却不容易钓到洋金龟婿,又不好意思倒贴去加入争夺国内资源,所以彩礼似乎就成了当前普遍风俗。
       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过去各阶层都不讲彩礼,只是近年来外来人口加入太多,无形中将老家的彩礼风俗带来了。
  • 罗马罗曼 漫画桌游和ai技术爱好者
    我想问各位女性一个问题,你们收到男方彩礼后是给自己父母呢还是自己拿着?如果是父母拿着,你婚后买衣服去旅游等提供生活质量的行为能从这笔钱使用吗?如果不能从中使用,那不是意味本来可以作为夫妻共同能支配的财富被转移到丈母娘家了,而自己两口之家的婚姻生活质量因此下降呢?恕我冒昧,我很难理解一个女性要冒着自己婚姻生活质量下降的风险也坚持要男性在婚前付彩礼(有的为付彩礼还要负债,我真的不知道这样婚后生活要怎么维持一个舒适的水平)的做法,为啥不能把彩礼作为婚后夫妻共同支配的财富使用呢,这样女方也能享用,并且维持生活质量在一个高水平,这样何乐而不为呢。
  • 我确实是不想给彩礼,也不想照顾女方父母,正如我从不期望女方照顾我父母,或者给多少嫁妆。买房要么一人一半,要么一人一套。这不是自私,这是公平,以及确保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
  • 感觉热评都没说到点上。
    在古时候,彩礼和嫁妆是对等的两件东西,彩礼是女方收了,而嫁妆则是男方收了
    虽然大家大户里嫁妆的归属权和使用权都属于新娘,但除非夫妻和离了,嫁妆最后是要给新娘的儿女的,相当于遗产,最终等于还是留在了男方这边。
    而小门小户里,嫁妆(如果有的话)基本就相当于男方拥有和使用了,这和女方拥有彩礼是对等的。
    但是,现代社会里,因为财产权的规定,哪怕女方有嫁妆,但却是属于她个人的财产,一旦离婚,是可以拿回的。
    而彩礼却没有这种保护,给了就是给了,没见几个离婚后退回的,法律对这一块是空白(有归还的判例,但是没有明文法条解释)。
    所以,只要彩礼和嫁妆都有,且价值差距不大,那就不算什么事
    或者规定一旦离婚,各自归还,也不会有事。
    但是现在的问题就是,不对等。
  • 浙南这里就不兴彩礼   这里是十里红妆   逻辑是这样的   我深深的爱着我的女儿  但是我不能和她过一辈子  以后她要嫁出去 我希望我的女婿也能像我一样爱她  所以我是有求我的女婿的  所以我给我女儿丰厚的嫁妆 希望我女婿和我一样爱我女儿 而且我女儿有了这些嫁妆以后会有底气些     你们看懂这个逻辑了吗     一句话 有钱的嫁女儿  没有钱的卖女儿   
  • 大步流星 友直友谅友多闻
    我是四川人。
    我父母结婚也没什么彩礼。
    问他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没有。从来没听说啥彩礼这回事。
     
    不知道,现在这东西,怎么就成了“传统”文化了?

     
    另,本人杏林传家,几代中医。老人非常传统,老县城民国时期城门翻修,匾额还是我家先辈的手笔。
  • 人在深圳,看到这个帖子说我真的只能说社会发展太快,以至于大家在不同地区的认知已经开始割裂了。
    我认识的在深圳结婚的无论男女方哪家不在深圳甚至都不在深圳的,基本都是过年时候一年呆一家,或者直接约着一起出去玩,有事情也是双方一起照顾,像这种结婚=女方“嫁入”男方的说法已经是我不知道多少年前的印象了,毕竟两个娃不是一个姓的情况我也知道
  • 黄立 农村,三到一线城市都生活过。 科研转IT。
    “彩礼在我的心目中就是一笔给女方父母的赡养费”,已经写得很清楚了,只是“在你心中”而已,你心中怎么想是你的自由,但是你不能用你的想法去要求他人。
    不管是法律上还是社会习俗上,彩礼就是彩礼,彩礼不是赡养费,给了彩礼并不等于给了赡养费,不给彩礼也不代表没有尽赡养义务。
    另一方面,对女方父母有赡养义务的是女方本人,而不是男方。民法中的近亲属就包括配偶而不包括配偶的父母。你如果分不清里面的差别,就应该好好向身边人学习。
    那个评论给我的感觉就像,认为给小费“是对劳动人民的尊重”,上赶着给小费还因此觉得自己特高尚,其他不给小费的人就是自私。
  • 其实我感觉大家都没有深入的探讨这个问题,两个家庭的结合,意味着金钱,权力或者资源,责任,地位的融合,很难有客观百分百公平的婚姻,但是大家可以互相找平衡,比如说在古代,男方给的彩礼多,女方如果嫁妆少,娘家能提供的后续的权力和资源支持少,那么女方嫁过去,家庭地位肯定是相对比较低的,承担家庭内部责任也会更多一些,这样大家也能平衡。如果女方嫁妆多,娘家后续提供的权力和资源支持强,那么女方嫁过去肯定就地位高,这样大家也能互相平衡。
    但是就搞不懂现代有些婚姻,要求男方提供彩礼,女方带少量或者不带嫁妆,婚后娘家也没任何权力和资源支持,女方还不承担家庭责任,然后还要不停的贴补娘家,感情好事全部被女方一家人占了,那当然男方就觉得不平衡啊。
    婚姻,其实本质上是一门平衡的艺术
  • 全部楼层
    好好的蝴蝶姐姐
    首先,结婚难与彩礼关系不大,我认识的人中,没听说谁拿不起彩礼不结婚的。老话说得好,寒门出贵子,20岁拿不起,30岁应该拿的起吧。男孩去不了媳妇,
    标准是22岁毕业,你觉得30岁能给得起多少钱的彩礼?按一般人算,在一个准二线城市刚毕业大约能拿到3500(社保缴纳个人部分后剩3300左右,如果再交公积金那就只有3000都不到了),每年按涨薪10%计算,8年后的薪资是原来的2.14倍,约为7500。

    以下费用按每月算:租城中村房租水电550(房租450,水电100),吃饭1050(每天35),话费+宽带费80,衣服鞋子60(每年2双鞋共150,夏季4件衣服裤子共200,春秋季2件衣服裤子共150,冬季1件衣服裤子共200),交通120(每天往返4元),日常用品60,社交50,人情20(一年按240算),物品折旧20(包括电子设备、电器等),给父母200,生病20

    以上这些算下来每月合计要花费2230元,而且这种还是属于比较省的,大部分人都做不到(正常区间应该在25000-2800之间),到手3300的话基本不剩什么钱的。物价上涨按每年5%计算,第1年可存0,第2年可存6000,第3年可存8000,第4年可存11000,第5年可存13000,第6年可存17000,第7年开始谈恋爱,谈恋爱后每年可存款数会直接变成原来的10%以下,千万别拿以前的年代来看现在的消费。也就是6年内可以存大约55000,而且这还是要保证收入增速在10%以上时才能达到,有很多人在30岁时都没达到7000+的。

    所以光凭自己靠省钱最多也只能存5W左右的钱,正常情况下剩个3W差不多。如果彩礼大约是在3-5W内个人觉得是合理的,但是如果还要求房+彩礼,那不靠父母绝对给不起,因为父母最多给你出个房子首付,或者不要求房子但是要求十几二十万彩礼,那也一样给不起。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445
最热 最早 最新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