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吃刺身?你吃到的可能是虹鳟、罗非、异尖线虫
新浪博客上一个博文:上个月某鱼类专家或鱼类研究从业者在我国北方某自助餐厅(价格150元+/位)取了“三文鱼”(下图上部)和“鲷鱼”(下图下部)两种刺身,回来检测了DNA条形码序列,分别鉴定为 虹鳟鱼/Oncorhynchus mykiss 和 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注:这里没有任何指责商家的意思,因为我们并不知道这两份食材当时的养殖环境是如何的,所以无法对其品质的优劣和安全性做评价,只是客观呈现物种鉴定的结果。)据个人了解,这两种鱼在这个价位的自助餐厅用得非常之普遍~
此条博文一出,到现在回复1000多,点赞6000多,转发2000多,足见对大家的震撼。那么虹鳟为何物?虹鳟鱼其实并不是三文鱼,虹鳟鱼是“太平洋鲑属”的淡水鱼类,三文鱼则是“鲑属”的正经三文鱼,它在海水生活洄游到淡水河湖产卵,通常用于食用的是大西洋鲑,且以养殖的为主。两者的肉切片后其实差异不大,所以,给了不良商贩们发挥的空间。即使是正经养殖的三文鱼,也是幺蛾子不断,之前就频繁传出挪威养殖三文鱼在恶劣状况上生存的新闻,很多有问题的挪威养殖三文鱼,就这么流向了全世界餐桌。
鲷鱼其实也是个很宽泛的说法,正真的鲷鱼应该是鲈形目、鲷科下面的一些鱼,都是海水鱼,但带鲷字的鱼类那就多了去了,有笛鲷、梅鲷、胡椒鲷、裸颊鲷、甘鲷、慈鲷等等等等。罗非其实是慈鲷科的淡水鱼,淡水鱼因环境原因本身感染寄生虫的机率就比海水鱼高,罗非在中国也算是较低档的鱼,跟真正的鲷科鱼差别也是挺大的,说它是鲷鱼那基本就是忽悠人。关于罗非鱼,还有个很多人不知道的事就是,我国现在是全世界最大的罗非鱼养殖国且基本集中在两广,而美国则是全世界最大的罗非鱼消费国,我国养殖的罗非,最后大部分去皮去骨加工成冰鲜鱼扒出口到美国!因为中国产罗非鱼扒味道不错、无刺、营养丰富而且很便宜,是美国中低收入家庭的一个重要蛋白质来源,还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推荐为适合美国婴幼儿食用的食品。
用虹鳟鱼冒充三文鱼挺恶劣的,用淡水罗非冒充海水鲷鱼,那简直不可接受。。。还好,我多年前就已不吃任何刺身、鱼生了….多年前尝试过两次刺身,一次是在四星酒店吃三文鱼(现在想想也不知当时吃的是不是虹鳟),一次是在五星酒店吃鲷鱼寿司(希望不是罗非,不然就恶心了…),生鱼片的那口感,我是欣赏不来的,感觉就像在嚼一块肥肉,特别是三文鱼刺身,吃起来感觉跟吃一块凉冰冰的肥肉没区别, 我是硬着头皮出于礼貌吃了下去。抛开卫生问题不说,真不知日本人为什么这么爱吃这玩艺儿,用油香煎了吃、烤着吃、红烧、酱油水焖、重庆烤鱼….不比生吃的香多少倍了???
好了,说到日本人吃刺身这事了,就多叨叨两句:有些人会觉得,至少日本的刺身是安全的,或者正宗日料店的刺身是安全的,因为虽然淡水鱼多寄生虫,但日本是岛国,他们的刺身原料都是新鲜的海水鱼没有寄生虫,他们食品安全工作也做得更好,工匠精神吧…..嗯嗯,这种话,听听就好,千万别当真了。海鱼也经常感染寄生虫,最常见的是异尖线虫,可以感染人类,引起内脏幼虫移行症,即人体异尖线虫病,感染后,轻者胃肠不适,重者上腹部突发剧痛伴恶心、呕吐,或数天后下腹部疼痛、腹胀和腹泻等症状。全球异尖线虫感染病例90%都在日本,这跟日本人经常刺身、生鱼片有直接的关系,但日本上下,从官方到个人、从学界到企业到媒体,几乎都不提这个事,道理大家想必都懂!他们只会把刺身、寿司当成日本文化使劲向全世界推广…
日本某商场所售秋刀鱼上的异尖线虫,仔细看这三幅图,虫是活的,原视频更惊悚...
大家还想吃刺身吗?嗯,反正我是不会吃的了,但我真没有教大家做事的意思,大家该吃吃该喝喝,人生短短几十年,不要因为寄生虫耽误自己享受人生啊,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