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离婚,网络虚拟财产归谁?
来源:人民日报
2022-07-07 14:28
【案情】张涛(化名)与李娟(化名)是一对夫妻。最近,因感情破裂,李娟向法院起诉离婚,同时要求分割财产。在相关财产中,除了现金、房产等,还有一个注册在张涛名下、由夫妻共同经营的抖音账号,用于直播带货、售卖商品,现有粉丝10万余人。夫妻双方就抖音账号及运营带来的收益分割存在分歧。
法院经审理认为,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运营抖音账号产生的收益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依法分割。但抖音账号具有一定的人身属性,应归属于注册人。同时,抖音账号拥有一定的粉丝数量时具有商业价值,有财产属性,非注册人一方也应获得相应财产补偿。
经法官释法说理,李娟、张涛达成调解协议:抖音账号由张涛使用和经营,张涛分期向李娟支付补偿款30万元。
【说法】民法典规定,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法官认为,合法经营的网络平台账号等属于网络虚拟财产,受到法律保护。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注册并经营的网络平台账号,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用于商业经营的账号当拥有一定的粉丝数量时具有一定商业价值,具有一定的财产性,可以作为财产进行分割。但因账号采取实名注册方式,各种运营管理政策都直接针对注册人,账号与注册人存在较为密切的联系,具有一定的人身属性。所以对于网络虚拟财产不能简单地当作普通财产进行分割,应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法官提示,司法实践中,对于分割具有“带货变现”能力的自媒体账号这些虚拟财产时,要考虑如下几点:首先,一般依照账号的注册信息,考虑账号与注册人的紧密性以及人身依附性;其次,考虑账号的可归属性,结合公平合理原则等因素,可判决将账号的所有权归一方所有,对另一方当事人进行作价补偿。
——————————————————————
养殖户怀疑村民偷鸭将其骂晕住院 法院:担责六成赔偿五千!
九派新闻
2022年07月07日 22:20:45 来自湖北省
109人参与12评论
.
7月5日,安徽合肥肥西县人民法院通报一起辱骂气晕他人的民事赔偿案件。倪某从事鸭子养殖,离开数日返回后发现鸭子丢失较多,认为是王某偷的,双方发生纠纷。警方出警记录显示,倪某无证据证明王某偷鸭,生产队长等两人都说王某家中鸭子不是偷的。但倪某仍坚称王某偷鸭子并与其发生口角,后倪某诅咒王某,导致王某气晕倒地。当晚,王某被送往安徽省立医院急诊治疗,次日至县中医院住院,入院诊断为头痛病。法院认为,倪某虽未与王某有直接肢体冲突,但王某气晕与倪某言语、咒骂存在一定关联性,同时不排除王某年龄及身体特质等自身因素。法院酌定倪某担责60%,判决赔偿五千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