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住的地方,国营企业分为2种: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但集体企业没人去

【本文来自《六七十年代,国营厂员工是个什么待遇》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我小时候住的那个地方国营企业分为2种: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集体企业没人要去,要去的是全民所有制企业。

全民所有制是一厂+一所,隶属于铁道部。研究所可能人相对较少以及是研究所吧,工资福利较好;厂里工人为主工资水平低一些。从小到大居住在家属区,就没能进过工厂的厂区。家属住宅区有:医院1个,卫生站2个,小学2个,技校1个,中专1个,成人大专(还是电大?),完全中学(初中+高中)1个,幼儿园和托儿所有几个实在记不清了,食堂2个,澡堂5个,体育场1个,游泳池1个,剧场1个,公园1个,疗养院1个,商业街2条,买蔬菜和鱼肉的国营菜场2个,以及火车站1个(由于有这么两个企业,当时沪宁线上来往的快车有挺多会特意停靠这个站头,印象里至少2个小时就会停一班,要知道再看20分钟左右列车又会在市区的车站停靠)。

一切的一切都可以在工厂范围里搞定。

洗澡,企业每个月都要发澡票给职工供家属使用,用超了要额外买,最开始好像是5分钱,到我18岁离开好像买一张是1块钱。

饭票,没见爹妈带回家,可能是把费用打在收入里,有需要要自己买,反正我家都是爸妈在家做。其实我从小都盼望去吃食堂,想吃个新鲜。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