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20大改传出好消息,量产就要开始?最新型号具有历史性意义
作者 | 科罗廖夫
来源 | 科大烽火
作为世界上第一款拥有双座机型的五代机,歼-20双座型的出现无疑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因为这代表着中国空军正在脱离美国的经验,探索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
日前,在社交平台上,有网友首度公开了歼-20双座型第二架原型机的照片。值得一提的是,对于一种全新类型的机型来说,原型机的数量从1架变为2架是一种质变,因为这标志着这款歼-20大改很可能已经脱离了技术验证机阶段,转而向量产机型的方向发展。
许多军迷可能会疑惑,歼-20战斗机明明已经足够成熟了,为什么还会在此基础上发展双座机型?总不能是为了设计一款隐身歼击教练机吧……
歼击教练机算是中国独有的一种机型。我国曾在歼-10、歼-11这两型单座战斗机的基础上研制过双座型号的歼-10S与歼-11S,其主要用途就是作为教练机训练四代机飞行员。因为彼时的中国空军研制缺乏高级教练机,只能以战斗机代替教练机的形式培养新一代飞行员。当然本着物尽其用的原则,歼-10S和歼-11S也并不是纯粹的教练机,后座除了拥有教练机一样可以直接操控飞机的能力之外,也保留了传统双座飞机后座作为武器控制员的能力,具备作战能力。
不过以战斗机充当教练机的做法终究只是权宜之计,因为教练机需要良好的勤务性和使用寿命,这样才能进行长时间高强度的飞行训练,而如果让战斗机执行这一任务显然有些划不来。因此在中国猎鹰教练机成熟后,后续生产的双座机型已经取消了操控飞机的能力,成为专职的武器操作位。
歼-20虽然是五代机,但也可以通过猎鹰教练机进行飞行训练,并没有发展双座教练机的需求。双座歼-20的出现,更多地是要发展歼-20在未来作为无人机指挥机的能力。
众所周知,五代机相较于四代机最大的优势就是拥有隐身能力,由此带来的战术价值就是敌人的防空火力和战斗机很难发现并击落五代机,极大地提升五代机的战场生存能力,使其可以执行更多非直接交战任务。其中就包括指挥无人机执行侦察乃至攻击任务。
其实五代机指挥无人机的概念很早就有出现,俄罗斯在2021年就曾提出由苏-57指挥S-70猎人无人机攻击前线目标的想法。美国和澳大利亚也在联合研制“忠诚僚机”,解决F-35隐身模式下作战效率不足的问题。
但这些概念都有一个问题,那就是除非无人机拥有极高的自主作战能力,主动减轻飞行员的指挥压力,否则一名飞行员根本无法同时处理无人机指挥和飞机控制。相比之下,采用双座设计的歼-20可以直接在后座上安排专职无人机操作员,额外的空间也能用于安装专业的指挥设备,作战效率要远高于单座五代机。
至于为什么俄罗斯和美国都没有选择这种解决方法,纯粹是因为相比于机体修长的歼-20来说F-35的机体有些“短胖”,而苏-57的机体则有些“扁”,都没有足够的空间布置第二个座位。
图注:五代机尺寸对比,歼-20最大
总的来说,双座歼-20的出现,意味着解放军正在脱离既往经验,自己摸索未来空战的发展方向,而这对于中国空军未来发展有着历史性的意义。相信在不远的未来,不再是由我们去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而是由西方国家来学习我们的经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