蹿红的桌面电影,是什么“鬼片”?

500

500

  一种名为“桌面电影”的电影类型近期频繁进入人们的视野,但大多数人对它的了解还只停留在名字上。

  “桌面电影”到底是什么?它的魅力点在哪?为何能凭借小成本获得大收益?

  今天小印就带大家深入了解一下“桌面电影”

500

  “桌面电影”走红?

  想象有一天,你捡到一台笔记本电脑。

  出于好奇,你破解了密码,继而发现这台电脑格外卡顿。

500

  请教懂电脑的朋友后,你找到了一个名为“奉献”的隐藏文件夹,里面装满了视频,内容是绑架、囚禁、虐待、非法入侵……

500

500

  你想要报警,而此时机主发来信息要取回电脑,视频画面闪烁卡顿之后,电脑屏幕上却显示出了你的个人信息,女友的笔记本电脑手机摄像头也被打开,你和朋友全都身陷险境……

500

  这是《解除好友2:暗网》中的情节,电影的开始如同电脑的开机,影片所有的镜头都在电脑屏幕上呈现,Facebook、FaceTime、Skype等屏幕“弹窗”支撑着剧情线索的推进和切换。

  这就是最近流行的一种新兴电影形式——“桌面电影”。

500

  所谓“桌面电影”,其实就是屏幕里套屏幕,在电脑或手机桌面这一封闭的空间内呈现故事,所有的镜头都是截屏视频。

  电影就像是摄像机全程对着电脑屏幕拍摄的,观众看着电影,就如同看着自己的电脑屏幕。

500

  不同于以往的电影表现形式,它新颖、年轻化、充满时代气息,内容大多关于悬疑和网络信息,精彩又刺激。

  很多观众表示:看前以为会平平无奇,看了之后脊背发凉,太上头了。

500

500

  也因此,“桌面电影”凭借低成本的小制作,却总能获得高口碑。

  有人评价:在电影诞生100多年后,“桌面电影”利用新科技革新了惊悚悬疑类型片,掀起了一股电影语言的革命!

500

500

  其实,“桌面电影”并非最近才出现,它也经历了从电影中的一部分到成为独立的电影类型的过程。

  1999年,低成本电影《女巫布莱尔》用DV画面开创了惊悚片的伪纪录片时代

500

  此后,随着互联网逐步改变人们的生活,即时通讯、视频直播、社交分享取代了纪录,成为了新的主流,“桌面电影”应运而生。

  2002年的《科林斯伍德怪谈》是最早的“桌面电影”,影片用视频聊天的形式呈现了男女主角的对话。

  《网络故事》(2010)、《梅根失踪》(2011)以及《致命录像带》(2012)中也都都用到了视频聊天的形式。

500

  《网络故事》

  2014年出现了一部“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弹窗惊魂》。

  它采用电脑摄像头,手机镜头,监视器下的实时画面,通过男主的电脑,让观众看到被绑架女孩生活的点滴,新颖的镜头语言形式感十足。

500

  2018 年,《网络谜踪》和《解除好友 2:暗网》两部影片,一个用网络救人,一个用网络杀人,将桌面调度和情节叙事完美结合,在故事上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凭借低成本获得了高票房各类奖项。

  它们用现代的手法,对我们身处的时代、我们“屏幕人生”的情感表达进行了令人震惊的展现和刻画。

  短短三年,所谓的先锋、实验性戏剧已成为了我们的生活日常。

500

  此后,各类国产桌面电影也不断出现,桌面形式电视剧《云端》也在优酷上线,获得7.5的评分,是一次较为成功的尝试。

500

  那么,被称为“互联网时代的现实主义”的“桌面电影”,它的吸引力到底来源于何处呢?


500

  “桌面电影”的魅力在何处?

  “桌面电影”与其他电影的最大区别在于私人化的视角。

  故事的讲述完全依靠主人公的电脑屏幕,能带来置身现场般的沉浸式观影体验,有利于加深观众对故事的理解。

  比如《网络谜踪》中,所有信息都被一并放置在荧幕之上,观众可以与主角一同“查看”失踪女儿的社交软件聊天记录,从以往观影时的被动接受信息转变为主动探索信息。

500

  此外,电脑作为私人化的工具,里面充斥着大量的隐私信息,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观众的窥私欲

500

  社交网络元素的加入也是“桌面电影”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解除好友》《解除好友 2:暗网》《网络谜踪》等诸多影片都将facebook这一全球活跃用户数最多的社交网络平台作为叙事中的重要线索。

  当前社交网络几乎覆盖世界的各个角落,成为了人们彼此沟通的工具,也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当它成为电影中的叙事元素出现时,观众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亲切感和信任感。

500

  《解除好友 2:暗网》

  此外,由于去除了其他电影华丽的镜头语言,“桌面电影”更专注于对剧本内核的打造,通过破译密码、网络人肉搜索等情节的设置将观众带入一个个解谜游戏,而每一个谜题背后都隐藏着更大的秘密。

  这种充满悬念的叙事方式正是影片最大的魅力所在。

500

  《网络谜踪》

  在《网络谜踪》中,当主人公通过搜索逐渐接近真相时,屏幕网页上的信息让观众和主人公一样感到吃惊,而此时镜头却没有主人公惊讶的画面,取而代之的是网页上的内容和主人公拖动网页窗口的光标。

  这样的处理方式反倒给观众带来了一种“想象性补偿":在现实时空里,主人公究竟会作何反应、又会采取怎样的行动?

  “桌面电影”的叙事张力也在悬念的铺设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500

  《网络谜踪》

500

  为何偏爱悬疑惊悚题材?

  通过对“桌面电影”的梳理和分析,我们会发现,这类电影的题材大多为惊悚、悬疑、恐怖等。

  为什么“桌面电影”如此偏爱悬疑惊悚题材?

500

  “桌面电影”的形式脱胎于“伪纪录片电影”,延续了这类影片的主观视角,因此属于“网络摄像头恐怖片”的范畴。

  观众在屏幕上筛选有效信息、拼合故事情节,通过跟踪人物屏幕使用行为留下的痕迹,如浏览或关键词记录、文字的输入、图标的排列等,探寻其内在的心理活动,一层一层地剥开伪饰,发现其潜藏至深的欲望。

  这正好符合“掩藏与遮蔽”的悬念设置,对创造恐怖氛围极为有利。

500

  “桌面电影”以屏幕为媒介构建了封闭的双重叙事空间:由界面及观影设备搭建而成的虚拟空间、由前置摄像头摄入的现实空间。

  在这个封闭空间里,人物一次又一次与危险擦肩而过,始终怀揣着有望摆脱危机的期待,而偏偏又难逃厄运。

  这种插翅难飞的宿命感,使影片的恐怖感和悲剧感得以深化,全方位的呈现被禁锢的恐怖。

500

  “桌面电影”展现的恐怖事件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也令观众更容易产生置身其中的代入感。

  尼采说: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着你。

  今天,凝视我们的深渊就是无处不在又习以为常的摄像头、各种电子屏、一个个对话窗口......

500


​  除了这些看得见的深渊,还有看不见的深渊:每一次下载APP、每一次浏览、每一次购物,后台的大数据分析都已经开始采集你的个人信息,挖掘你的喜好、消费能力、性倾向……

  作为网络原住民,“新千禧一代”对社交网络有天然的信任感。而“桌面电影”呈现的故事则在提醒大家:要时刻保持对网络和社交媒体的反思、对屏霸的敏感、对电子屏幕背后人心的警惕。

500

  “网络空间”虚假与真实之间的戏剧张力,也使得“桌面电影”格外适合呈现惊悚题材。

  互联网时代,人们每天的基本操作就是搜索、连接、寻找、欺骗,每时都上演着暴露与隐藏。网络就是一个“露”与“藏”的空间,每个人都扮演着“看”与“被看”的角色。

500

  这场每日都在互联网中上演的戏剧,在最深层次上反映着信息时代带给人们谨慎与内心深处的隐忧、焦虑与恐惧。

  桌面电影中那始终萦绕在网络世界深处的原始威胁症状与恐惧阴影,也正是所有生活在虚拟世界的数字居民内心深处的恐惧——不可控的事件与不再真实的世界。

500

  好啦,今天关于“桌面电影”的介绍就到这里啦~

  关于这一电影形式,你有什么看法?快来评论区告诉小印吧!

  参考资料

  [1]沙心怡.浅析“桌面电影”的视听语言应用与叙事特征[J].大众文艺,2021(22):109-110.

  [2]张一帆.桌面电影:网络电影对传统电影的挑战与契合[J].中国电影市场,2021(07):52-56.

  [3]赖荟如.电影返古:作为吸引力电影的“桌面电影”[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1(05):15-23.

  [4]李祈龙.空间与隐私:赛博语境下的“桌面电影”——以《网络迷踪》为例[J].艺术大观,2021(13):87-89.

  [5]刘思捷. 屏幕电影的恐怖叙事研究[D].暨南大学,2020.DOI:10.27167/d.cnki.gjinu.2020.000230.

  [6]张净雨.弹窗惊魂:桌面电影中的主体、他者与世界[J].电影艺术,2019(01):35-40.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