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意的网大春节档
作者 / 朱星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用来形容今年的中国电影春节档再合适不过。
无争议不票房。一边是院线电影:《流浪地球》、《疯狂外星人》、《飞驰人生》、《新喜剧之王》等影片,成就的2019春节档,话题和票房双赢的热闹场面;一边则是《济公3》、《暴走财神》、《霍元甲之精武天下》、西游IP网大,成绩不佳,闯“春节档”失利。
根据娱sir盘点预估,2019年春节期间实际上线7部网络电影,加上爱奇艺和优酷推出的春节档网大片单中的影片,共计17部。初步估算,网大春节档总票房超不过5000万。要知道,网大目前的票房天花板单片分账为5078.4万。
基于影片热度和话题讨论量来看,目前分账极有可能位列前五名的分别为:《齐天大圣之火焰山》、《济公之降龙有悔》、《齐天大圣之大闹龙宫》、《霍元甲之精武门》、《西游传奇之宝象国斗神纪》。即便如此,就目前的市场表现看,(最终的分账成绩以官方公布的为准),五部影片在春节期间的票房均没有过千万。
这意味着什么呢?网络电影,闯“档”失败。又或者,网大是否形成春节档,都有待商榷。
失意的网大春节档
简单科普一下,所谓春节档有两种时间说法:一是除夕到初六,二是初一到初七。(科普春节档十大误区:你真的了解春节档吗?)
娱sir综合了下两个时间节点,盘点了网络电影诞生五年以来,春节档期间上线的影片信息,如下图所示:
表格盘点时间节点批注:
2015年2月18日——2月25日
2016年2月7日——2月14日
2017年1月27日——2月3日
2018年2月15日——2月22日
需要特别声明的是,2015年网络电影初具规模,春节档期间并没有影片上线。
如图所示,可以明确的是,五年以来,网络电影在春节档期间,基本没有一部爆款。表现最好的《济公之英雄归位》,点击量在9449.68万,分账也在2000万左右,放在头部网大中看,也仅属于中等偏上。
当然,我们也很欣喜的看到,五年以来,网络电影从春节档零影片上线到如今,爱奇艺、优酷等视频平台先后推出春节档片单。其中,从2016年到2018年,点击量和分账呈上升趋势。在娱sir看来,2017年的《大梦西游2铁扇公主》和2018年的《济公之英雄归位》,两部片子,对于网大春节档是有一定意义的,带动了网大在春节档期间的热度。
值得一提的还有,2018年2月1日上线的网大《灵魂摆渡·黄泉》,其口碑、票房、话题等多维度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拉动了2018年网大春节档乃至全年的票房与发展。也正因如此,行业内对于今年春节档期间,网络电影的期待值也增加了几分,但事实是,今年的市场表现很一般,连续两部票房还不错的《济公》系列也失灵了。
猫眼数据显示,2月5日上线的《济公之降龙有悔》,截止目前,分账也仅930万,位列第一。如果严格按照春节档票房结算日期到2月11日的话,《济公之降龙有悔》的分账为819.6万(ps:猫眼仅显示爱奇艺网大分账实时数据)。
优酷方面,尽管确切的分账需等到3月15日进一步公布,但就热度值、话题度以及其他公开数据综合显示,期待值较高的《齐天大圣之火焰山》、《霍元甲之精武门》等几部影片,表现也没有很抢眼。
2019年2月1日——2月19日
(包括爱奇艺、优酷推出的春节档片单)
此外,娱sir发现,喜剧和动作两大类型是网络电影在春节档期间,上线占比较重的题材。这和春节档初成立时,院线的路子差不多。但需要注意的是,前人栽的树,乘凉还可以,如果乘的久了,大概就真的凉了。回过头来看,近三年,尤其是2018年的电影市场和2019年的院线春节档片单,喜剧或者说题材,显然不是观众或市场考虑买票看否的重要因素了。
春节档起于2010年的《阿凡达》,而成于2013年的《西游降魔篇》。照此内推的话,网络电影春节档似乎仅成立于2018年《济公之英雄归位》,但成于哪一年、哪一部片子?目前看来,从业者们还需努力。
网大闯“档”失利的六大因素
一定维度上看,网大春节档的说法,也初具规模。但,网大2019闯“春节档”失败,显然已成事实。
17部影片中,爱奇艺、优酷、芒果tv分别上线10部、6部、1部,爱奇艺和优酷相继推出春节档片单,而向来神秘布局的腾讯视频期间一部网大也没有。
制作上相对层次不齐,既有《齐天大圣·火焰山》、《霍元甲之精武天下》等投资千万之上的的影片,也有《丫山情》、《最长一梦》、《三兄弟》等陪跑的小体量网大;题材上依旧集中于喜剧、古装、爱情三大类,突破不大;阵容上,倒是多了许多昔日的港星助力打call,譬如曾志伟、李若彤、苑琼丹、周海媚等,也有近年来混迹网大的陈浩民、王晶、林子聪等。但,效果微乎其微。
重点在来说说内容上,剧本完整度尚可。但新颖度、故事的说服力、可看度,还是犯了网络电影老生常谈的问题。细看,大部分影片,还是以翻拍一些老IP为主。结合这两年的市场表现看,IP翻拍之于网大,或许有一定的票房、关注度保障,但要诞生出一部口碑和分账双高的网大,就其发展现状和翻拍影视的双刃剑效应看,难上加难。
究竟问题出在哪里呢?娱sir总结了以下六大因素:
1、 网络电影自身的影响力和内容。一方面,基于网络电影的播出媒介,大部分人下意识将网络电影划分进网生内容,而不是归为电影。再者,网络电影的发展态势,尤其是内容本身,还不够支撑起“春节档”这样的大档期。院线电影尚且需要几十年上千部影片的沉淀,网大发展再快,也需要内容的打磨;
2、 内外交困。2019院线电影的强阵容、短视频、旅游等其他休闲娱乐方式分散受众时间,留给网大的机会并不多;
3、 平台方、片方等从业者对于网大档期(排期)的话语权和重视程度。据了解,目前,网大的排期、定档大部分还是取决于平台的审核周期。再有就是,关于网大的档期,过去几年并未形成常规,大家重视程度不高;
4、 网络电影营销。关于网大的营销,同样是滞后的,近几年的网大,在春节期间以及其他日子,并未出现令人惊艳的营销案例。加上网大尚还处于发展的探索期,没有一个很确切的定数。今年春节档期间,就出现临时定档或延期上线的影片。这样一来,最直接受营销的就是营销宣传;
5、 具象化看,网大还是过度依赖于近几年的一套大数据成功论。不论是题材还是故事的创新、市场的探索,均不足;
6、 演技大于流量。明星之于网络电影,影响力实属一般,反倒是分割了制作成本。这一点,在院线电影同样也越发明显。
不过话又说回来,网络电影属于近几年互联网发展下的新产业,确实需要时间和时机沉淀和打磨。
结语:开局失利
网大2019之路并不好走
站在2019年的伊始,春节档的失利,在娱sir看来 ,对于网大,更像是一剂温柔的警醒良药。
经济大环境的不经济,直接影响到了各行各业。尤其是去年影视税收震变,使得影视行业人人自危。网络电影作为中国影视行业的一部分,自诞生以来,以小见大便被视作是其一大优势。随着行业的发展,网大的制作成本不断增加,分账天花板亦在不断被打破,制作水平也在不断变好,2018年全网全年市场近7亿,不否认,一切在向前走。
但需要指出的是,网大的整体态势和格局,依旧没有打开。换句话来说,五年上线影片近万(包含被下架网大),但真正出圈、被观众和市场记住的影片,屈指可数。此外,视频平台需要网大拉新会员用户,网大想在平台分走更多的钱。二者之间距离一个平衡发展的状态,目前来看,倾斜度还有点多。
这些年,网络电影取得了一些成绩和认可,看起来,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发展着。但未来,随着中国影视行业用户的迭代,其他娱乐方式的兴起与发展,留给网大的时间和机会,还剩下多少?想来,这是所有从业者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单说接下来,在经济形势不好的2019年,如何在稳住过去几年网大拿下的成绩单基础上,有所突破,就很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