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城市是怎样炼成的?
【本文由“观察者网用户_368733”推荐,来自《上海发布今夏首个高温红色预警!中心城区气温已达40℃》评论区,标题为观察者网用户_368733添加】
高温城市是怎样炼成的?
杭州市民问一“非洲”游客:“非洲热还是杭州热?”游客答道:“我不是非洲人,我是在杭州晒黑的。”在网上流传的这个段子,还出现了重庆、长沙等多个版本。近些日子来,这些城市的许多网友都在讨论这个话题——据说自己所处的城市今年“晋升”“火炉”了。
国家气候中心根据1981年至2020年的气象数据,综合高温日数、高温炎热事件、日最高气温、极端最高气温等指数,对省会级城市进行高温炎热程度排名,重庆、福州、南昌、长沙、西安、南宁、海口、杭州、武汉、石家庄位居前十。
什么因素决定了城市的气温,记者采访了中国天气网首席专家李小泉。
天气系统和地理因素
共同作用导致城市高温
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是一个巨大的暖气团,它是我国夏季最大的“加温垫”。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天气晴朗,太阳辐射很容易传输到地面。
随着大气环流的改变,每到夏天,副热带高压就会从太平洋向西延长,影响我国长江流域及江南一带。这种天气系统正是导致我国南方城市出现高温炎热天气的主要的原因。
地理因素也是高温炎热城市形成的重要条件。李小泉解释说,综合来看,高温炎热城市多处沿江地区,与宽阔水域相邻,空气湿度大,会让市民觉得闷热难耐。此外,高温炎热城市基本都处于山谷、河谷、盆地等低洼地区,空气流通性差,风力较小。因此,在太阳辐射下,温度升高很快。
临山的低洼地区容易出现“焚风效应”(指气流越山后绝热下沉引起的气温上升和相对湿度降低的现象),也是出现高温的原因之一。
当一团空气从高空下沉到地面时,每下降1000米,温度平均升高6.5℃。这就是说,当空气从海拔四千至五千米的高山下降至地面时,温度会升高20℃以上。“例如,河北石家庄也位居省会级高温炎热城市排名的前十名。石家庄位于山西高原东边,当西风越过高原下沉时,增温就会很明显。因此,虽然身处北方,石家庄的夏季也十分炎热。”李小泉说。
下垫面改变和人类活动
使城市更加炎热
石家庄网友Martsteet在微博上说:“小时候没有电扇,没有空调,虽然只有扇子和树阴,但不曾有现在这般热得让人难以承受。到底是我们变得娇气了,还是天真的是比以前热了?”
城市化无疑也是炎热城市的催化剂。“热岛效应”一词并不陌生,同一个城市,经济发达的城镇中心要比外围郊区温度偏高。美国航空航天局曾利用卫星数据,比较了全球几千个城市不同的热量生成特点后发现,最强大最密集的热岛,大多数集中在高度密集的发达城市。
李小泉认为,城市化逐步改变了先前以绿地为主的下垫面,道路、广场、建筑物等城市下垫面都是由砂石、沥青、钢筋混凝土以及人为烧制的砖瓦和金属等组成,它们表现出与岩石相类似的特性,吸收太阳辐射率比绿地大,反射率则小。因此,更加利于辐射升温。
“此外,人的活动也使得城市炎热,人类开发的工厂、所使用的汽车都是热源。”李小泉说。
曾任中山大学生态与进化研究所所长的彭少麟做过相关研究,表明城市人口越多,热岛效应越明显。1万人口城市的热岛强度达到0.11℃,10万人口城市的热岛强度是0.32℃, 100万人口的城市其热岛强度可达到0.91 ℃。
凭借高温天数或绝对高温
戴帽“火炉”并不科学
要说我国最热的地区,吐鲁番肯定榜上有名,突破49℃的高温考验当地居民的极限。但无论是以往流传的“火炉”城市,还是如今网上各种版本的最热城市排名中,却未见其身影。“如果从绝对温度考虑,吐鲁番,包括南疆很多地处沙漠的地区,都非常炎热,但是这些城市人口相对稀少,关注程度也相对较低,因此,没有成为人们热议的‘火炉’城市。”李小泉解释。
重庆、南京、武汉传统三大“火炉”的说法大约是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提出的,在七八十年代盛行,被写进了中小学地理教科书。据李小泉说,当时提出的“火炉”城市,并没有气象数据支撑,只是一种民间流传。
重庆市社科院社会学所副所长钟瑶琦曾说,南京、武汉和重庆,均为盆地结构,夜间散热困难,睡眠痛苦。作为长江流域最大的3座港口城市,这里的炎热体验被船工、商人传向了五湖四海,因此“火炉”之名日盛。三地气象部门也认为“火炉”之称并不仅因气温高而得名,而是结合了城市特殊的地理位置、知名度高等原因。
李小泉说,最热城市排名要科学,如果仅凭借超过35℃的高温天数或者绝对高温判定哪个城市最热,意义并不大。湿度、温差都应该在考虑的范畴内。“例如一个城市中午很热,但早晚温差比较大,人体也会感到相对舒服。”
夏天带着“火炉”的帽子,肯定不会提升市民的幸福感。因此,低碳减排、加强绿化,让温度降下来,更应该积极考虑。
城市的高温是谁造成的?
今年夏天高温天气持续时间较长,人们都躲在空调屋里避暑。造成城市温度较高的原因很多,我们细细观察一下就能发现,高温都是我们自己造成的。
首先,城市里硬化地面的增多,地下的凉气很难传到地表,特别是楼房不接地气就像空中悬挂的大箱子,在太阳的暴晒下温度持续升高,不能接触到地表,所以地下的凉气根本传不到屋里去。
由于天热现在家家户户都用空调,空调有效的降低了室内温度,可是它把更多的热量释放到了室外,导致温度直线上升。是我们在给大自然加热,马路上行驶的轿车,各个都呼呼的排着热气,苦了我这骑单车的人,被蒸烤在这大自然之中。
昨天夜里回老家住了一晚,乡村的夜特别安静,没有室外机发出的呜呜声,打开窗户便有些凉风吹进来,晚上开了一会风扇就关掉了,下半夜还需盖一个薄毯。乡村的大树很多,形成了天然的降温空调和制氧机,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真是舒服。大树的根可以深扎地下十几米,吸收的水分透着凉气,在空气中释放出来气温自然降低了。
现在城市里的大树越来越少,没有了大树来降温,并且还有这么多空调在排放热量,导致城市温度居高不下,人们浪费了太多的电,把自己的一个小屋温度降了下来,或者把自己的小车内温度降了下来,可是却把大自然温度给搞的更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