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在索姆河战役一天被机枪打死六万?其实是落后思维害死人

“人海战术从此无用。”

500

英国人总是不撞南墙不回头, 106年前的7月也是这样。

这两天有个新消息,由于俄乌冲突等众所周知的原因,德国总理朔尔茨在北约峰会结束后宣布,德国将新建一个拥有15000名士兵的装甲师,该装甲师由一个地区司令部指挥,还将配属60架飞机和20艘海军舰艇作为支援力量。在五雷看来,这规模在欧洲不可谓不大了。而且参考五雷之前的报道,德军这个新装甲师可能还会装备KF-51“黑豹”这种全球第四代主战坦克,实力看上去就很强大。

而在1916年7月1日的那个早上,英国人事后一定很后悔自己没派坦克部队上阵,虽然这玩意是他们发明的,由英国未来的首相丘吉尔牵头研制,前线记者取了个“水柜”的昵称,当时已经在本土下线并开始训练,但不知道是将领们没有意识到这个钢铁战车的作用,还是没准备好,总之在这个后来被称为“英国一战中最黑暗的一天”,坦克没有出现在索姆河前线,英国人只能用自己的血肉硬扛德国人的机枪、大炮。

那天,忍耐了让人脑瓜子嗡嗡响的八天连续炮击后,军官们吹起银哨子,英国远征军的75万将士们爬出战壕冲锋,那些刚上战场的新兵更是迫不及待。据史料记载,在贵族军官老爷的要求下,英国士兵“挺直了腰杆,迈着绅士的步伐,穿越两军阵地之间的无人区,坚定地向德军火线走去”,一时间泥泞的大地上挤满了密密麻麻的卡其色人群。

500

但突然之间,德军阵地上响起密集的枪声,英国人还没碰到德军的铁丝网和战壕,转瞬之间就一个接一个地被打倒在地,就像割麦子一样被卷走,战场上哭爹喊娘声一片。

这天结束以后,近6万英军在这天被马克辛机关枪和高爆弹抹掉,只剩下千疮百孔的战场。至于英国高官战前预计突破的防线就更别想了,整场战斗下来,他们压根连第一道防线都没法突破,德国人重兵把守的村庄更是连影子都没看到。

500

此战之后,英国人还不死心,又坚持进攻到当年11月。由于损失过于惨重,英国远征军不得不动员所有在法国境内的师级部队,将其全部先后送到索姆河作战,其中不少部队轮流在前线打了好几仗。无奈之下,更多的法军等盟友也前来支援,坦克、飞机等新式武器也总算在此时赶赴战场支援,给德军造成了一定的惊恐。

然而近5个月的战役结束后,协约国方面在死伤130万人以后(内含英国40万),仅仅将战线推进了10公里,这点距离跟战前比起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那为什么英军这次会败得这么惨呢?原因有很多,后世认为主要有三点:

首先,英军高层过于迷信过去的经验,认为只要集中兵力,靠数量优势就一定能取得胜利。因此,英军一开始装备的大炮数量有限,炮击的效果也很差,根本没能在冲锋开始前摧毁多少德军的防御工事。而后方辛辛苦苦研制出来的坦克,战役发起后还在后方吃灰,根本没能到前线效力。

更奇特的是英国还计划派出骑兵部队迂回敌后,认为其可以和正面进攻的步兵部队里应外合,成“两面包夹之势”。但在碉堡遍地、机枪如林的一战西线战场,这种19世纪的打法自然不可能超过。

500500

派遣骑兵冲击的结果往往是被机枪大炮收割,骑兵们往往有去无回。

其次,英军的指挥也出现了大问题。由于当时通讯条件的限制,英国高层事先制订后作战计划后,就要求前线部队机械呆板的执行,即使前线伤亡惨重也不允许更改计划,导致英军几个月内发起一轮又一轮的无脑人海冲锋,却根本无力推进战线。

最后,英军糟糕的素质和训练情况也帮了大倒忙。由于经历了两年血战,英军在开战前招募的老兵已经所剩无几,为了补充人力,前线部队充斥着大量毫无经验的新兵,他们在战场上只会机械按照军官指示行事。

500

于是,在索姆河首日才出现了英国绅士迈着小碎步前进的奇观,因为一旦跑起来,英国军官怕这些分不清东西南北的新兵们会一哄而散,还不如试试大英祖传的线列步兵战术,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排队枪毙战术,好歹当年靠这个称霸全球呢。但是万万没想到,德军不讲武德的拿出了几百挺重机枪“突突突”.......

总之,从此以后人海战术终结了。一战以后,任何一支正规军都是靠先进的装备和合适的战术来打仗,那种声称自己寡不敌众、被对手以“人海战术”击败的奇谈怪论,都是技不如人的托词和推卸责任的借口。试想一下,百万规模的英法联军都不能靠人数优势取得胜利,有几个国家的军队能比他们还多?就是有这个总兵力,有几场战役能拿出百万大军?

500

不过,五雷也要在这里辟个谣,所谓机枪一天打死6万人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德军用来阻挡英军的其实不止机枪,后方上千门各式大炮才是杀人主力,它们打出数以万计的高爆弹,以超过机枪几十倍的威力和射程,帮助德军牢牢地守住了阵地。

500

另外,一战流行的毒气、铁丝网、堑壕、泥泞的弹坑这些方方面面的因素,出力也不小。

在五雷看来,索姆河战役的背后是火海战胜人海,即科技进步终结了古典打法,一句话:“大人,时代变了。”

所以看起来是机枪大炮杀死了英国人,但真正害死人的是落后思维。英国军官老爷们过时的战术思维,造成了士兵们巨大而无谓的伤亡。

·END·

站务

全部专栏